瑜伽师地论讲座 南怀瑾
瑜伽师地论讲座 南怀瑾
南师讲《瑜伽师地论》(1-01A)
“云何世间一切种清净。当知略有三种。一得三摩地。二三摩地圆满。三三摩地自在。此中最初有二十种得三摩地所对治法。能令不得胜三摩地。何等二十。”(二十卷)
今天转个方向,是讲教理的《瑜伽师地论》。
站在佛学的立场来讲,一个真正的佛教徒真正要学佛,有四本真正的佛教佛学概论是要读的。印度原有的翻译过来的两部,中国的两部。印度的两部佛学概论:一部是《大智度论》;一部是《瑜伽师地论》。中国的两部佛学概论:一部是智者大师的《摩诃止观》;一部是永明寿禅师的《宗镜录》。后世人,现在几十年来写的佛学概论,那是概论的概论的概论。可惜你们青年学佛,入手都是看现代化的概论,没有用处。
今天,我们可以说是翻开了一部真正的佛学概论,一百卷玄娤法师翻译的《瑜伽师地论》。第二点,我们拿一般学术性的立场来讲,我们晓得,佛学的一般学术立场,可以分为四个范围:一个范围,所有的经典属于小乘;大乘是另一种范围。大乘的佛学思想,包括它的修证也分为两个范围:一个是龙树菩萨的般若佛学系统;属于释迦摩尼佛涅槃后前期的佛学;一个是无著、天亲两位菩萨,两亲弟兄,天亲也翻译为世亲,属于法相唯识的,可以叫它是后期的佛学。那么,我们手里拿的这本《瑜伽师地论》是属于后期的佛学,如果拿学术严谨的立场来讲:后后胜于前前,越是后来越精细、周到、包罗的越多。这是无著、天亲的法相唯识部分。
所以,像西藏的密教,黄教宗喀巴大师的系统是属于这个系统,宗喀巴大师有名的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是依据印度阿底峡尊者的《菩提道炬论》来扩充,变成《菩提道次地广论》。这个《菩提道炬论》是根据《瑜伽师地论》,阿底峡尊者写出来的。
我们现在讲的《瑜伽师地论》,先介绍一下无著、天亲两位菩萨。他们两都出家,世亲(天亲)菩萨是弟弟,年轻时专功小乘的佛学,修行小乘的佛教,极力地反对大乘佛教。后来受哥哥无著菩萨的影响,学了大乘以后,悟道了,要自杀。为什么?忏悔!过去著小乘的著作太多,诽谤大乘,这个罪业无法消灭,只有一死了之。他哥哥笑了,无著菩萨骂他那么没有出息:比如一个人走路,因地而倒,走路会跌倒,因为有地,如果走在虚空中是不会跌倒,“因地而倒,因地而起”。跌在地下靠地才能爬得起来。你既然拿一支笔诽谤大乘,你不会在后半生把这只笔转过来,赞扬大乘?所以,世亲菩萨因此而著作了很多唯识各方面的东西。后来无著菩萨先死,涅槃。两兄弟约好,两个人都发愿往生欲界的兜率天,亲近弥勒菩萨。
世亲菩萨说:“你是不是往生那里,要给我个消息。”
“那好,一定给你消息。”
死后,不要说打坐定中看不到哥哥,做梦也梦不到。三个月不知道,一年也没有梦到,三年也没有梦,有怀疑了。过了好几年,无著菩萨来了,现身了。
他说:“哥哥啊,你究竟到哪里去了?”
“哎,我们发愿往生兜率天弥勒菩萨那里啊,在兜率天内院啊。”
“那你怎么现在才来?”
“没有啊,我刚刚到,弥勒菩萨刚刚在上课,我坐下来听了一下,因为牵挂你,又不好意思溜,等到菩萨课讲完了,我第一个来见你。”
“你晓得多少啊,人间岁月已经好几年了。”
“好几年!我就是一下子。”
弥勒菩萨的这本《瑜伽师地论》是无著菩萨写的,谁说的呢?弥勒菩萨亲口讲的。不过,现在一般做学术的人不会相信。无著菩萨晚上,根据佛的制度,初夜分,晚上功夫完了,入定,离开,上兜率天听弥勒菩萨讲,做记录,白天写出来,即《瑜伽师地论》。弥勒菩萨是当来下生我们的教主,弘扬释迦摩尼佛的法相唯识。后来的人不会相信:“哎,这是假的啊。哎,这本书就是无著菩萨写的了,因为怕别人不相信,才这样说。”这是后世的人,因为后世的人根本没有入定啊、出定啊,影子都没有,什么都不定。什么定呢?坏的事情蛮确定的,坏心念很确定,好心就不定。
为什么叫瑜伽师呢?我们晓得印度的瑜伽(yoga),瑜伽在密宗的翻译是加一个王字旁,念ga,yoga。所以学瑜伽的人来跟我讲,我就笑了,我说:“你们印度那里有瑜伽?”
“有啊。”就表演身体,倒立莲啊、孔雀式啊,这是身体的瑜伽。印度的身瑜伽部分最后已经变成密宗的金刚亥母的四十多套拳,打坐时打拳的,已经将其精华吸收了,留下的音声瑜伽是咒语,心瑜伽没有了。心瑜伽是心地法门,只有中国的《瑜伽师地论》,这是真正印度的宗教。心瑜伽现在翻译为人字旁的“伽”,不念ga,念qie,瑜伽(yuqie)。瑜伽是指修瑜伽成就的人,即瑜伽的大师们。所以有人说念瑜伽(yuqie)错了,其实是他错了,错的一塌糊涂。瑜伽师就是修炼瑜伽的人成功了,就是中国讲修道得了道的人,就是有道之士,即瑜伽师,所以这本书叫瑜伽师。要想取得成就的,就称为瑜伽师。
怎么叫地论呢?地就是范围,分为十七个范围来说明,由普通一个人,由人生讲到物理世界,讲到整个宇宙。物理世界讲完了,回转来讲怎么样修持,怎么样修心,证得形而上这个道。然后,又分开:小乘的第一步怎么样修持;大乘道怎么样修持;一直到成佛,一百卷说完了。所以叫瑜伽师地,一地一地分成十七个地。不是楼梯十七层啊,是十七个范围,所以叫《瑜伽师地论》。
玄娤法师最大的功力是翻译这部书。唯识学里称这部书为大论。要想真学佛,不了解《瑜伽师地论》,都是在那里瞎闹,瞎子摸象,乱搞的,不行,尤其的后世学佛的。所以《瑜伽师地论》包括一切修正:怎么样做人;人道上升到天道;天道上升到声闻道;声闻道上升到缘觉道,声闻、缘觉是小乘,以及菩萨道,五乘道都包括在内。所以,宗喀巴大师造的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是五乘道,是真正学佛的道路。
要想成佛,先学做人,人道没有修好,连天道的资格都不够,哪里能够谈修佛道!所以人乘、天乘,有了天乘的资格才能够修小乘道。天乘的资格都没有,你还够得上小乘?有了小乘道的资格,才够得上修菩萨道,才是大乘道。所以,我们后世中国唐宋以后的佛学、佛教,动辄谈我们是大乘佛法,大个什么?大的影子都没有!牛大,吹牛是大。你大个什么?大从小来啊,一点小善都做不到,能够做大善嘛?对不对?小事都做不来,你说:“我这个人啊,小事情不会牺牲的,碰到大事情时我会牺牲。”那是吹牛给人家听的。“你看我,那么舍不得花钱,因为小钱我不花,我愿意花大钱的。”那是吹给人家听的。同样的道理,小乘道都没有学好,何以能够学佛?所以,《瑜伽师地论》严重地告诉我们这个道理。
如果我专讲一百卷的这本书,大概要五年的时间。或者每天讲两个钟头,三年时间可以,若详细的发挥,能不能讲完还不知道。我也很想有这个时间,很想发挥。你们有本事记录下来,这倒是很好的一件事。当然我也可以简单明了地讲,带你们念过去就行了,念一百卷的经,敲着木鱼念,那很快就完。若发挥起来,恐怕你们的文字程度要帮忙。
那么,我们今天先讲同你们相关的,我想想看,靠弥勒菩萨指示,先讲哪里?好吧,有一位同学提出来,过去我们在老的大乘学舍,信义路三段,我讲过为什么你们打坐修行不能得定?选过这一段,就先讲这一段。391页(卷第二十,中间)左边上方:
云何世间一切种清净。拿现在的话说就是:怎么样使世间的一切种性达到清净境界?
当知略有三种。归纳起来共有三种。
一、得三摩地;二、三摩地圆满;三、三摩地自在。这个很好懂啊,意译就是:我们做人在世间,怎么说,能够修到真正修持到一切种子清净、心地上一切种子清净,起心动念,每一个念头、种姓都清净。这还是在世间,还没有出世间。怎么样才能做到呢?佛说,就是我们未来的弥勒佛讲,简单地告诉我们,要有三个条件,三个条件做到了,才说是在世间一切种清净。哪三种?第一是得到了定,三摩地静修。没有得定以前,你想修行清净,都是牛肉店吹牛的。
第二,进一步说,光得定,定分很多种,《瑜伽师地论》里说的很详细,还不行,要三摩地圆满,定慧的。三摩地得到圆满了,这个才行,进一步了。什么叫圆满?经典里都有。所以你们出家、在家要学佛,不管密宗、显教什么法门,这部经典里都有了。
第三,进一步是要三摩地自在。定境界到达圆满,六通具足,就是神通具足,三摩地自在没有?没有。到达最高三昧境界自在,要入到出世间定就入出世间定;要入世间定就可以进入世间定。换句话说,密宗、显教、净土无一法不通,叫得三摩地自在。
像你们在十一楼打坐,自在不自在啊?当然自在,你都坐在那里。
你说“我自在啊,自己坐在这里啊。”
你说:“腿酸了。”
“叫它不酸,自在不自在?”
“不自在。”做不了主。
所以,拿现在世间法来讲,真正的自由,除非是成了佛。真自在,才能真自由。
如果我们现在考试,听了《瑜伽师地论》,我出了题目说:佛说要世间一切种清净,必须要具备哪些条件?
你们的答案:三种,一、得到三摩地;二、三摩地圆满;三、三摩地自在。
答案完全正确,一百分。
此中最初有二十种得三摩地所对治法,能令不得胜三摩地。这就是玄娤法师翻译的文章,翻译得很忠实,文章都是倒装的句子。所以后世一般人学这种文章啊,像熊十力先生,怪里怪气的,怪的好,因为人家看不懂。现在学术很怪,像我这样上课,学生不欢迎。
“哎,这个老师讲课都很好,不是学术化,太普通了!”
学术化的,坐在那里讲:“此所谓三摩地者是为三摩地也。所谓三摩地者是为正受业。”然后,引经据典学术化。越讲得学生听不懂,大家瞪眼睛,认为境界高嘛。
因为当年我们是看得老前辈们上课,我们以前穿个长袍,提脚裤,书本这么夹着,一听到这样,我们第一步手跳到口袋里了;第二步,慢慢地眼睛看着他,把书本合好;第三步夹在这里;第四步慢慢站起来,就是望望然而去,就是看看他走了。听了半天不如我自己看书:三摩地者三摩地也,哼,我要你说?三摩地者是为正受业者。那还用你讲?我翻一下佛学字典,一下子就完了,哼。
你看他的文章,最初要二十种条件可以得到什么呢?对治法。为什么你不能入定?身有毛病。什么毛病?烦恼毛病。那么这个烦恼毛病怎么医它呢?医它的方法叫做对治法。按照我们中文来写:所对治者,不能得三摩地者有二十法,很清楚了。可是他翻译的不那么写:此中最初有二十种得三摩地所对治法。我的外婆啊,这就麻烦了,所以观念搞不清楚就不懂了吧?把它颠倒一下就清楚了。所以中国文字与外国文字的文法是两样。比如美国叫先生南,我们叫南先生。他叫先生南很顺利,我们听就别扭,我们叫南先生很清楚。所以,玄娤法师的文章都是先生南来的。
此中最初有二十种得三摩地所对治法,能令不得胜三摩地。这二十种搞不清楚,你永远不能得到定境。念佛也好,打坐也好,不能入定,不能使你得到胜解脱,入定的境界。所以,首先要认识清楚。
何等二十?哪二十种?照我们现在写文章:能令不得三摩地。一、二、三就写下来,他还要加一个问号,哪二十种啊?中国人喜欢简化,外国人喜欢啰嗦;中国人喜欢归纳,外国人喜欢分析。
(本人根据录音记录整理,如有错误,请依照录音为准,强烈建议师兄们以听讲为主。)
“云何世间一切种清净。当知略有三种。一得三摩地。二三摩地圆满。三三摩地自在。此中最初有二十种得三摩地所对治法。能令不得胜三摩地。何等二十。”(二十卷)
今天转个方向,是讲教理的《瑜伽师地论》。
站在佛学的立场来讲,一个真正的佛教徒真正要学佛,有四本真正的佛教佛学概论是要读的。印度原有的翻译过来的两部,中国的两部。印度的两部佛学概论:一部是《大智度论》;一部是《瑜伽师地论》。中国的两部佛学概论:一部是智者大师的《摩诃止观》;一部是永明寿禅师的《宗镜录》。后世人,现在几十年来写的佛学概论,那是概论的概论的概论。可惜你们青年学佛,入手都是看现代化的概论,没有用处。
今天,我们可以说是翻开了一部真正的佛学概论,一百卷玄娤法师翻译的《瑜伽师地论》。第二点,我们拿一般学术性的立场来讲,我们晓得,佛学的一般学术立场,可以分为四个范围:一个范围,所有的经典属于小乘;大乘是另一种范围。大乘的佛学思想,包括它的修证也分为两个范围:一个是龙树菩萨的般若佛学系统;属于释迦摩尼佛涅槃后前期的佛学;一个是无著、天亲两位菩萨,两亲弟兄,天亲也翻译为世亲,属于法相唯识的,可以叫它是后期的佛学。那么,我们手里拿的这本《瑜伽师地论》是属于后期的佛学,如果拿学术严谨的立场来讲:后后胜于前前,越是后来越精细、周到、包罗的越多。这是无著、天亲的法相唯识部分。
所以,像西藏的密教,黄教宗喀巴大师的系统是属于这个系统,宗喀巴大师有名的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是依据印度阿底峡尊者的《菩提道炬论》来扩充,变成《菩提道次地广论》。这个《菩提道炬论》是根据《瑜伽师地论》,阿底峡尊者写出来的。
我们现在讲的《瑜伽师地论》,先介绍一下无著、天亲两位菩萨。他们两都出家,世亲(天亲)菩萨是弟弟,年轻时专功小乘的佛学,修行小乘的佛教,极力地反对大乘佛教。后来受哥哥无著菩萨的影响,学了大乘以后,悟道了,要自杀。为什么?忏悔!过去著小乘的著作太多,诽谤大乘,这个罪业无法消灭,只有一死了之。他哥哥笑了,无著菩萨骂他那么没有出息:比如一个人走路,因地而倒,走路会跌倒,因为有地,如果走在虚空中是不会跌倒,“因地而倒,因地而起”。跌在地下靠地才能爬得起来。你既然拿一支笔诽谤大乘,你不会在后半生把这只笔转过来,赞扬大乘?所以,世亲菩萨因此而著作了很多唯识各方面的东西。后来无著菩萨先死,涅槃。两兄弟约好,两个人都发愿往生欲界的兜率天,亲近弥勒菩萨。
世亲菩萨说:“你是不是往生那里,要给我个消息。”
“那好,一定给你消息。”
死后,不要说打坐定中看不到哥哥,做梦也梦不到。三个月不知道,一年也没有梦到,三年也没有梦,有怀疑了。过了好几年,无著菩萨来了,现身了。
他说:“哥哥啊,你究竟到哪里去了?”
“哎,我们发愿往生兜率天弥勒菩萨那里啊,在兜率天内院啊。”
“那你怎么现在才来?”
“没有啊,我刚刚到,弥勒菩萨刚刚在上课,我坐下来听了一下,因为牵挂你,又不好意思溜,等到菩萨课讲完了,我第一个来见你。”
“你晓得多少啊,人间岁月已经好几年了。”
“好几年!我就是一下子。”
弥勒菩萨的这本《瑜伽师地论》是无著菩萨写的,谁说的呢?弥勒菩萨亲口讲的。不过,现在一般做学术的人不会相信。无著菩萨晚上,根据佛的制度,初夜分,晚上功夫完了,入定,离开,上兜率天听弥勒菩萨讲,做记录,白天写出来,即《瑜伽师地论》。弥勒菩萨是当来下生我们的教主,弘扬释迦摩尼佛的法相唯识。后来的人不会相信:“哎,这是假的啊。哎,这本书就是无著菩萨写的了,因为怕别人不相信,才这样说。”这是后世的人,因为后世的人根本没有入定啊、出定啊,影子都没有,什么都不定。什么定呢?坏的事情蛮确定的,坏心念很确定,好心就不定。
为什么叫瑜伽师呢?我们晓得印度的瑜伽(yoga),瑜伽在密宗的翻译是加一个王字旁,念ga,yoga。所以学瑜伽的人来跟我讲,我就笑了,我说:“你们印度那里有瑜伽?”
“有啊。”就表演身体,倒立莲啊、孔雀式啊,这是身体的瑜伽。印度的身瑜伽部分最后已经变成密宗的金刚亥母的四十多套拳,打坐时打拳的,已经将其精华吸收了,留下的音声瑜伽是咒语,心瑜伽没有了。心瑜伽是心地法门,只有中国的《瑜伽师地论》,这是真正印度的宗教。心瑜伽现在翻译为人字旁的“伽”,不念ga,念qie,瑜伽(yuqie)。瑜伽是指修瑜伽成就的人,即瑜伽的大师们。所以有人说念瑜伽(yuqie)错了,其实是他错了,错的一塌糊涂。瑜伽师就是修炼瑜伽的人成功了,就是中国讲修道得了道的人,就是有道之士,即瑜伽师,所以这本书叫瑜伽师。要想取得成就的,就称为瑜伽师。
怎么叫地论呢?地就是范围,分为十七个范围来说明,由普通一个人,由人生讲到物理世界,讲到整个宇宙。物理世界讲完了,回转来讲怎么样修持,怎么样修心,证得形而上这个道。然后,又分开:小乘的第一步怎么样修持;大乘道怎么样修持;一直到成佛,一百卷说完了。所以叫瑜伽师地,一地一地分成十七个地。不是楼梯十七层啊,是十七个范围,所以叫《瑜伽师地论》。
玄娤法师最大的功力是翻译这部书。唯识学里称这部书为大论。要想真学佛,不了解《瑜伽师地论》,都是在那里瞎闹,瞎子摸象,乱搞的,不行,尤其的后世学佛的。所以《瑜伽师地论》包括一切修正:怎么样做人;人道上升到天道;天道上升到声闻道;声闻道上升到缘觉道,声闻、缘觉是小乘,以及菩萨道,五乘道都包括在内。所以,宗喀巴大师造的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是五乘道,是真正学佛的道路。
要想成佛,先学做人,人道没有修好,连天道的资格都不够,哪里能够谈修佛道!所以人乘、天乘,有了天乘的资格才能够修小乘道。天乘的资格都没有,你还够得上小乘?有了小乘道的资格,才够得上修菩萨道,才是大乘道。所以,我们后世中国唐宋以后的佛学、佛教,动辄谈我们是大乘佛法,大个什么?大的影子都没有!牛大,吹牛是大。你大个什么?大从小来啊,一点小善都做不到,能够做大善嘛?对不对?小事都做不来,你说:“我这个人啊,小事情不会牺牲的,碰到大事情时我会牺牲。”那是吹牛给人家听的。“你看我,那么舍不得花钱,因为小钱我不花,我愿意花大钱的。”那是吹给人家听的。同样的道理,小乘道都没有学好,何以能够学佛?所以,《瑜伽师地论》严重地告诉我们这个道理。
如果我专讲一百卷的这本书,大概要五年的时间。或者每天讲两个钟头,三年时间可以,若详细的发挥,能不能讲完还不知道。我也很想有这个时间,很想发挥。你们有本事记录下来,这倒是很好的一件事。当然我也可以简单明了地讲,带你们念过去就行了,念一百卷的经,敲着木鱼念,那很快就完。若发挥起来,恐怕你们的文字程度要帮忙。
那么,我们今天先讲同你们相关的,我想想看,靠弥勒菩萨指示,先讲哪里?好吧,有一位同学提出来,过去我们在老的大乘学舍,信义路三段,我讲过为什么你们打坐修行不能得定?选过这一段,就先讲这一段。391页(卷第二十,中间)左边上方:
云何世间一切种清净。拿现在的话说就是:怎么样使世间的一切种性达到清净境界?
当知略有三种。归纳起来共有三种。
一、得三摩地;二、三摩地圆满;三、三摩地自在。这个很好懂啊,意译就是:我们做人在世间,怎么说,能够修到真正修持到一切种子清净、心地上一切种子清净,起心动念,每一个念头、种姓都清净。这还是在世间,还没有出世间。怎么样才能做到呢?佛说,就是我们未来的弥勒佛讲,简单地告诉我们,要有三个条件,三个条件做到了,才说是在世间一切种清净。哪三种?第一是得到了定,三摩地静修。没有得定以前,你想修行清净,都是牛肉店吹牛的。
第二,进一步说,光得定,定分很多种,《瑜伽师地论》里说的很详细,还不行,要三摩地圆满,定慧的。三摩地得到圆满了,这个才行,进一步了。什么叫圆满?经典里都有。所以你们出家、在家要学佛,不管密宗、显教什么法门,这部经典里都有了。
第三,进一步是要三摩地自在。定境界到达圆满,六通具足,就是神通具足,三摩地自在没有?没有。到达最高三昧境界自在,要入到出世间定就入出世间定;要入世间定就可以进入世间定。换句话说,密宗、显教、净土无一法不通,叫得三摩地自在。
像你们在十一楼打坐,自在不自在啊?当然自在,你都坐在那里。
你说“我自在啊,自己坐在这里啊。”
你说:“腿酸了。”
“叫它不酸,自在不自在?”
“不自在。”做不了主。
所以,拿现在世间法来讲,真正的自由,除非是成了佛。真自在,才能真自由。
如果我们现在考试,听了《瑜伽师地论》,我出了题目说:佛说要世间一切种清净,必须要具备哪些条件?
你们的答案:三种,一、得到三摩地;二、三摩地圆满;三、三摩地自在。
答案完全正确,一百分。
此中最初有二十种得三摩地所对治法,能令不得胜三摩地。这就是玄娤法师翻译的文章,翻译得很忠实,文章都是倒装的句子。所以后世一般人学这种文章啊,像熊十力先生,怪里怪气的,怪的好,因为人家看不懂。现在学术很怪,像我这样上课,学生不欢迎。
“哎,这个老师讲课都很好,不是学术化,太普通了!”
学术化的,坐在那里讲:“此所谓三摩地者是为三摩地也。所谓三摩地者是为正受业。”然后,引经据典学术化。越讲得学生听不懂,大家瞪眼睛,认为境界高嘛。
因为当年我们是看得老前辈们上课,我们以前穿个长袍,提脚裤,书本这么夹着,一听到这样,我们第一步手跳到口袋里了;第二步,慢慢地眼睛看着他,把书本合好;第三步夹在这里;第四步慢慢站起来,就是望望然而去,就是看看他走了。听了半天不如我自己看书:三摩地者三摩地也,哼,我要你说?三摩地者是为正受业者。那还用你讲?我翻一下佛学字典,一下子就完了,哼。
你看他的文章,最初要二十种条件可以得到什么呢?对治法。为什么你不能入定?身有毛病。什么毛病?烦恼毛病。那么这个烦恼毛病怎么医它呢?医它的方法叫做对治法。按照我们中文来写:所对治者,不能得三摩地者有二十法,很清楚了。可是他翻译的不那么写:此中最初有二十种得三摩地所对治法。我的外婆啊,这就麻烦了,所以观念搞不清楚就不懂了吧?把它颠倒一下就清楚了。所以中国文字与外国文字的文法是两样。比如美国叫先生南,我们叫南先生。他叫先生南很顺利,我们听就别扭,我们叫南先生很清楚。所以,玄娤法师的文章都是先生南来的。
此中最初有二十种得三摩地所对治法,能令不得胜三摩地。这二十种搞不清楚,你永远不能得到定境。念佛也好,打坐也好,不能入定,不能使你得到胜解脱,入定的境界。所以,首先要认识清楚。
何等二十?哪二十种?照我们现在写文章:能令不得三摩地。一、二、三就写下来,他还要加一个问号,哪二十种啊?中国人喜欢简化,外国人喜欢啰嗦;中国人喜欢归纳,外国人喜欢分析。
(本人根据录音记录整理,如有错误,请依照录音为准,强烈建议师兄们以听讲为主。)
道奇微- 帖子数 : 677
注册日期 : 14-01-25
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:
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