佛陀的耳根修行观
佛陀的耳根修行观
— 举《楞严经》为例 —
◎ 陈由斌
举禅宗公案来说明「耳根」的虚妄性:
僧问玄沙:「承和尚有言:『闻性遍周沙界。』
雪峰打鼓,这里为甚么不闻?」沙曰:「谁知不闻?」
又僧间曹山:「亲同道伴?只得常闻於未闻。」
山曰:「同共一被盖。」
曰:「此犹是和尚得闻。如何常闻於未闻?」
山曰:「不同於木石。」
曰:「何者在先?何者在后?」
山曰:「不见道,常闻於未闻。」故知常闻於未闻,闻斯遍矣。
听声俱无处所
身心与外界究竟是什么关系?
所谓「十二处」的本能,仍旧是「不动周圆,妙真如性」中所幻化出来暂时假有的一种感受。
这节是要讨论听与声音之间的关系。《楞严经》卷三云:
阿难!汝更听此只陀园中,食办击鼓,众集撞钟,钟鼓音声,前后相续。
於意云何?此等为是声来耳边?耳往声处?
阿难!若复此声,来於耳边,如我乞食室罗筏城,在只陀林,则无有我。
此声必来,阿难耳处,目连迦叶,应不俱闻。
何况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门,一闻钟声,同来食处。
若复汝耳,往彼声边,如我归住只陀林中,在室罗城,则无有我。
汝闻鼓声,其耳已往击鼓之处,钟声齐出,应不俱闻。
何况其中象马牛羊,种种音响。若无来往,亦复无闻。
是故当知听与音声,俱无处所,即听与声,二处虚妄,本非因缘,非自然性。」
解释如下:
当大众饭时,就打鼓;集合大众时,就撞钟。钟鼓声音,前后连续。
试问,这是声音来到耳边?还是耳朵去到声音那里?
1·如果说是声音来到耳边,就如同我到室罗筏城乞食,则此地(只陀林)就没有我了。
声音既到耳边来,那么目连和迦叶就应该都听不见才对呀!(但他们却都听得见),
甚至连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比丘都听得到钟声,同来食处。
2·如果是你的耳朵跑到鼓声旁边,就如同我乞食回来,住只陀林内,
那么室罗筏城就没有我了。同样的,当你听到打鼓声时,你的耳朵已经跑到鼓声旁边,
那么若同时再击钟,你就应该听不见才对,更何况在同一时间,另外还有象、马、牛、
羊等种种动物及其他混杂的声音呢!
3·如果声音没有来耳朵边,耳朵也没有去声音那边,则根尘两不相往,
一切声音便应该听不到了。
4·所以,听觉与声音之间,并没有固定的所在,二者都是虚妄的暂有现象,
既不是因缘所生,也不是自然界的本能!
其实,声音与听觉的偶然作用并不常存,举例说,一个心中正在沈思的人,
沈思得很深,就算有声音(音波)传到他的耳朵,因为他「心不在焉」,
所以声音对他来说,似乎不起作用;而且音波或声浪,也会受时间的限制,
时有时无,甚至听觉的作用也会受「心理」与「时、空」的限制,
忽起忽灭,都没有实际长存的。佛所说的这个道理,正是「最科学」的。
这段经文我们也可归纳成:
(1) 「声来耳边」是「他生」。
(2) 「耳往声处」是「自生」。
(3) 「若无往来」是「无因生」。
由经论得知:
1·「听此只陀园中,食办击鼓,众集撞钟,钟鼓音声,前后相续」
之句是明《中观》之「因缘所生法」,即总示前文之「一切浮尘,诸幻化相」。
2·「於意云何?……若无来往,亦复无闻」之句,是明《中观》之「我说即是空」
(因缘即「空」),即总示前文之「当处出生,随处灭尽,性真常中,
求於去来,迷悟生死,了无所得」。
3·「当知听与音声,俱无处所,即听与声,二处虚妄」之句,
是明《中观》之「亦为是假名」(因缘即「假」),即总示前文之「因缘和合,
虚妄有生,因缘别离,虚妄名灭,幻妄称相」。
4·「本非因缘非自然性」之句,是明《中观》之「亦是中道义」(因缘即「中」),
即总示前文之「其性真为妙觉明体,本如来藏」。
一样是「四句」的翻版,《大乘玄论》云:「真谛之理,绝四句百非。
吉藏在《三论玄义》中云:「牟尼之道,道超四句」、「道为真谛,而体绝百非。」
所有的「自然」、「因缘」都是戏论罢了!中道的般若实相义是不落两边的。
声尘亦是不离空、假、中三缘的,声尘即「空」,故名「无漏声」;
声尘即「假」,故名「漏无漏声」:声尘即「中」,故名「真善妙声」。
音声即生灭而非生灭,即客尘而非客尘,
所谓「因声悟道」,这正是憍陈那所修证圆通之法,
经云:「於佛音声,悟明四谛,声尘既尽,妙音密圆。」
下面举一个禅宗的公案,相信这对了解「听觉与声音」的原理会有很大的启示:
玄沙因参次,闻燕子声,乃曰:「深谈实相,善说法要。」便下座。
时有僧请益曰:「某甲不会。」沙曰:「去!谁信汝?」
又报慈升坐,闻鸠子鸣,乃问僧:「是甚么声?」曰:「鹁鸠声。」
慈曰:「欲得不招无间业,莫谤如来正***。」便下座。
一切声是佛声,固容易解。
玄沙曰:「钟中无鼓响,鼓中无钟声。钟鼓不交参,句句无前后。作么生解?」
此缘起无生旨也。悟此,则所云实相法要,可睹已。
耳识界不可得
「耳识」属十八界之一,它的功能是指耳根对声境时,即产生耳识,
但能闻声,未起分别,纯粹是一种了别声境之识。
《品类足论》卷一云:「耳识云何?谓依耳根各了别声。」
《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》卷二亦云:「耳识者,谓依耳缘声,了别为性。」
这个「耳识」究竟是实?抑虚?下面就举《楞严经》卷三为例说明之:
阿难!又汝所明,耳声为缘,生於耳识。此识为复因耳所生,以耳为界?
因声所生,以声为界?阿难!若因耳生,动静二相,既不现前,根不成知,
必无所知,知尚无成,识何形貌,若取耳闻,无动静故,闻无所成,
云何耳形,杂色触尘,名为识界?则耳识界,复从谁立?
若生於声,识因声有,则不关闻,无闻则亡声相所在。
识从声生,许声因闻而有声相,闻应闻识,不闻非界。
闻则同声,识已被闻,谁知闻识?若无知者,终如草木,不应声闻杂成中界。
界无中位,则内外相,复从何成?是故当知,耳声为缘,生耳识界,三处都无。
则耳与声,及声界三,本非因缘,非自然性。
分析如下:
1·耳朵和声音是产生耳识的基本原因,生出耳朵的识别功能,这个「识别」的作用,
是因耳朵而生,以耳为界?还是因声音而生,以声音为界呢?
2·倘若「识」是因「耳根」所生,以耳根为界限,那么如果当动静两种声尘之相
都不显现时,则耳根就不能成为能知者,既没有能知的耳,当然不会有所知的声音。
能知的耳根尚且不可得,那么你的「耳识」,究竟是何相貌呢?
3·如果是由「肉耳」(耳膜)来闻声的,但是当没有动静二种声音时,
也就无从构成听闻的作用,如果说「肉耳」能生「识」,可是肉耳是属於身根之色相,
身根的对象即是触尘,那又怎么可以把如新卷叶形的肉耳夹杂在色触等尘中,
来做能闻之对,而名之为「识界」呢?
耳识既非「肉耳」所生,那所谓耳识的界限又从何建立呢?
4·如果耳识是由「声音」所生,那么识既然因声而有,自然与你的耳闻没有关系。
然而声音必从耳闻才能彰显,假如没有闻,也就不知声相何在,声音尚不可得,
又怎么能产生「识」的分别作用呢?
5·且「识」既然由声音所生,承认声音是因能闻的听觉才有声音的现象,
那么,能闻的听觉,应该也同时能闻到「识」之相。
6·倘若不能闻听到「识」之相,就是声中没有「识」,既没有「识」,
则声音就不能产生「识」界了。如果能闻声的时候,也可以同时闻到「识」,
那么这个「识」就同於「声尘」一样,既然一样,则「识」就成为耳根所闻的对象,
那又有谁能分别(或了知)出「闻声」和「闻识」呢?
7·如果不能分别了知「闻识」与「闻声」,则人岂不是同草木一般,
成了一无所知的无情之物?
8·不应该把声音和能闻的听觉混杂而成中间的识,「界」若没有「识」居於中间,
则内之「能闻」和外之「声相」,就不能互相为缘而生识界,既无识界,
则内根和外尘的界相,更无从成立!
9·所以耳根是听声音的基本原因,产生耳根听觉的识别作用,
以及听觉与声音之间的界限,三处都没有固定的自性,三者既不属於因缘所生,
也不是自然界的本能!这段经文也可归纳成:
(1) 「因耳所生」即「自生」;
(2) 「因声所生」即「他生」;
(3) 「不应声闻杂成中界」即「不共生」。
由经论得知:
1·「耳声为缘,生於耳识」之句是明《中观》之「因缘所生法」,
即总示前文之「一切浮尘,诸幻化相」。
2·「此识为复因耳所生,以耳为界……则内外相复从何成」之句是明《中观》之
「我说即是空」(因缘即「空」),即总示前文之「当处出生,随处灭尽,
性真常中,求於去来,迷悟生死,了无所得」。
3·「当知耳声为缘,生耳识界,三处都无」之句是明《中观》之「亦为是假名」
(因缘即「假」),即总示前文之「因缘和合,虚妄有生,因缘别离,虚妄名灭,幻妄称相」。
4·「则耳与声,及声界三,本非因缘非自然性」之句,是明《中观》之「亦是中道义」
(因缘即「中」),即总示前文之「其性真为妙觉明体,本如来藏」。
「耳识」透过四生的分析后,仍旧是不可得,非自然非因缘生。
不离空、假、中三缘,耳识即「空」,故名「一切智耳」;耳识即「假」,
故名「道种智耳」;耳识即「中」,故名「一切种智耳」。
用心闻「耳识」分别众生所有知见,「心闻发明」是内证,
「分别自在」则是外用的功夫,这正是普贤菩萨所修证圆通之法。
闻性不生不灭
不管有声无声,闻性都是存在的。佛在《楞严经》中举声性为由,见卷四所言:
声销无响,汝说无闻。若实无闻,闻性已灭,同於枯木。
钟声更击,汝云何知?知有知无,自是声尘或无或有?
岂彼闻性为汝有无,闻实云无,谁知无者?是故阿难!
声於闻中自有生灭,非为汝闻声生声灭。
令汝闻性为有为无,汝尚颠倒,惑声为闻,何怪昏迷以常为断。
终不应言,离诸动静闭塞开通,说闻无性。
分析如下:
1·当钟声停时,响声亦停,你就说「无闻」,如果真是无闻的话,
闻性应同枯木一样消灭,当再击钟时,你何以又知道有声音或没有声音呢?
2·有声音或没有声音,自然是声响的作用,闻性与声音之有或无又有什么关系呢?
难道那个能闻的自性是为了你的需要而有吗?
3·能听闻的自性,如果实在绝对没有,那么知道「绝对没有」的人又是谁呢?
4·所以,声在闻性中是有生有灭的,但闻性是不生不灭的,
不管有声、无声,闻性永远都存在的。
《楞严经》卷四就举了跋难陀龙没有耳朵却能听闻的例子:
「阿那律陀,无目而见。跋难陀龙,无耳而听。」足证能听的是「闻性」而不是耳根。
经文下面又说:「纵汝形销,命光迁谢,此性云何为汝销灭?
以诸众生从无始来,循诸色声,逐念流转。曾不开悟性净妙常。
不循所常,逐诸生灭。由是生生杂染流转。」
即使你的形体完全消灭了,生命光辉的本能变迁了,这个能闻的自性,
怎么会随著你的形体而消灭呢?这都是因为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追逐一切声色,
跟著意识心念的变迁而流转不停,从来就不能自己开悟自性是清净的,灵妙的,常住不变的!
耳根之胜
《楞严经》卷五介绍二十五圣的证道经验,
分别是「六尘圆通」、「五根圆通」、「六识圆通」、「七大圆通」、「耳根圆通」。
在这二十五法门的修行中,对我们娑婆世界最殊胜的就是「耳根法门」。
卷六云:「佛出娑婆界,此方真教体,清净在音闻,欲取三摩提,实以闻中入。」
如果我们舍弃闻根,就不能修持佛法,如前二十四法,亦必先闻佛说,
然后方能依法修行,未有不闻佛说而能自行持的,所以佛教以「闻」为第一入门要道。
文字虽可令人发悟,但只可为教,不能为「教体」,因为文字非藉声音传授是不能识的,
必由音声而识文字,由文字而明道理,故以音声为文字教之「本体」。
六根都各具胜义,但眼虽能通於诸色,而隔纸即不见,故曰「目非观障外」。
口与鼻亦有通香味之作用,若稍离间,即不能通,故曰「口鼻亦复然」。
身根必与触合方知,离了则无知,故曰「身以合方知」。
意念虽不为有相所碍,但杂念纷然,茫然无头绪,故曰「心念纷无绪」,
所以这五根皆通而不通也,皆非真实通也,唯独耳根虽隔墙亦能听音声,
且不论远近都可听到,这是耳根胜於其他五根的原因,故曰:
「隔垣听音响,遐迩俱可闻,五根所不齐,是则通真实。」
眼根能见色,「色」有来去,「见性」却无生灭;
鼻根能嗅香,「香」亦有来去,「嗅性」却无生灭。
当人在睡梦中,若以色、香、味等方法是不能使人觉醒,唯独「音声」能令人觉醒。
且即使人在梦境中,还是有思惟的存在,而且能闻的作用,并不因为不思惟而不存在。
例如人在梦中,呼之即醒,等到醒了以后,能生起思惟的作用,才有知觉的作用生起。
所以,能闻的自性是超越身心以外,不是身心所能及的。
就是现在这个娑婆世界所有国土的众生,都是靠声音去明白宣扬它的理论,
才能使人了解一切深奥不可思议的妙理。
故经云:「纵令在梦想,不为不思无,觉观出思惟,身心不能及。
今此娑婆国,声论得宣明。」
◎ 陈由斌
举禅宗公案来说明「耳根」的虚妄性:
僧问玄沙:「承和尚有言:『闻性遍周沙界。』
雪峰打鼓,这里为甚么不闻?」沙曰:「谁知不闻?」
又僧间曹山:「亲同道伴?只得常闻於未闻。」
山曰:「同共一被盖。」
曰:「此犹是和尚得闻。如何常闻於未闻?」
山曰:「不同於木石。」
曰:「何者在先?何者在后?」
山曰:「不见道,常闻於未闻。」故知常闻於未闻,闻斯遍矣。
听声俱无处所
身心与外界究竟是什么关系?
所谓「十二处」的本能,仍旧是「不动周圆,妙真如性」中所幻化出来暂时假有的一种感受。
这节是要讨论听与声音之间的关系。《楞严经》卷三云:
阿难!汝更听此只陀园中,食办击鼓,众集撞钟,钟鼓音声,前后相续。
於意云何?此等为是声来耳边?耳往声处?
阿难!若复此声,来於耳边,如我乞食室罗筏城,在只陀林,则无有我。
此声必来,阿难耳处,目连迦叶,应不俱闻。
何况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门,一闻钟声,同来食处。
若复汝耳,往彼声边,如我归住只陀林中,在室罗城,则无有我。
汝闻鼓声,其耳已往击鼓之处,钟声齐出,应不俱闻。
何况其中象马牛羊,种种音响。若无来往,亦复无闻。
是故当知听与音声,俱无处所,即听与声,二处虚妄,本非因缘,非自然性。」
解释如下:
当大众饭时,就打鼓;集合大众时,就撞钟。钟鼓声音,前后连续。
试问,这是声音来到耳边?还是耳朵去到声音那里?
1·如果说是声音来到耳边,就如同我到室罗筏城乞食,则此地(只陀林)就没有我了。
声音既到耳边来,那么目连和迦叶就应该都听不见才对呀!(但他们却都听得见),
甚至连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比丘都听得到钟声,同来食处。
2·如果是你的耳朵跑到鼓声旁边,就如同我乞食回来,住只陀林内,
那么室罗筏城就没有我了。同样的,当你听到打鼓声时,你的耳朵已经跑到鼓声旁边,
那么若同时再击钟,你就应该听不见才对,更何况在同一时间,另外还有象、马、牛、
羊等种种动物及其他混杂的声音呢!
3·如果声音没有来耳朵边,耳朵也没有去声音那边,则根尘两不相往,
一切声音便应该听不到了。
4·所以,听觉与声音之间,并没有固定的所在,二者都是虚妄的暂有现象,
既不是因缘所生,也不是自然界的本能!
其实,声音与听觉的偶然作用并不常存,举例说,一个心中正在沈思的人,
沈思得很深,就算有声音(音波)传到他的耳朵,因为他「心不在焉」,
所以声音对他来说,似乎不起作用;而且音波或声浪,也会受时间的限制,
时有时无,甚至听觉的作用也会受「心理」与「时、空」的限制,
忽起忽灭,都没有实际长存的。佛所说的这个道理,正是「最科学」的。
这段经文我们也可归纳成:
(1) 「声来耳边」是「他生」。
(2) 「耳往声处」是「自生」。
(3) 「若无往来」是「无因生」。
由经论得知:
1·「听此只陀园中,食办击鼓,众集撞钟,钟鼓音声,前后相续」
之句是明《中观》之「因缘所生法」,即总示前文之「一切浮尘,诸幻化相」。
2·「於意云何?……若无来往,亦复无闻」之句,是明《中观》之「我说即是空」
(因缘即「空」),即总示前文之「当处出生,随处灭尽,性真常中,
求於去来,迷悟生死,了无所得」。
3·「当知听与音声,俱无处所,即听与声,二处虚妄」之句,
是明《中观》之「亦为是假名」(因缘即「假」),即总示前文之「因缘和合,
虚妄有生,因缘别离,虚妄名灭,幻妄称相」。
4·「本非因缘非自然性」之句,是明《中观》之「亦是中道义」(因缘即「中」),
即总示前文之「其性真为妙觉明体,本如来藏」。
一样是「四句」的翻版,《大乘玄论》云:「真谛之理,绝四句百非。
吉藏在《三论玄义》中云:「牟尼之道,道超四句」、「道为真谛,而体绝百非。」
所有的「自然」、「因缘」都是戏论罢了!中道的般若实相义是不落两边的。
声尘亦是不离空、假、中三缘的,声尘即「空」,故名「无漏声」;
声尘即「假」,故名「漏无漏声」:声尘即「中」,故名「真善妙声」。
音声即生灭而非生灭,即客尘而非客尘,
所谓「因声悟道」,这正是憍陈那所修证圆通之法,
经云:「於佛音声,悟明四谛,声尘既尽,妙音密圆。」
下面举一个禅宗的公案,相信这对了解「听觉与声音」的原理会有很大的启示:
玄沙因参次,闻燕子声,乃曰:「深谈实相,善说法要。」便下座。
时有僧请益曰:「某甲不会。」沙曰:「去!谁信汝?」
又报慈升坐,闻鸠子鸣,乃问僧:「是甚么声?」曰:「鹁鸠声。」
慈曰:「欲得不招无间业,莫谤如来正***。」便下座。
一切声是佛声,固容易解。
玄沙曰:「钟中无鼓响,鼓中无钟声。钟鼓不交参,句句无前后。作么生解?」
此缘起无生旨也。悟此,则所云实相法要,可睹已。
耳识界不可得
「耳识」属十八界之一,它的功能是指耳根对声境时,即产生耳识,
但能闻声,未起分别,纯粹是一种了别声境之识。
《品类足论》卷一云:「耳识云何?谓依耳根各了别声。」
《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》卷二亦云:「耳识者,谓依耳缘声,了别为性。」
这个「耳识」究竟是实?抑虚?下面就举《楞严经》卷三为例说明之:
阿难!又汝所明,耳声为缘,生於耳识。此识为复因耳所生,以耳为界?
因声所生,以声为界?阿难!若因耳生,动静二相,既不现前,根不成知,
必无所知,知尚无成,识何形貌,若取耳闻,无动静故,闻无所成,
云何耳形,杂色触尘,名为识界?则耳识界,复从谁立?
若生於声,识因声有,则不关闻,无闻则亡声相所在。
识从声生,许声因闻而有声相,闻应闻识,不闻非界。
闻则同声,识已被闻,谁知闻识?若无知者,终如草木,不应声闻杂成中界。
界无中位,则内外相,复从何成?是故当知,耳声为缘,生耳识界,三处都无。
则耳与声,及声界三,本非因缘,非自然性。
分析如下:
1·耳朵和声音是产生耳识的基本原因,生出耳朵的识别功能,这个「识别」的作用,
是因耳朵而生,以耳为界?还是因声音而生,以声音为界呢?
2·倘若「识」是因「耳根」所生,以耳根为界限,那么如果当动静两种声尘之相
都不显现时,则耳根就不能成为能知者,既没有能知的耳,当然不会有所知的声音。
能知的耳根尚且不可得,那么你的「耳识」,究竟是何相貌呢?
3·如果是由「肉耳」(耳膜)来闻声的,但是当没有动静二种声音时,
也就无从构成听闻的作用,如果说「肉耳」能生「识」,可是肉耳是属於身根之色相,
身根的对象即是触尘,那又怎么可以把如新卷叶形的肉耳夹杂在色触等尘中,
来做能闻之对,而名之为「识界」呢?
耳识既非「肉耳」所生,那所谓耳识的界限又从何建立呢?
4·如果耳识是由「声音」所生,那么识既然因声而有,自然与你的耳闻没有关系。
然而声音必从耳闻才能彰显,假如没有闻,也就不知声相何在,声音尚不可得,
又怎么能产生「识」的分别作用呢?
5·且「识」既然由声音所生,承认声音是因能闻的听觉才有声音的现象,
那么,能闻的听觉,应该也同时能闻到「识」之相。
6·倘若不能闻听到「识」之相,就是声中没有「识」,既没有「识」,
则声音就不能产生「识」界了。如果能闻声的时候,也可以同时闻到「识」,
那么这个「识」就同於「声尘」一样,既然一样,则「识」就成为耳根所闻的对象,
那又有谁能分别(或了知)出「闻声」和「闻识」呢?
7·如果不能分别了知「闻识」与「闻声」,则人岂不是同草木一般,
成了一无所知的无情之物?
8·不应该把声音和能闻的听觉混杂而成中间的识,「界」若没有「识」居於中间,
则内之「能闻」和外之「声相」,就不能互相为缘而生识界,既无识界,
则内根和外尘的界相,更无从成立!
9·所以耳根是听声音的基本原因,产生耳根听觉的识别作用,
以及听觉与声音之间的界限,三处都没有固定的自性,三者既不属於因缘所生,
也不是自然界的本能!这段经文也可归纳成:
(1) 「因耳所生」即「自生」;
(2) 「因声所生」即「他生」;
(3) 「不应声闻杂成中界」即「不共生」。
由经论得知:
1·「耳声为缘,生於耳识」之句是明《中观》之「因缘所生法」,
即总示前文之「一切浮尘,诸幻化相」。
2·「此识为复因耳所生,以耳为界……则内外相复从何成」之句是明《中观》之
「我说即是空」(因缘即「空」),即总示前文之「当处出生,随处灭尽,
性真常中,求於去来,迷悟生死,了无所得」。
3·「当知耳声为缘,生耳识界,三处都无」之句是明《中观》之「亦为是假名」
(因缘即「假」),即总示前文之「因缘和合,虚妄有生,因缘别离,虚妄名灭,幻妄称相」。
4·「则耳与声,及声界三,本非因缘非自然性」之句,是明《中观》之「亦是中道义」
(因缘即「中」),即总示前文之「其性真为妙觉明体,本如来藏」。
「耳识」透过四生的分析后,仍旧是不可得,非自然非因缘生。
不离空、假、中三缘,耳识即「空」,故名「一切智耳」;耳识即「假」,
故名「道种智耳」;耳识即「中」,故名「一切种智耳」。
用心闻「耳识」分别众生所有知见,「心闻发明」是内证,
「分别自在」则是外用的功夫,这正是普贤菩萨所修证圆通之法。
闻性不生不灭
不管有声无声,闻性都是存在的。佛在《楞严经》中举声性为由,见卷四所言:
声销无响,汝说无闻。若实无闻,闻性已灭,同於枯木。
钟声更击,汝云何知?知有知无,自是声尘或无或有?
岂彼闻性为汝有无,闻实云无,谁知无者?是故阿难!
声於闻中自有生灭,非为汝闻声生声灭。
令汝闻性为有为无,汝尚颠倒,惑声为闻,何怪昏迷以常为断。
终不应言,离诸动静闭塞开通,说闻无性。
分析如下:
1·当钟声停时,响声亦停,你就说「无闻」,如果真是无闻的话,
闻性应同枯木一样消灭,当再击钟时,你何以又知道有声音或没有声音呢?
2·有声音或没有声音,自然是声响的作用,闻性与声音之有或无又有什么关系呢?
难道那个能闻的自性是为了你的需要而有吗?
3·能听闻的自性,如果实在绝对没有,那么知道「绝对没有」的人又是谁呢?
4·所以,声在闻性中是有生有灭的,但闻性是不生不灭的,
不管有声、无声,闻性永远都存在的。
《楞严经》卷四就举了跋难陀龙没有耳朵却能听闻的例子:
「阿那律陀,无目而见。跋难陀龙,无耳而听。」足证能听的是「闻性」而不是耳根。
经文下面又说:「纵汝形销,命光迁谢,此性云何为汝销灭?
以诸众生从无始来,循诸色声,逐念流转。曾不开悟性净妙常。
不循所常,逐诸生灭。由是生生杂染流转。」
即使你的形体完全消灭了,生命光辉的本能变迁了,这个能闻的自性,
怎么会随著你的形体而消灭呢?这都是因为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追逐一切声色,
跟著意识心念的变迁而流转不停,从来就不能自己开悟自性是清净的,灵妙的,常住不变的!
耳根之胜
《楞严经》卷五介绍二十五圣的证道经验,
分别是「六尘圆通」、「五根圆通」、「六识圆通」、「七大圆通」、「耳根圆通」。
在这二十五法门的修行中,对我们娑婆世界最殊胜的就是「耳根法门」。
卷六云:「佛出娑婆界,此方真教体,清净在音闻,欲取三摩提,实以闻中入。」
如果我们舍弃闻根,就不能修持佛法,如前二十四法,亦必先闻佛说,
然后方能依法修行,未有不闻佛说而能自行持的,所以佛教以「闻」为第一入门要道。
文字虽可令人发悟,但只可为教,不能为「教体」,因为文字非藉声音传授是不能识的,
必由音声而识文字,由文字而明道理,故以音声为文字教之「本体」。
六根都各具胜义,但眼虽能通於诸色,而隔纸即不见,故曰「目非观障外」。
口与鼻亦有通香味之作用,若稍离间,即不能通,故曰「口鼻亦复然」。
身根必与触合方知,离了则无知,故曰「身以合方知」。
意念虽不为有相所碍,但杂念纷然,茫然无头绪,故曰「心念纷无绪」,
所以这五根皆通而不通也,皆非真实通也,唯独耳根虽隔墙亦能听音声,
且不论远近都可听到,这是耳根胜於其他五根的原因,故曰:
「隔垣听音响,遐迩俱可闻,五根所不齐,是则通真实。」
眼根能见色,「色」有来去,「见性」却无生灭;
鼻根能嗅香,「香」亦有来去,「嗅性」却无生灭。
当人在睡梦中,若以色、香、味等方法是不能使人觉醒,唯独「音声」能令人觉醒。
且即使人在梦境中,还是有思惟的存在,而且能闻的作用,并不因为不思惟而不存在。
例如人在梦中,呼之即醒,等到醒了以后,能生起思惟的作用,才有知觉的作用生起。
所以,能闻的自性是超越身心以外,不是身心所能及的。
就是现在这个娑婆世界所有国土的众生,都是靠声音去明白宣扬它的理论,
才能使人了解一切深奥不可思议的妙理。
故经云:「纵令在梦想,不为不思无,觉观出思惟,身心不能及。
今此娑婆国,声论得宣明。」
道奇微- 帖子数 : 677
注册日期 : 14-01-25
回复: 佛陀的耳根修行观
《楞严经》曰:「普贤菩萨,即从座起,顶礼佛足,而白佛言:我已曾与,恒沙如来,为法王子,十方如来,教其弟子,菩萨根者,修普贤行,从我立名。世尊!我用心闻,分别众生,所有知见,若於他方,恒沙界外,有一众生,心中发明,普贤行者。我於尔时,乘六牙象,分身百千,皆至其处,纵彼障深,未得见我,我与其人,暗中摩顶,拥护安慰,令其成就。佛问圆通,我说本因,心闻发明,分别自在,斯为第一。」
普贤菩萨授记由来
《悲华经》卷叁云:「久远劫前有一名宝藏如来者住世,见无量众生,已不退转於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,即作是念言:我今当与各各授记,并为示现种种佛土。因是之故,宝海梵志请转轮圣王发誓愿取妙佛土。於是转轮圣王发愿,於叁月之中以诸所须,供养於佛及比丘僧,如是善根回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,终不愿取不净佛土。」
无量净转轮圣王发一切愿已,宝藏如来为其授记言,未来在删提岚善持劫中,人寿八万岁时,无量净转轮王主四天下,叁月供养宝藏如来及比丘僧,以是善根故,过一恒河沙等阿僧 劫已,始入第二恒河沙阿僧 劫,当得作佛,号无量寿,世界名安乐(或言极乐),常身光照纵广周匝十方。
上述无量寿如来即是阿弥陀佛,其世界即是西方极乐净土。而阿弥陀佛前身之前无量净转轮圣王共有八太子,我们所较熟悉者为第一太子是现在的观世音菩萨,第二太子即大势至(得大势)菩萨,第叁太子即文殊师利菩萨,第八太子即普贤菩萨。
无量净转轮圣王八太子等,在其转轮父王发愿并经宝藏如来授记後,宝海梵志亦一一劝请诸王子发愿回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,诸太子亦均如是发愿,且皆经宝藏如来授记,未来均将成就佛道。
普贤菩萨因地愿行
《悲华经》卷四云:尔时宝海梵志复白第八王子泯图言,善男子!今汝所作福德之聚清净之业,应为一切众生得一切智故,回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,乃至发心亦复如是。尔时王子前白佛言:世尊!我今所愿要当於是不净世界修菩萨道。复当修治庄严十千不净世界,令其严净如青光明无垢世界;亦当教化无量菩萨,令心清净无有垢秽,皆趣大乘,悉使充满我之世界,然後我当成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。世尊!愿我修行菩萨道时,要当胜於馀诸菩萨。世尊!我已於七岁之中,端坐思惟诸佛菩萨清净功德。是时即得悉见种种庄严叁昧等万一千菩萨叁昧增进修行。世尊!若未来诸菩萨等行菩萨道时,亦愿悉得如是叁昧。
世尊!愿我得出离叁世胜幢叁昧,以叁昧力故,悉见十方无量无边诸佛世界,在在处处现在诸佛,出离叁世为诸众生说於正法。世尊!愿我得不退叁昧,以不退叁昧力故,於一念中悉见如微尘等诸佛菩萨及诸声闻恭敬围 。愿我於此一一佛所,得无依止叁昧,以叁昧力故作变化身,一时遍至如一佛界微尘数等诸如来所供养礼拜。愿我一一身以种种无上珍宝华香涂香末香妙胜伎乐种种庄严,供养一一诸佛。世尊!愿我一一身於一佛所如大海水滴等劫行菩萨道,愿我得一切身变化叁昧,以叁昧力故,於一念中在一一佛前,知如一佛土微尘数等诸佛世界。
世尊!愿我得功德力叁昧,以叁昧力故,於一一佛前,遍到如一佛土微尘数等诸世尊所。以微妙赞叹赞叹诸佛。世尊!愿我得不 叁昧,以叁昧力故,於一念中悉见诸佛遍满十方无量无边世界之中。世尊!愿我得无诤叁昧,以叁昧力故,於一念中悉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有净妙世界。
世尊!愿我得首楞严叁昧,以叁昧力故,化作地狱之身,入地狱中,与地狱众生说微妙法,劝令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心。彼诸众生闻是法已,寻发无上菩提之心,即便命终生於人中,随所生处,常得值佛,随所值佛而得听法。听受法已,即得住於不退转地。乾闼婆、阿修罗、迦楼罗、摩侯罗伽、人、非人等,天龙、鬼神、夜叉、罗刹、 舍遮、富单那、伽吒富单那、屠杀、魁脍、商贾、淫女、畜生、饿鬼,如是等众亦复如是,皆令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心。有诸众生随所生处得诸色像,我分之身如业所作,随受苦乐及诸工巧,愿我变化作如是身,随其所作而教化之。世尊!若有众生各各异音,愿我随其种种音声,而为说法,各令欢喜。因其欢喜劝发安止,令其不退於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。
世尊!我要当教十千佛土所有众生,令心清净无有行业烦恼诸毒。乃至不令一人属於四魔,何况多也。若我庄严十千佛土,如是清净如光明无垢尊香王佛(第七王子)青香光明无垢世界,所有种种微妙庄严。然後,我身及诸眷属,乃当如彼师子香菩萨之所愿也。
世尊!若我所愿成就得己利者,当令十千诸佛世界所有众生断诸苦恼,得柔软心得调伏心,各各自於四天下界,见佛世尊现在说法,一切众生自然而得种种珍宝华香末香以及涂香。种种衣服种种幢幡,各各以用供养於佛。供养佛已,悉发无上菩提心。世尊!我等今者以悉得见种种庄严叁昧力故,皆得遥见诸事。作是语已,寻如所愿,悉得见之。
普贤菩萨授记
尔时,世尊赞阿弥具言:善哉!善哉!善男子!汝今世界周匝四面一万佛土清净庄严,於未来世复当教化无量众生,令心清净,复当供养无量无边诸佛世尊。善男子!以是因缘故,今改汝字,名为普贤,於未来世过一恒河沙等阿僧 劫,入第二恒河沙等阿僧 劫,末後分中於北方界,去此世界过六十恒河沙等佛土,有世界名知水善净功德。汝当於中成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,号智刚自在相王如来,应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间解、无上士、调御丈夫、天人师、佛、世尊。
述说普贤行由来
普贤菩萨乃生在东方净妙国土,普贤菩萨身量无边,音声无边,为要来此国土,入自在神通力,令其身化小,我阎浮提人身、口、意叁障重故,不得不如此也。
普贤菩萨即从其座位中起,五体投地顶礼佛足,而白佛说:我过去久远前,已经在恒河沙无数如来处谕作法王子。在我行愿中,时时以十大愿海来修己利人天,此十大愿即(1)礼敬诸佛(2)称赞如来(3)广修供养(4)忏悔业障(5)随喜功德(6)请转轮(7)请佛住世(常随佛学(9)恒顺众生(10)普皆回向等十。
我以众生机缘而示种种教法利益众生,在信、解、行、证一切普法中,均能以上述十愿行为依归,证得普遍与深入两者互融之不可思议境界。故十方如来对其具有菩萨根基行者所行之法,均称为修普贤行。此菩萨行是以我普贤名,来命一切菩萨名者,即因我之行愿与修证境界所致故。
叙述耳识心闻之境界
世尊!我在过去久远时,即修得由耳识而生起心闻之功夫,当我听到众生音声时,不假第六意识了别、计度,即以耳识相应起心闻,便直接能分别众生音声中所具有之知见。不管凡夫众生邪、正知见,诸行者大、小、权、实等种种差别知见,待我用心闻即能了知其意。
行者当知,凡夫地六根各具不同功用,然圣人因自性显露,空性中有一心识是为心根,此一心根即能知各尘境之意,故说一即六,而六即是一,此一就是心根。菩贤菩萨修得由耳识生起心闻之功夫,此以心根闻知众生声音时,即相应起心闻而能知其意,也可说直接由心识闻知其意。我们当知吾人动身发语,都是第六意识之功能,若也从源头了知其意,不必去听声再由第六意识分别始知其意,如此更是直接,也是心闻的最高境界。
对菩贤行者之护卫
若於他方无数恒河沙界远处之外,有一众生开悟後,能去除心垢、妄想、习气等,心中清净无垢,而能发明 卢性海,再发愿行普贤行愿的人,因我已能闻知其心识,那时我即刻乘象征六波罗蜜的六牙象,且分身千百,各个分身均至此人所住之处。纵然此人因障碍深厚,未能以心眼见到我。但我会给此人暗中摸其头顶,并拥护其身不为客邪所趁,并发心意念安慰行普贤行者,使其心念笃定不乱,终究令其成就普贤大愿行。
结酬所问
世尊现问藉用根、尘、识、大等四,以何法修入圆通,如我本修因缘,乃因耳识了知一切法相而悟入。今佛问我圆通修证方法,就我所修证者,乃因心闻发明犀利至极,产生分别智慧光明,使我分别一切众生心意自在无碍。此是耳识本修因缘,对我而言,最为殊胜第一。
普贤菩萨授记由来
《悲华经》卷叁云:「久远劫前有一名宝藏如来者住世,见无量众生,已不退转於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,即作是念言:我今当与各各授记,并为示现种种佛土。因是之故,宝海梵志请转轮圣王发誓愿取妙佛土。於是转轮圣王发愿,於叁月之中以诸所须,供养於佛及比丘僧,如是善根回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,终不愿取不净佛土。」
无量净转轮圣王发一切愿已,宝藏如来为其授记言,未来在删提岚善持劫中,人寿八万岁时,无量净转轮王主四天下,叁月供养宝藏如来及比丘僧,以是善根故,过一恒河沙等阿僧 劫已,始入第二恒河沙阿僧 劫,当得作佛,号无量寿,世界名安乐(或言极乐),常身光照纵广周匝十方。
上述无量寿如来即是阿弥陀佛,其世界即是西方极乐净土。而阿弥陀佛前身之前无量净转轮圣王共有八太子,我们所较熟悉者为第一太子是现在的观世音菩萨,第二太子即大势至(得大势)菩萨,第叁太子即文殊师利菩萨,第八太子即普贤菩萨。
无量净转轮圣王八太子等,在其转轮父王发愿并经宝藏如来授记後,宝海梵志亦一一劝请诸王子发愿回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,诸太子亦均如是发愿,且皆经宝藏如来授记,未来均将成就佛道。
普贤菩萨因地愿行
《悲华经》卷四云:尔时宝海梵志复白第八王子泯图言,善男子!今汝所作福德之聚清净之业,应为一切众生得一切智故,回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,乃至发心亦复如是。尔时王子前白佛言:世尊!我今所愿要当於是不净世界修菩萨道。复当修治庄严十千不净世界,令其严净如青光明无垢世界;亦当教化无量菩萨,令心清净无有垢秽,皆趣大乘,悉使充满我之世界,然後我当成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。世尊!愿我修行菩萨道时,要当胜於馀诸菩萨。世尊!我已於七岁之中,端坐思惟诸佛菩萨清净功德。是时即得悉见种种庄严叁昧等万一千菩萨叁昧增进修行。世尊!若未来诸菩萨等行菩萨道时,亦愿悉得如是叁昧。
世尊!愿我得出离叁世胜幢叁昧,以叁昧力故,悉见十方无量无边诸佛世界,在在处处现在诸佛,出离叁世为诸众生说於正法。世尊!愿我得不退叁昧,以不退叁昧力故,於一念中悉见如微尘等诸佛菩萨及诸声闻恭敬围 。愿我於此一一佛所,得无依止叁昧,以叁昧力故作变化身,一时遍至如一佛界微尘数等诸如来所供养礼拜。愿我一一身以种种无上珍宝华香涂香末香妙胜伎乐种种庄严,供养一一诸佛。世尊!愿我一一身於一佛所如大海水滴等劫行菩萨道,愿我得一切身变化叁昧,以叁昧力故,於一念中在一一佛前,知如一佛土微尘数等诸佛世界。
世尊!愿我得功德力叁昧,以叁昧力故,於一一佛前,遍到如一佛土微尘数等诸世尊所。以微妙赞叹赞叹诸佛。世尊!愿我得不 叁昧,以叁昧力故,於一念中悉见诸佛遍满十方无量无边世界之中。世尊!愿我得无诤叁昧,以叁昧力故,於一念中悉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有净妙世界。
世尊!愿我得首楞严叁昧,以叁昧力故,化作地狱之身,入地狱中,与地狱众生说微妙法,劝令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心。彼诸众生闻是法已,寻发无上菩提之心,即便命终生於人中,随所生处,常得值佛,随所值佛而得听法。听受法已,即得住於不退转地。乾闼婆、阿修罗、迦楼罗、摩侯罗伽、人、非人等,天龙、鬼神、夜叉、罗刹、 舍遮、富单那、伽吒富单那、屠杀、魁脍、商贾、淫女、畜生、饿鬼,如是等众亦复如是,皆令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心。有诸众生随所生处得诸色像,我分之身如业所作,随受苦乐及诸工巧,愿我变化作如是身,随其所作而教化之。世尊!若有众生各各异音,愿我随其种种音声,而为说法,各令欢喜。因其欢喜劝发安止,令其不退於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。
世尊!我要当教十千佛土所有众生,令心清净无有行业烦恼诸毒。乃至不令一人属於四魔,何况多也。若我庄严十千佛土,如是清净如光明无垢尊香王佛(第七王子)青香光明无垢世界,所有种种微妙庄严。然後,我身及诸眷属,乃当如彼师子香菩萨之所愿也。
世尊!若我所愿成就得己利者,当令十千诸佛世界所有众生断诸苦恼,得柔软心得调伏心,各各自於四天下界,见佛世尊现在说法,一切众生自然而得种种珍宝华香末香以及涂香。种种衣服种种幢幡,各各以用供养於佛。供养佛已,悉发无上菩提心。世尊!我等今者以悉得见种种庄严叁昧力故,皆得遥见诸事。作是语已,寻如所愿,悉得见之。
普贤菩萨授记
尔时,世尊赞阿弥具言:善哉!善哉!善男子!汝今世界周匝四面一万佛土清净庄严,於未来世复当教化无量众生,令心清净,复当供养无量无边诸佛世尊。善男子!以是因缘故,今改汝字,名为普贤,於未来世过一恒河沙等阿僧 劫,入第二恒河沙等阿僧 劫,末後分中於北方界,去此世界过六十恒河沙等佛土,有世界名知水善净功德。汝当於中成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,号智刚自在相王如来,应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间解、无上士、调御丈夫、天人师、佛、世尊。
述说普贤行由来
普贤菩萨乃生在东方净妙国土,普贤菩萨身量无边,音声无边,为要来此国土,入自在神通力,令其身化小,我阎浮提人身、口、意叁障重故,不得不如此也。
普贤菩萨即从其座位中起,五体投地顶礼佛足,而白佛说:我过去久远前,已经在恒河沙无数如来处谕作法王子。在我行愿中,时时以十大愿海来修己利人天,此十大愿即(1)礼敬诸佛(2)称赞如来(3)广修供养(4)忏悔业障(5)随喜功德(6)请转轮(7)请佛住世(常随佛学(9)恒顺众生(10)普皆回向等十。
我以众生机缘而示种种教法利益众生,在信、解、行、证一切普法中,均能以上述十愿行为依归,证得普遍与深入两者互融之不可思议境界。故十方如来对其具有菩萨根基行者所行之法,均称为修普贤行。此菩萨行是以我普贤名,来命一切菩萨名者,即因我之行愿与修证境界所致故。
叙述耳识心闻之境界
世尊!我在过去久远时,即修得由耳识而生起心闻之功夫,当我听到众生音声时,不假第六意识了别、计度,即以耳识相应起心闻,便直接能分别众生音声中所具有之知见。不管凡夫众生邪、正知见,诸行者大、小、权、实等种种差别知见,待我用心闻即能了知其意。
行者当知,凡夫地六根各具不同功用,然圣人因自性显露,空性中有一心识是为心根,此一心根即能知各尘境之意,故说一即六,而六即是一,此一就是心根。菩贤菩萨修得由耳识生起心闻之功夫,此以心根闻知众生声音时,即相应起心闻而能知其意,也可说直接由心识闻知其意。我们当知吾人动身发语,都是第六意识之功能,若也从源头了知其意,不必去听声再由第六意识分别始知其意,如此更是直接,也是心闻的最高境界。
对菩贤行者之护卫
若於他方无数恒河沙界远处之外,有一众生开悟後,能去除心垢、妄想、习气等,心中清净无垢,而能发明 卢性海,再发愿行普贤行愿的人,因我已能闻知其心识,那时我即刻乘象征六波罗蜜的六牙象,且分身千百,各个分身均至此人所住之处。纵然此人因障碍深厚,未能以心眼见到我。但我会给此人暗中摸其头顶,并拥护其身不为客邪所趁,并发心意念安慰行普贤行者,使其心念笃定不乱,终究令其成就普贤大愿行。
结酬所问
世尊现问藉用根、尘、识、大等四,以何法修入圆通,如我本修因缘,乃因耳识了知一切法相而悟入。今佛问我圆通修证方法,就我所修证者,乃因心闻发明犀利至极,产生分别智慧光明,使我分别一切众生心意自在无碍。此是耳识本修因缘,对我而言,最为殊胜第一。
道奇微- 帖子数 : 677
注册日期 : 14-01-25
回复: 佛陀的耳根修行观
修习方法
先了知耳识起用道理
耳根对声尘境起昧略识用而产生耳识,耳根是扶尘根,专司对声境之感觉,经由感觉所生之识,即为耳识,是胜义根。根、尘、识叁,缺一即不能成就耳根之现量意识--耳识。
但此耳识功用分别却非常 略,颇似无分别之耳根性。因耳识仅由单纯之感觉作用来攀缘外尘声境,而不具有认识、分别之作用,故得依第六意识来达到其目的。而第六意根所起的意识始有认识、分辨现象界所有事物之功能,故第六意识应与耳识俱起,并以声尘法境为所缘,才能了别对境。
认识真如如来藏识用
然真如性海映照声尘境时,此音声将直入真如性海,不经第六意识妄分别,直以耳识起随念分别,而能了知众生一切心意,是谓心闻。然此心闻是对其对象的心识起认知,也即是跳过耳识对声音意思的辨认,而直接认知对象之心意。普贤菩萨在本修因缘得根本智後,再假借後得分别智发明,能由真如体性现根本智慧之智用,了知众生一切心意。
所谓的心闻是何意境?行者超越第六意识心分别一切境时,已能不用耳识与第六意识起觉知,此时当以第七意识为主,第七意识除审慎思量外,还有一执取的心用,也就是用此执取第八意识一切法尘为真的心用,让我们迷失而执境为真,枉入轮回。待第七意识清净後,已能不妄执第八意识法尘为真,即能用此识而成就心闻诸法的意境。如念佛法门行者,熏习佛号入第八识心田後,第七意识不执其它虚幻法尘,而光执取净佛号不放,此行者即能嘴不念佛,但心中有佛号出,却由心来闻其佛号,即是心闻之意境。
发愿行普贤行
行者於禅坐、礼佛等修证中,起一念发菩提心,愿行普贤菩萨行,利益一切有情,乘大乘法界航。然後,默念「南无普贤菩萨」百千万声。待机缘成熟,普贤菩萨将乘六牙象,分身百千来至行者处,触摸行者头顶。行者将感知色身有某些变化,随之智光发露,消其惑业,除其障难。
悟入 卢性海
行者在普贤菩萨暗中拥护下,一切障碍消除,色身区宇待突破後,去除一切过、习气,清净诸业识後,当悟知 卢性法身。悟知根本智慧,尚不能起一切心用,随後发愿履行普贤菩萨行径,广利群生,则能悟得差别智慧,此後得智成就,即获得普贤菩萨心闻神通智慧。
行者若由耳识修证入门,定当对佛法有充分认识,始不为一切幻识所欺蒙,待六、七识清净後,更不会认妄识为真,着一切幻声魔相。行者若污染法不去,耳识会执取八识心田中的污染法不放,以前所熏的唱诵、歌曲,会变为幻音而困扰行者。然以诸识修证入门者,其成就当入菩萨之流,因其悟知 卢性清净法身,由空身起一切心用故,行者应能神通变化无边,广大利益群生。故知由耳识修证入门者,有其殊胜之地方。
集论一卷十二页云:何等耳识?谓依耳,缘声,了别为性。
二解 品类足论一卷二页云:耳识云何?谓依耳根,各了别声。
先了知耳识起用道理
耳根对声尘境起昧略识用而产生耳识,耳根是扶尘根,专司对声境之感觉,经由感觉所生之识,即为耳识,是胜义根。根、尘、识叁,缺一即不能成就耳根之现量意识--耳识。
但此耳识功用分别却非常 略,颇似无分别之耳根性。因耳识仅由单纯之感觉作用来攀缘外尘声境,而不具有认识、分别之作用,故得依第六意识来达到其目的。而第六意根所起的意识始有认识、分辨现象界所有事物之功能,故第六意识应与耳识俱起,并以声尘法境为所缘,才能了别对境。
认识真如如来藏识用
然真如性海映照声尘境时,此音声将直入真如性海,不经第六意识妄分别,直以耳识起随念分别,而能了知众生一切心意,是谓心闻。然此心闻是对其对象的心识起认知,也即是跳过耳识对声音意思的辨认,而直接认知对象之心意。普贤菩萨在本修因缘得根本智後,再假借後得分别智发明,能由真如体性现根本智慧之智用,了知众生一切心意。
所谓的心闻是何意境?行者超越第六意识心分别一切境时,已能不用耳识与第六意识起觉知,此时当以第七意识为主,第七意识除审慎思量外,还有一执取的心用,也就是用此执取第八意识一切法尘为真的心用,让我们迷失而执境为真,枉入轮回。待第七意识清净後,已能不妄执第八意识法尘为真,即能用此识而成就心闻诸法的意境。如念佛法门行者,熏习佛号入第八识心田後,第七意识不执其它虚幻法尘,而光执取净佛号不放,此行者即能嘴不念佛,但心中有佛号出,却由心来闻其佛号,即是心闻之意境。
发愿行普贤行
行者於禅坐、礼佛等修证中,起一念发菩提心,愿行普贤菩萨行,利益一切有情,乘大乘法界航。然後,默念「南无普贤菩萨」百千万声。待机缘成熟,普贤菩萨将乘六牙象,分身百千来至行者处,触摸行者头顶。行者将感知色身有某些变化,随之智光发露,消其惑业,除其障难。
悟入 卢性海
行者在普贤菩萨暗中拥护下,一切障碍消除,色身区宇待突破後,去除一切过、习气,清净诸业识後,当悟知 卢性法身。悟知根本智慧,尚不能起一切心用,随後发愿履行普贤菩萨行径,广利群生,则能悟得差别智慧,此後得智成就,即获得普贤菩萨心闻神通智慧。
行者若由耳识修证入门,定当对佛法有充分认识,始不为一切幻识所欺蒙,待六、七识清净後,更不会认妄识为真,着一切幻声魔相。行者若污染法不去,耳识会执取八识心田中的污染法不放,以前所熏的唱诵、歌曲,会变为幻音而困扰行者。然以诸识修证入门者,其成就当入菩萨之流,因其悟知 卢性清净法身,由空身起一切心用故,行者应能神通变化无边,广大利益群生。故知由耳识修证入门者,有其殊胜之地方。
集论一卷十二页云:何等耳识?谓依耳,缘声,了别为性。
二解 品类足论一卷二页云:耳识云何?谓依耳根,各了别声。
道奇微- 帖子数 : 677
注册日期 : 14-01-25
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:
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