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南十八洞天福地考(详)
湖南十八洞天福地考(详)
湖南十八洞天福地考
作者:刘国强 加入时间:2004-10-16 17:05:05
洞天福地是道教仙境的一部分。“洞天”指有山峦合抱中虚,兼采阴阳二气的“洞室”通达上天,神仙主治,众仙所居,凡夫道士居此修炼,即可登仙。“福地”即谓“得福之地”,多为地仙、真人主宰,居此即可受福度世成仙。洞天福地神奇清幽,山灵水秀,千百年来,其独特魅力常给世人带来梦幻、怡悦、情思和共鸣,日益成为今天人们向往自然的旅游佳境。
洞天福地观念形成于东晋以前,早期道经《道迹经》、《真诰》均已提到“十大洞天”、“福地志”。南北朝道书《敷斋威仪经》将天下分为二十四治、三十六靖庐、七十二福地、三百六十五名山……。具体名目则首先载于唐道士司马承祯所编《天地宫府图》,以及后来唐道士杜光庭(85卜—933)《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》和北宋道士李思聪《洞渊集》等书中。司马承祯于唐开元初至南岳,结白云庵于九真观北,在南岳修真多年,著述丰富,勤于考据,为文博辩,熟稔湘情,其记录湖南洞天福地地域、位置准确可信。
湖南地处华中,道教文化渊远流长。尤其是南岳地区峰峦秀丽,宫观林立,钟磬相闻,真人辈出,道藏丰富,从古至今一直成为全省道教文化中心。全国“三十六小洞天”,湖南境内就有六处,即南岳衡山洞天、醴陵小沩山洞天、宁远九疑山洞天、望城洞阳山洞天、辰溪大酉山洞天、桃源桃源山洞天;全国“七十二福地”中,湖南境内就有十二处,即岳阳君山福地、郴州苏仙岭福地、长沙鹅羊山福地、岳麓山洞真墟福地(云麓宫)、南岳青玉坛福地、南岳光天坛福地、南岳洞灵源福地、桃源绿萝山福地、津市彰龙山福地、常德德山福地、新宁金城山福地、武冈云山福地。全省洞天福地共约十八处,占全国总数一百零八处的六分之一,属于南岳管辖的有五处之多。
因本省古今行政区划历代屡有变易,还因异地同名、同地异名、一地数名原因,加之道书几经流传、整理,编校不慎和誊抄疏忽,所载地名,排列顺序多有不一,有的甚至张冠李戴,以讹传讹。本文主要依据司马承祯《天地宫府图》最早记叙,将唐宋以来湖南境内十八洞天福地位置、环境、名胜、特产、变迁、仙迹、道踪、宫观及近况,对照史籍作一浅显考证,近半数洞天福地,作者作了实地考察或游览,收集拍摄了一批图片,力求正本清源,还历史本来面目,让昔日洞天福地,走出深闺,撩开神秘的面纱,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。
写作此文并非发思古之幽情,而是为了经世致用。对湖南洞天福地这一珍贵人文历史资源,特别是尚未开发或开发不够的地方,希望能引起有关地区、部门领导重视,因地制宜,努力挖掘、恢复和建设,为发展旅游、文化产业和振兴经济服务。
第三小洞天 南岳衡山朱陵太虚洞天
唐司马承祯《天地宫府图·三十六小洞天》(见张君房《云笈七签·洞天福地部》,下同):“第三南岳衡山洞,周回七百里,名曰朱陵洞天。在衡州衡山县,仙人石长生治之。”唐杜光庭《洞庭福地岳渎名山记,三十六洞天》:“衡山朱陵洞天七百里,在衡州衡山。”清光绪《广湖南考古略》:“第三洞,南岳衡山,周回七百里,名朱陵之天,在衡州衡山县。”
《湖南全省掌故备考》:“朱陵洞,县北,道书第三洞天,曰朱陵洞天,即此。一名水帘。山上有泉至洞门作垂帘状,朱子诗:诗成天柱峰头月,酒醒朱陵洞里天。”“朱陵后洞,石鼓山石壁中,前有门,洞中可置一几一榻,明刘光海有诗。”
清光绪《衡山县志》:“水帘洞之源从紫盖峰来,流经山涧,汇入水潭,潭阔二三丈,深不可测。潭满而溢,遂为水帘。高二十余丈,石峭立如壁。”
按:第三洞天朱陵太虚洞天在湖南省南岳紫盖峰下水帘洞。此处传说为朱陵大帝洞府。其实它不是洞,而是南岳一个最大最奇丽的瀑布。“水帘洞之奇”历来被誉为“南岳四绝”风光之一,历代题咏很多。水从石壁上奔涌直下,像垂帘一幅,虎虎有声,银光四射,远在一二里路以外,就能听到“雷声”,看到“白练”。瀑布石壁上刻有“夏雪晴雪”,形容水帘,恰到好处。水帘峭壁两叠石磴,其牛腰一叠磴,水从上泻下,遇之而一折,再喷飞倾落直下,如帘幅中间拦腰一折,形成跳玉喷珠奇观。明张居正诗所咏“水晶挂帘五云头”,宋毕田诗谓“洞门千尺挂飞流,玉碎珠联冷喷秋”,都是描写这种奇观。洞下有投龙潭,洞壁有许多石刻。如宋潘峙题“水帘洞”、宋腾牧题“朱虚”、宋沈绅题“南岳朱陵洞天”、宋李亘题“羽客下棋处”“金龙曳尾处”“宝篆浮水处”“投金龙玉简处”等,宋章察题“冲退醉石”,镌在水中石上,水流涟漪,字字闪闪欲动。朱陵洞瀑布(水帘洞)周围旧时还有中宫、上清宫、九真观、九真降圣观以及招仙观,道众云集,高道辈出。1964年在上游建成水帘洞水库,平时发电,旱季灌田,瀑布奇观需要专门放闸或春雨季才能看到。
1996年南岳区政府决定恢复水帘洞奇观,重现山水灵秀。今湖南道教协会,在此重建朱陵宫,占地面积达十五亩。
第十三小洞天 小沩山好生玄上洞天
唐司马承祯《天地宫府图》:“第十三小沩山洞,周回三百里,名曰好生玄上之天。在潭州醴陵县,仙人花邱林治之。”唐杜光庭《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》:“大围山好生上元洞天,三百里,在潭州醴陵县,傅天师所居石室仙坛。”
《后汉书·五行志》:“建安七八年中,长沙醴陵县有大山,常年如牛响声,积数年。”又盛弘之《荆州纪》:“醴陵县东四十里有大山,山有三石室……父老相传,昔有道士学仙于此。”民国《醴陵县志·大事记》在引用这两条资料时,在“大山”下注明“即今王仙山”。
宋欧阳修《王仙登真观御书阁记》:“醴陵县东三十里,有宫曰登真。其前有山,世传仙人王乔炼药于此。”
光绪《广湖南考古略》:“第十三洞大围山,周回三百多里,名生元上天,在潭州醴陵县。”“小沩山在醴陵县东,小沩泉出此,众山环绕;湍流中来。宋易祓曰:小沩山即道书第十三洞天也。”
《湖南全省掌故备考》:“大围山,县东北,杜光庭《洞天记》第十三洞天。大围山周回三百里,名好生玄上之天,欧阳玄有诗。一名首裨山,顶有白沙湖,亦名玉泉。”
按:第十三小洞天小沩山好生玄上洞天,在湖南省醴陵市王仙山。
醴陵在秦时,属长沙郡临湘县地。汉高后四年(前184),封长沙相越为醴陵侯,食邑六百户。东汉建武十三年左右置县,县治在今转步乡古城村中三洲。隋朝一度废县并人长沙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置县,属潭州。“县东大山”即今醴陵市王仙镇管辖的王仙山,距今醴陵市转步乡古城村中三洲(旧醴陵县治)约二十公里。王仙山称小沩山,又名大围山;首裨山。宋元之前,小沩山风景秀
丽,众山环绕,泉清林茂,建有登真观,相传仙人花邱林、傅天师以及仙人王乔曾在此修真炼丹。唐开元间皇帝曾亲书六字赐之,宋太祖亲书“飞白”二字赐之。宋康定元年(1040),道士彭知一重建登真观,邀请当时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撰写了《御书阁记》。随着时代的推移和地理的变迁,当年的洞天和道观遗址已难寻觅。为了开发旅游资源,有待当地政府组织专家深入考察论证。
第二十三小洞天 九疑山朝真太虚洞天
唐司马承祯《天地宫府图》:“第二十三九嶷山洞,周回三千里,名曰朝真太虚天。在道州延唐县,仙人严真青治之。”唐杜光庭《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》:“九嶷山湘真太虚洞天,三十里,在道州延唐县。”
《中国历史地名辞典》(1986年,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编):“九嶷山,一作九疑山,又名苍梧山。在今湖南宁远县南。秦始皇发五军攻南越,令一军守九疑之塞,即此。”
按:第二十三小洞天九疑山朝真太虚洞天,在今湖南省宁远县九疑山。
宁远自秦置县至今,先后更迭十二次县名和一个侯国名。唐初更名唐兴县,天宝元年(792)更名延唐县。九疑山南接罗浮,北连衡岳,纵横两百余里。其主峰舜源峰,位于宁远县城南六十公里。九疑山九峰矗立,奇石连属,挺拔耸峻,竞秀争高。舜源居中,娥皇、女英、石城、石楼、桂林、杞林、朱明、箫韶八峰,如众星拱月,争相簇拥,护卫着舜源峰。九峰之外,群山莽莽,重峦叠翠,连绵起伏,如千帆竞发,奔腾而来,有万山朝九疑之势。舜源峰下有舜陵、舜庙;周围紫霞岩、玉琯岩、飞龙岩、无为洞、碧虚洞,相互映衬,联
成一体,蔚为壮观。
九疑山不仅风光独特,且资源丰富。多种珍稀动植物,藏于山间水中。斑竹(又名泪竹)、香杉、石枞为九疑“三宝”,尤以泪竹为著。九疑猕猴、娃娃鱼、鹰嘴龟、猴面鹰,繁衍其间。灵芝菌、杜仲、厚朴、黄柏、天麻等中草药散见深山。
九疑山为舜帝藏精之所,素以奇异风光、古老传说而驰名中外,令人神往。据载,“禹南巡,至衡山,筑紫金台,望九疑而祭舜”。秦始皇、汉武帝曾遥祭九疑。秦汉以来立舜庙于九疑山,历代帝王遣官致祭。文人墨客登临题咏,蔡邕、司马迁、李白、元结、柳宗元、乐雷发、何绍基等留下众多翰墨。
九疑山也是历代道教活动中心。据明万历《九疑山志》载,西晋初已更置鲁女观,为宁远最早道观。晋安帝时(397)九疑山又建九灵观。至南朝萧齐和梁太清时,先后建无为观、黄庭观、羊仙观等。唐贞观年间建九疑观。宋建西贞观。至清末,全县有道观一百九十座,道士、道姑六百余人。民国时期,犹存道观一百六十四座。在九疑山活动的神仙名道有何侯、鲁妙典、羊权、仙女萼绿华、仙人严真青、郑安期、马明生等。
新中国成立后,九疑山更展新姿。1956年舜庙被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1961年,***主席写下“九疑山上白云飞,帝子乘风下翠微。斑竹一枝干滴泪,红霞万朵百重衣……”的著名诗篇。1984年,九疑山被列为湖南省自然保护区。1986年,湖南省人民政府将九疑山列为全省六大风景名胜区之一。
第二十四小洞天 洞阳山洞阳隐观洞天
唐司马承祯《天地宫府图》:“第二十四洞阳山洞,周回一百五十里,名曰洞阳隐观天。在潭州长沙县,刘真人治之。”唐杜光庭《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》:“洞阳山洞阳隐观洞天,百五十里,在潭州长沙县。”
《湖南地名辞典》:“洞阳山,黑麋峰曾用名。”“黑麋峰,旧名黑石峰,曾名洞阳山。在望城县东北隅,黑麋峰乡内。”
《湖南全省掌故备考》:“洞阳山县西北,以洞向南而名,杜光庭《福地记》第二十四洞天,洞阳山名洞阳隐观之天,有潭水流人洞,石窟引光,沙石朗然。唐孙思邈炼丹处。昔浮邱公隐此。唐刘长卿有诗。”
按:第二十四洞阳山洞阳隐观洞天,在湖南省望城县桥驿镇黑麋峰。
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省政府批准建为黑麋峰森林公园。距长沙市区三十公里,从市内车行一小时可达公园。洞阳山,又名黑麋峰、黑石峰,山体由燕山晚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构成,因山石近黑色而名黑石峰。山中曾有黑色鹿形动物叫麋而得名黑麋峰。它风景秀美,气候宜人,自唐代以来号称“洞天福地”。
黑麋峰主峰海拔590;5米,为长沙近郊第一高峰。登临绝顶,古城长沙,尽收眼底;朝赏日出,暮观落霞,令人心旷神怡。在崇山峻岭之间,湖溪冲水库等十数处水面宛如高峡平湖,明澈如镜;“神水泉”涌,“龙门”飞瀑,构成无数山涧溪流,叮咚有声;溪流中多异石,如鲤鱼石、池畔金龟,皆神形兼备,维妙维肖;山谷坡间,梯田密布,绿荫深处,农舍隐约;山水田园之间,鸟语花香,四时不绝;茂林修竹,四季长青。由于山高林密,构成“夏无酷暑,冬无严寒”的森林小气候,这里平均气温14○c,夏天平均气温20---28○C,空气清新,水质优良,能满足人们返璞归真的渴求,诚为休闲、旅游胜地。
黑麋峰久以人文鼎盛著称。唐时在山顶建有道观,明万历四年(1576)改建成佛寺黑麋古刹,唐高僧及书法家怀素、明正德皇帝朱厚照、民国行政院长谭闿延曾游历黑麋峰,至今墨迹犹在。唐代大诗人刘长卿尝人山寻幽访胜,有诗纪行。据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人山修道,今有“寿”字石刻、洞宾崖等十多处吕仙遗迹,故道家称此山为“洞阳山”,还有刘仙姑梳妆台、司雨之神周公真人塑像等,旧志谓洞阳山为“仙灵之窟宅也”。其后佛门弟子亦人山中,与
周围岳麓、谷山、神鼎山并称为长沙佛教四大名山,声名远播,香火不绝。
新中国成立后,六十年代初,长沙市第一批知青在此建立林场,遍植松杉,如今已葱郁成林。黑麋峰森林公园现面积4079公顷,境内植被丰富,森林覆盖率达73.9%,植物种类有七个群系六百七十三种,已发现野生动物七十一种,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三十四种。黑麋峰目前仍在大力开发建设之中,迎接更多游客来此共享大自然的美好馈赠。
第二十六小洞天 大酉山大酉华妙洞天
唐司马承祯《天地宫府图》:“第二十六大酉山洞,周回一百里,名曰大酉华妙天。去辰州七十里,尹真人治之。”唐杜光庭《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》:“大酉山大酉华妙洞天,一百里,在辰州界。”
清光绪《广湖南考古略》:“第二十六洞大酉山周回一百里,名大酉华妙之天,在辰州。大酉山在县西北,上有龙湫甚灵,祷雨即应,山巅有善卷墓。第二十六洞天周回百里,名大酉华妙之天。”
《湖南全省掌故备考》:“大酉洞,县西,石简倒垂,泉水沸涌,相传昔产丹砂,自洞中流出。”
按:第二十六洞天大酉山大酉华妙洞天,在湖南省辰溪县潭湾镇大酉山,沅江南岸。
大酉山东麓山下,建有大酉观。大酉洞相传为周穆王藏书之处,也有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儒生藏书之地,又称藏书石室。相传明正统年间砍柴人人室见书,告于县令,县令派人取之,书随风飘散。相传洞后有古善卷墓。大酉观因山而得名,始建于北宋祥符年间,明万历三十六年(1608)重建。三层大结构,正方形建筑,坐西朝东,通高十一米,各层飞檐翘角,别具特色。四周有围墙、八字形门,占地二百四十一平方米,因年久失修,渐次残破,1986年坍塌。历史上在大酉观修道的名道有陈崇政、瞿柏庭等。陈崇政(?一1114),宋代道士,沅陵人,修道于大酉观。有奇异法术,相传能呼风唤雨。炼内丹,服气养生,“辟谷不食以年计”,惟偶尔食瓜果,故体健神清,八十岁尚“行步如流”。辰溪县境内还有瞿仙峰和瞿童井等道教遗址。瞿仙峰在县东北,相传瞿童曾在此修炼。瞿童井在县南瞿家寨,井深数百仞,相传瞿柏庭在此投井而得名。该洞天景观有待进一步开发,为发展辰溪旅游经济服务。
第三十五小洞天 桃源山白马玄光洞天
唐司马承祯《天地宫府图》:“第三十五桃源山洞,周回七十里,名曰白马玄光天。在玄州武陵县,属谢真人治之。”《天地宫府图·七十一福地》“第四十六绿萝山,在朗州武陵县接桃源界”、唐杜光庭《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》:“桃源山白马玄光洞天,七十里,在朗州武陵县。”“绿萝山在常德武陵北。”
《湖南全省掌故备考》:“桃源山,县南。杜光庭《福地记》第三十五洞桃源山,周回七十里,名白马玄光之天,山下有桃川宫、空心杉、秦人洞,宋张诔有诗。”
清光绪《广湖南考古略》:“白马洞在县西南桃花溪北洞中,有涛涌出如神物状,即道书第三十五洞天。”
《中国历史地理辞典》:“朗州武陵县,置于西汉,历代几经废置。即今湖南省内的常德桃源县。常德古称朗州,武陵县因境内有桃源山,宋乾德元年(963)改县名为桃源县。”
按:第三十五桃源山白马玄光洞天,在今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的桃花源桃源山。
桃花源距县城十五公里,沅江南岸,水溪东侧。桃源山与绿萝山比邻,故桃花源既是洞天,又是福地。桃花源山溪秀邃,林壑幽寂,碧桃荫翳。唐宋以来一直被认为系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所述“世外桃源”,故名。东晋曾于此首建道坛桃川宫,香火初兴。唐代重建,改称“桃源观”。淳化元年(990)朗州官奉诏修桃源观五百仙人阁。宋政和元年(1111)增建景命万年殿、福星经楼、寿星钟阁、斋寮、廊庑、方丈等。宋政和二年(1112),宋徽宗赐“桃川万寿宫”匾。唐宋名家如张旭、孟浩然、王昌龄、王维、李白、韩愈、刘禹锡、王安石、苏轼等俱有吟咏。此后还相继建成武当行宫、三清殿、龙虎殿等数十座宫、楼、亭等建筑。
桃花源洞天福地高道辈出。东晋葛洪(283—363)《神仙传》中的沈羲,得道于桃花源。茅山道教第十五代宗师黄洞源(?一703),率弟子黄山宝、胡清镐、朱神静,道童谭伯进、陈景昕,道友朱灵辨等人来桃花源观修真。大历四年(769)辰溪瞿童(字柏庭)来桃源观师事黄洞源。大历八年(773)五月十三日晨,瞿童辞师“白日飞升”,观旁石崖留下八个趾印。唐朝监察御史符载、礼部尚书温造、宰相李德裕、晚唐诗人杜牧为瞿童作记赋诗,勒碑。南朝黄闵著《太平御览》中《武陵记》记载的桃源渔民黄道真在黄闻山捕鱼,因入桃花源,陶潜有记,后黄道真得道于桃源境内钦山。世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也曾来到桃花源,《桃花源志略》收录吕洞宾《咏桃源景》诗八首。
新中国成立后,从六十年代起桃花源造林七百五十亩,筑池蓄水十六处,灵山秀水景色得以重现。1992—1997年修建了桃川宫,建筑面积一千七百四十九平方米,规模宏大,气势雄浑。还相继配套建成水府阁、问津亭、天宁碑院、黄闻山庄等。桃川宫现为“十方丛林”,聚正一派道士三十余人,布幡立杆,开坛设教。1997。年举办了“迎接香港回归,祈祷世界和平”庙会,八方香客、旅游者和港澳台善男信女纷至沓来。
第十一福地 君山
唐司马承祯《天地宫府图·七十二福地》:“第十一君山,在洞庭青草湖中,属地仙侯生所治。”杜光庭《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》:“君山在岳州青草湖中。”
《湖南全省掌故备考》:“君山,县(岳州府)洞庭湖中,亦名湘山,湘君所居,故名。状如十二螺髻,有石穴潜通吴之包山,即郭璞所谓巴陵地道者也。北对舟扁山,回峙相望。道书以为第十一福地。”
按:第十一福地君山在今湖南省岳阳市君山。
君山旧称洞庭山、湘山,为岳阳市西南洞庭湖中一岛屿。据《山海经》载,尧帝之女、舜帝妃子曾居此,即屈原《楚辞》中的湘君与湘夫人。传说舜帝南巡驾崩时,二妃登君山而泣,泪干而涕血,用手揩于竹上,即成斑竹。现君山东有二妃墓,墓前有“君妃二魄芳千古,山竹诸斑泪一人”的题联。墓北原有湘妃祠观,已坍毁。秦始皇曾千里跋涉于此求长生不老之术。汉武帝也曾派人来取“饮食即为仙”的美酒。今山中仍有“酒香亭”。亭东有射蛟台,传
为武帝射蛟处。山崖悬崖上有铸鼎台,又称轩辕台,传说轩辕皇帝曾在此铸鼎。崖下有龙、虎、猴三洞。龙口东有仙人洗脚池,为整块石头凹陷而成,传说为八仙之一吕洞宾洗脚处。附近原有崇胜井,为神话传说《柳毅传书》故事发生地。南宋初年,杨幺起义曾在山中安营扎寨,抗御官兵。唐宋刘禹锡、李涉、吕岩、方干、黄庭坚、陈与义等均有咏君山诗。
第二十一福地 马岭山
唐司马承祯《天地宫府图》:“第二十一马岭山,在郴州郭内水东苏耽隐处,属真人力牧主之。”唐杜光庭《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》:“马岭在郴州苏耽上界外。”
《湖南全省掌故备考》:“马岭山,州东北,道书以为第十八福地,一名苏仙山,晋苏耽学道于此,其母往窥之,见其乘白马飘然,故又名白马岭。五代沈彬、明何孟春有诗。”
清光绪《广湖南考古略》:“马岭山在州东北,一名苏仙山,一名牛皮山,又名白马岭。汉未有郡民苏耽人山学道,其母往窥之,见其乘白马,故又谓之白马岭,道书谓第十八福地。上有巨石曰沉香,小石曰仙桃,色赤黄,有核,研饮之可以愈疾。”
按:第二十一福地马岭山,在今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岭。
相传西汉文帝三年(前177),县人苏耽在苏仙岭修道成仙,故得名。岭呈南北走向,山势陡峭,森林茂密。西坡万松苍绿,常被云雾遮绕,成为“苏岭云松”胜景,为古郴州八景之一。山顶有苏仙观,古朴而雄伟,观西侧绝壁,独生巨石,名沉香石,上有足印,传为苏耽站此跨鹤升仙所留。半山有景星观,殿字宽敞,隐于山谷。古松苍翠,环境清静幽雅,系唐代著名道士廖法正修炼处,殿内存有韩愈《送廖道士序》汉白玉碑刻。
山下有岩洞,名白鹿洞。相传苏耽幼时生活于洞内,白鹿为他哺乳,白鹤为他暖身,才得以长大,并成为名医。洞亦由此得名。洞外塑白鹿、白鹤,栩栩如生。桃花溪水自洞前潺潺流过。山下还建有乳仙宫,又名桃花居下观,俗名脚庵,一进三间,清代建筑,青砖粉墙,丛桂荫门。
山中有“三绝碑”、“八字铭”、“跨鹤图”等碑刻、崖刻十余处。多出自名家手笔,以极高的艺术价值闻名于世。护碑亭、飞升亭、秀障亭、报春亭、红枫亭、观景台、郴州旅社等亭台楼阁分布于山中各处。或依古松怪石,或伴桃花红枫,或临清泉流水,各自成景,风光别致,点缀成趣。今已辟为公园,园依岭名。盘山公路蜿蜒至山顶,登山小道迂回其间,四通八达,游人经年不断。
苏仙岭附近关于苏仙遗迹还有不少。如相传苏耽修炼的云秋山仙坛、苏仙故宅橘井、苏耽母亲所居仙母山、苏耽修炼处瓦窑坪神仙砦、南宋理宗皇帝御书“敕封苏仙昭德真君”御碑等。抗日战争期间,苏仙观曾关押过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,现辟有屈将室,陈列有关文物和照片。
第二十二福地 鹅羊山
唐司马承祯《天地宫府图》:“第二十二鹅羊山,在潭州长沙县,娄驾先生所隐处。”唐杜光庭《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》:“鹅羊山在长沙县许君斩蜃处。”(按:许君即东晋道士许逊,字敬安,南昌人。传教活动遍及江南地区,长沙地区有许逊斗蛟斩蛇故事流传。)
《宋史·食货志》:“麻潭鹅羊山有铜户数百家。”
《大明一统志》:“鹅羊山多奇石,或踞或立,状若鹅羊,故名。”《湖南古今地名辞典》:“鹅羊山曾名东华山,在望城县东部霞凝乡,湘江东岸。面积约1.2平方公里,主峰海拔140.3米,道家以为七十二福地之一。明代曾称东华山。山上有古寺遗址。”
按:道教第二十二福地鹅羊山,在长沙市开福区霞凝乡兴联村。
鹅羊山傍湘江东岸,正与湘江中月亮岛对峙。从捞刀河镇沿防洪大堤直走,经戴家河便可直达鹅羊山之前山鹅嘴。鹅羊山雄立江滨,旷对千古,相传为道教第二十二福地,上有八景。旧志记载明兵部侍郎王伟(湖南攸县人,1469年卒)写有《北庄清隐八景诗》。王伟《鹅羊福地》诗:“湖南福地说鹅羊,叠嶂层峦接大荒。云气四时连岳麓,山形千古捍潇湘。径危苔藓沾衣润,树老松花满地香。日暮严城催鼓角,平沙惊起雁行行。”宋人毕田诗:“羽客何年此炼丹,沿留空灶镇孱颜。云中鸡犬仙应远,山下鹅羊石转顽。湘渚几因沧海变,辽城无复令威还。何年仙驭重来此,尽遗飞腾上九关。”
古传鹅羊山上有八景,几经沧桑,多已湮没。笔者于2001年8月13日由望城县史志办和档案局负责人陪同来到鹅羊山实地考察,走访当地群众。据兴联村八十岁老渔民张菊贤介绍,现山上仍有几处遗迹尚可寻觅:
鹅嘴为前山之首,宽约三米,高约七米,下有深潭。每逢涨水季节,潭内水旋如雷,惊涛拍岸,如玉柱突起,银花碎落,十分壮观。
山前第一峰顶,曾有寺庙一所。文献载,此庙“重阁飞檐,雕梁画栋,寺周幽篁滴翠,古柏生香,寺壁多有题咏”。此庙至少已毁八十多年,张菊贤老人从小也未见过,当地有“此庙敲钟擂鼓,隔江祝融寺响声”传闻。
山上原有王益州提督墓,墓前曾立石人石马石龟,已被人盗去人首马头。王益州与邓益州同为提督,系同母不同父之兄弟。山下原有李氏姑嫂贞节牌坊,高约十米,额书“圣旨”、“忠孝节义”等字,今已不存。附近还有明东华书院考场和相传关羽攻长沙时的三国险要母山寨等,路边还可挖出当年举子赶考留下的马粪。今鹅羊山山上广植水杉,覆盖率达百分之七十以上,林间有野鸡栖息。简易公路经过山麓。鹅羊山现属长沙市区,处湘江之滨,很有旅游开发价值。
第二十三福地 洞真墟
唐司马承祯《天地宫府图》:“洞真墟在潭州长沙县,西岳真人韩终所治之处。”唐杜光庭《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》:“洞真坛在长沙。”
《湖南全省掌故备考》:“岳麓山,县西,李邕碑云幽谷左豁,崇山右峙,瞰郭万家,带江千里,以其为衡山之足,故曰麓。杜光庭《福地记》第二十三洞真墟福地,在潭州岳麓山,又名灵麓峰,七十二峰之一。唐轩辕弥明隐此。”
按:第二十三福地洞真墟,在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云麓峰。
岳麓山为南岳七十二峰的尾峰,最高峰处为禹王碑。山上古木参天,花草繁茂,以林泉幽美而闻名于世。禹王碑下苍食谷上有一处幽静的山洞名抱黄洞,又称蟒蛇洞。西晋前,抱黄洞成为道士修炼的福地。汉武帝尊儒,北方不少受冷落的方士南下长沙,来此修炼。附近曾建有万寿宫、崇真观等道宫。相传晋道士邓郁“静息观中”,后“羽化仙去”。《南岳总胜集》载,唐代衡山道士轩辕弥明曾隐居岳麓山抱黄洞修炼,轩辕弥明属道家上清经篆派人物,善符篆驱禳之术。宋祥符中秀水黎白在此遇道士张抱英,传内八卦系辞,修之成道,赵扑、刘子澄有诗咏之。宋诗人刘子澄咏抱黄洞诗云:“连天七十二云屏,真境先于翠屏呈。洞发金光月气结,泉流乳白玉华生。江心雁影重临宇,谷口禽呼自签名。闲步不教方外觉广破烟双鹤已来迎。”相传抱黄洞曾为妖蟒所占,“吐舌为桥”,诱骗时人登天而实“葬身蟒腹”,晋都督陶侃“异而不信”,引弓射蟒除害,后人在洞旁建“射蟒台”以颂侃德。明嘉靖年间(1552—1562)道士李可经在长沙太守孙复支持下,在云麓峰修建云麓宫,成为长沙地区道教活动中心。
第二十四福地 青玉坛
唐司马承祯《天地宫府图》:“第二十四青玉坛,在南岳祝融峰西,青鸟公治之。”唐杜光庭《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》:“玉青坛在长沙北。”
《湖南全省掌故备考》:“青玉坛,在祝融峰西,坛方五丈,俗称试心桥,道书二十四福地。”
按:第二十四福地青玉坛,在今湖南省衡山祝融峰下会仙桥。
西周时始称青玉坛,南岳著名景点,自古以来游人必寻访之。相传东汉时(39一?)道教创始人张道陵自天目山游南岳,谒青玉坛、光天坛,礼融君祠。青玉坛是一座天然石峰,突出万丈绝涧之上,石上平坦,可容坐六七十人。巨石上另有两块小石垒在上面,一石如坐大石之上,一石如蹲其旁,俗称此二石为试心石。坛侧一块约一米长石板搭为小桥,与山麓相连,即为“会仙桥”,又名“试心桥”。传说过桥去到青玉坛即可会到神仙。明代诗人卢仲田《会仙桥》诗云:“柯烂仙人久不来,一桥空对百花开,我来桥上寻遗事,云满空山月满台。”游人多好奇探险,年青力壮者,敢于过桥在大石上流连凭眺,纵览山景;老弱者多在小桥内侧,远观险势。桥下多岩洞,风吹入洞,回旋震荡,泛出轻声,绝涧流泉应响,如奏雅乐。
第二十五福地 光天坛
唐司马承祯《天地宫府图·七十二福地》:“第二十五光天坛,在衡岳西源头,凤真人所治之处。”
《湖南全省掌故备考》:“光天坛,在祝融峰南,道书二十五福地。”
按:第二十五福地光天坛即现在的湖南南岳上封寺。
隋以前叫光天观,建有司天霍王庙,是一座道观。据《福地志》载,隋大业年间(605---618)改建为寺。以其为“敕建”,故名“上封”。宋代敕建,仍为“上封寺”,沿袭至今。唐末诗僧齐己曾住此寺。北宋末,著名僧人佛心、善果先后主持上封寺,殿宇规模逐渐扩大。明嘉靖(1522—1722)中新建天王殿,铸四大天王佛像供于殿内。清康熙(1662—1722)中湖南巡抚周召南邀请名僧异目做方丈,大修寺舍,异目并著有《上封寺志》一书(早佚)。同治年间
(1862--1874)曾国荃捐资重修,费白银二万余两,寺字一新。民国二十一年宝生和尚受省政府主席何键之请,出任上封寺主持,大修天王殿和大雄宝殿,使上封寺与祝圣、福严、南台、大善等寺同列为南岳佛教五大丛林。
光天坛(今上封寺)座落在海拔一千二百九十米的山上,从山脚到此十五公里,登山汽车可直达寺前山门。山门对面一片矮松林,山高风劲,松枝一律朝南横斜伸出,枝干粗壮,盘曲苍劲。云团飞来,在松林中飞动飘逸,云在动,树亦在动。每逢下雪,寺外寒松,拳曲臃肿,冰雪凝缀,如苍龙白凤。这里本是高山雷区,每年惊蛰,风雨骤至,雷电总是在寺庙上空盘旋轰鸣,每年暴雷日54.3天,最多达73天。寺侧一池,池旁一洞,洞名风穴雷池。雷池上侧还有一小水池,秋后,秋蝉及其他飞虫成千上万的蜕壳飞落池内,蔚为奇观,故名羽化池。
上封寺地处高寒山区,有风云雷雪奇观,还有花树丛生的景致,历代高僧名道和墨客骚人多蹑足于此。唐代诗僧道标、齐己,宋代朱熹、张拭、胡宏、刘挚,明代刘尧诲、罗洪先等均在此留有诗篇。
第二十六福地 洞灵源
唐司马承祯《天地宫府图》:“第二十六洞灵源,在南岳招仙观观西,邓先生所隐之地也。”唐杜光庭《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·七十二福地》:“洞灵源在衡州南岳招仙观上峰。”
清李元度撰《南岳志》:“洞灵源福地在岳庙右八里。南岳仙洞灵源诗:洞灵源接洞阳天,疲壑危峰吐绛烟。曾踏落花听玉笛,赤松坛畔鹤鸣泉。洞真瀑布在招仙观北,瀑布如帘,上有朝天坛。”
按:第二十六福地洞灵源在湖南省南岳招仙观西,离南岳庙约四公里。
招仙观又名招真观。据《南岳总胜集》载,招真观建于晋咸宁年间(275—280),为道土徐灵期所建,道士萧灵护重修。贞观五年(631)建寻真阁。招仙观距九仙宫不到二公里,距今水帘洞雪浪亭约一公里。招仙观一直到宋代还是一个富丽堂皇、有着颇多神话传说的道观。宋陈田夫说它“启基刘宋,卜字萧齐”。招仙观在六朝、唐、宋时期有许多名道在此修真,如六朝的张昙要,唐朝的萧灵护、唐末的许厝、聂师道,宋朝的蓝方、吴承远等。招仙观碧瓦红墙,绿树葱茏,青烟缭绕,昔有养素轩、遥碧阁、竞秀亭、朝天坛等楼阁。高阁留仙,小亭拥翠,别有风致。观北有雪浪亭、洞真涧、朱陵洞、石井、投龙潭、水帘洞等名胜。招仙观于明初圮毁,现已不存。
第四十六福地 绿萝山
唐司马承祯《天地宫府图》:“第四十六绿萝山在朗州武陵县,接桃源县界。”唐杜光庭《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》:“绿萝山在常德北。”
《湖南全省掌故备考》:“绿萝山,县南。《水经注》沅水东。绿萝山悬萝钩渚,渔泳幽谷,浮响若钟,道书以为第四十三福地。明袁宏道有《由绿萝山至桃源县记》。杨嗣有诗。”按:第四十六福地绿萝山,在今常德市桃源县桃花源,与桃源山比邻。今桃花源既是洞天,又是福地。洞天福地具体内容参见第三十五小洞天桃源白马玄光洞天。
第四十八福地 彰龙山
唐司马承祯《天地宫府图·七十二福地》:“第四十八彰龙山,在潭州澧县北,属臧先生治之。”唐杜光庭《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·七十二福地》:“章观山在澧州澧阳县。”
按:第四十八福地彰龙山在湖南省津市城区西南,澧水南岸。
彰龙山古称彰观山,现名关山。明嘉靖《澧州志》载,山形盘踞十余里,高八十余丈。江水东奔,是山崛立水口如关锁然,故名。主峰大同山海拔251.4米。山巅有雌雄井,“不盈不竭,左清右浊,间尺许,不相混”。今二泉奇观如旧。山下有关山潭,常年惊涛拍岸,声若宏钟。相传潭下有阴河与武陵德山潭相通。旧志载,清朝时一龙舟沉于潭下,数月后残骸从德山潭浮出。关山古迹有唐大同寺、中武当观、龙神庙。名胜有铜岩壁、明藩王朱悦耀墓等。
道家视关山为修真养性福地,唐代黄道中、范灵两真人在此修炼后,积薪自焚,遗存炼丹灶等。宋朝道士莫元良建观,敕赐银溪观。元朝赐名清元观。明洪熙元年(1425),朱元璋之孙朱悦耀封华阳王,谪居澧州,辟关山为果园,置望江轩、思蜀亭,在中武当道观旧址上建殿修宇,供道士奉执香火。每风雨欲来,眺望关山,烟雾朦朦,青松隐隐,故称“关山烟树”,《直隶澧州志》列为澧州外八景之一。
民国二十一年驻军第十九师师长李觉与汤寿彰、刘运乾等游览关山后,发起募捐整修中武当道观之举,津市“本地帮”泥工同业公会首脑贺家道中标承建,精心设计施工,重现故观面貌,雕塑生相毕肖,成为湘西北和鄂西南一带道教名观。“文革”中观毁井涸。近年来,关山已被市政府辟为游览区,山上造林四千多亩,松、杉葱茏,市区有公路直通山麓。
第五十三福地 德山
唐司马承祯《天地宫府图》:“第五十三德山,在朗州武陵县,仙人张巨君治之。”唐杜光庭《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,七十二福地》载:
“德山在朗州武陵县,善卷先生居,古名枉山。”
清光绪《广湖南考古略》:“善卷,古贤人。尧北面事之,舜以天下让卷。卷曰:予立宇宙之中,冬衣皮毛,夏衣葛缔。春耕种,形足以劳动;秋收敛,身足以休养。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逍遥天地之间,而心意自得。予何天下为哉?遂人深山莫知处。”
《湖南全省掌故备考》:“善卷坛碑,武陵县东枉山之上有善卷坛,古传善卷隐此山,后人为之立坛。”
按:第五十三福地在湖南常德市德山。
德山位于常德市武陵区中部,沅江南岸。西濒枉水。面积7平方公里,海拔55.96米。主峰孤峰海拔97.6米。古称枉山、枉人山。远古传说人物善卷隐居此山,改称善德山,又称善卷山。以其“瞰江近城”,为常德城区门户,南宋因山筑城,以资守备。山下枉水萦回处有小渚,名枉渚,屈原《楚辞·涉江》中“朝发枉渚”即此。山上多古迹,如唐代“善德观”、“善卷坛”、“乾明寺”,明代“文峰石塔”,俱已毁。1986年,重建“文峰石塔”。原乾明寺、白龙井及山上乌龙井,今尚存。钓鱼矶、莲花池等胜迹,风景依然如故。莲花
池位于德山南麓,面积一万三千三百平方米,水深约二米,有三叠瀑布,“终岁不竭”。陵谷变迁,瀑布今已不可睹。入夏荷花盛开,碧波涟漪,别具神韵,“莲花赛锦”为德山八景之一。今于山上建苗圃,花木葱茏,清幽宜人。山麓有常德棉纺织厂、武陵酒厂、洞庭制药厂等,形成以纺织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区。山周修筑洞庭路、沿河路、东沿路、乾明路。城区公共汽车经此。
第六十八福地 金城山
唐司马承祯《天地宫府图》:“第六十八金城山,在古限戍,又云石戍,是石真人所治之处。”唐杜光庭《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》云:“金城山在云中郡。”
按:第六十八福地金城山在今湖南省新宁县南部金子农场境内(县城东南水头乡)。
金城山又名金紫岭、金子岭、金峰。《大清一统志》作金紫岭,谓上产云母石,日暮望之,如水镜高悬,照耀人目。后演变为今名金子岭。金城山南北走向,主峰海拔1772.4米,长约8.7公里,宽约5.7公里,面积49.59平方公里。山体为加里东期黑云母花岗岩,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,以松杉为主,间以楠竹和灌木。系金子岭林场生产基地。林场营造稀有树种如南方铁杉、水青桐等,还分布麝、羚羊、黑熊等珍贵动物和黄连、天麻等中药材。
金城山有丰富的人文景观。山顶有金城庵,明广东巡抚张问行有诗镌壁。山上“赞南第一峰”摩崖石刻十分醒目。宋、明、清文墨客如李思聪、张问行、陈永猷、林邦俊、谢锡贤写有《避居金峰》、《秋杪登金城山》、《金峰秋望》、《游金峰遇雨》等诗作。宋人李思聪诗赞:“试问金城山里事,只言仙境似蓬壶。岩深却有烟霞聚,树老频招鹳雀哽。”清人谢锡贤《游金峰遇雨》诗:“麋鹿相依绝世缘,何须支遁买山钱。芒鞋踏破鸿蒙色,石室重开草昧天。怪雨飘空几失我,秘书历劫尚呼仙。凭高谩发登山啸,一派岚烟断复连。”
金城山有道教活动遗址留存。明万历年间县城三清观曾设立会道司,道官一人,主持教内一切事务。清光绪三十四年《新宁乡土志》载:“全县有道观五处,殿二处。县城藕塘边建有三清观,奉泥塑元始天尊圣像,像高盈丈,形象威严。”金城山作为新的旅游景观还有待调研和开发。
第六十九福地 云山
唐司马承祯《天地宫府图》:“第六十九云山,在邵州武冈县,属仙人卢生治之。”唐杜光庭《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》:“云山在朗州武陵县。”
《湖南全省掌故备考》:“云山州南,自麓至顶七十一峰,惟紫霄、日华、月华、芙蓉、香炉最著。宋郡守汪中立建阁于上,道书以此山为六十九福地,宋陈与羲、明曹一葵有诗。”
《湖南考古略》:“卢生、侯生,(秦)始皇遣人海求神仙药,不获,遁居邵陵云山。”
按:第六十九福地云山在湖南省武冈县云山自然保护区。
云山离县城五公里,海拔一千三百七十五米,毗连武冈、新宁、城步三县。今山上有侯仙迹、侯仙影、秦人古道、炼丹井、飞升台等遗迹。过去山北曾有回龙寺、三里庵和五里庵;山南有大清观、南天庙;山中别云峰下的“莲花宝座”,有玉虚宫、真人祠、万寿宫、观音阁、胜力寺和七十一云峰阁等。这些古建筑历经沧桑,荡然无存。现存石碑、摩崖碑刻三十二处。年代最久为明代嘉靖《太空禅师碑》,最晚为民国二十九年刘公武《万古不朽碑》。云山四季云雾缭绕,诸多胜迹隐现其间,“云山十景”(两华耸翠、一瀑飞涛、仙桥
横汉、杏坞藏春、竹台风扫、丹井云峰、石畔遗迹、洞门余影、岩前帘水、云外钟声)被誉为“楚南胜地”,吸引无数骚人香客前来览胜拜佛。一千多年来,唐王昌龄,宋陈与义,明刘春莱、张同敞,清舒作揖等名士游人摩肩接踵讴歌吟咏,不可胜记。据道光《宝庆府志·摭谈三》记载,秦时卢、侯二生隐居云山,秦始皇派遣陶、邓两将军追卢、侯二生,追寻不着,陶、邓两将军也留隐于云山,并留下二首诗,收入《沅湘耆旧集前编》。1984年,省人民政府将云山定为省级自然保护区,1986年复建胜力寺。
(作者为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处长)
作者:刘国强 加入时间:2004-10-16 17:05:05
洞天福地是道教仙境的一部分。“洞天”指有山峦合抱中虚,兼采阴阳二气的“洞室”通达上天,神仙主治,众仙所居,凡夫道士居此修炼,即可登仙。“福地”即谓“得福之地”,多为地仙、真人主宰,居此即可受福度世成仙。洞天福地神奇清幽,山灵水秀,千百年来,其独特魅力常给世人带来梦幻、怡悦、情思和共鸣,日益成为今天人们向往自然的旅游佳境。
洞天福地观念形成于东晋以前,早期道经《道迹经》、《真诰》均已提到“十大洞天”、“福地志”。南北朝道书《敷斋威仪经》将天下分为二十四治、三十六靖庐、七十二福地、三百六十五名山……。具体名目则首先载于唐道士司马承祯所编《天地宫府图》,以及后来唐道士杜光庭(85卜—933)《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》和北宋道士李思聪《洞渊集》等书中。司马承祯于唐开元初至南岳,结白云庵于九真观北,在南岳修真多年,著述丰富,勤于考据,为文博辩,熟稔湘情,其记录湖南洞天福地地域、位置准确可信。
湖南地处华中,道教文化渊远流长。尤其是南岳地区峰峦秀丽,宫观林立,钟磬相闻,真人辈出,道藏丰富,从古至今一直成为全省道教文化中心。全国“三十六小洞天”,湖南境内就有六处,即南岳衡山洞天、醴陵小沩山洞天、宁远九疑山洞天、望城洞阳山洞天、辰溪大酉山洞天、桃源桃源山洞天;全国“七十二福地”中,湖南境内就有十二处,即岳阳君山福地、郴州苏仙岭福地、长沙鹅羊山福地、岳麓山洞真墟福地(云麓宫)、南岳青玉坛福地、南岳光天坛福地、南岳洞灵源福地、桃源绿萝山福地、津市彰龙山福地、常德德山福地、新宁金城山福地、武冈云山福地。全省洞天福地共约十八处,占全国总数一百零八处的六分之一,属于南岳管辖的有五处之多。
因本省古今行政区划历代屡有变易,还因异地同名、同地异名、一地数名原因,加之道书几经流传、整理,编校不慎和誊抄疏忽,所载地名,排列顺序多有不一,有的甚至张冠李戴,以讹传讹。本文主要依据司马承祯《天地宫府图》最早记叙,将唐宋以来湖南境内十八洞天福地位置、环境、名胜、特产、变迁、仙迹、道踪、宫观及近况,对照史籍作一浅显考证,近半数洞天福地,作者作了实地考察或游览,收集拍摄了一批图片,力求正本清源,还历史本来面目,让昔日洞天福地,走出深闺,撩开神秘的面纱,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。
写作此文并非发思古之幽情,而是为了经世致用。对湖南洞天福地这一珍贵人文历史资源,特别是尚未开发或开发不够的地方,希望能引起有关地区、部门领导重视,因地制宜,努力挖掘、恢复和建设,为发展旅游、文化产业和振兴经济服务。
第三小洞天 南岳衡山朱陵太虚洞天
唐司马承祯《天地宫府图·三十六小洞天》(见张君房《云笈七签·洞天福地部》,下同):“第三南岳衡山洞,周回七百里,名曰朱陵洞天。在衡州衡山县,仙人石长生治之。”唐杜光庭《洞庭福地岳渎名山记,三十六洞天》:“衡山朱陵洞天七百里,在衡州衡山。”清光绪《广湖南考古略》:“第三洞,南岳衡山,周回七百里,名朱陵之天,在衡州衡山县。”
《湖南全省掌故备考》:“朱陵洞,县北,道书第三洞天,曰朱陵洞天,即此。一名水帘。山上有泉至洞门作垂帘状,朱子诗:诗成天柱峰头月,酒醒朱陵洞里天。”“朱陵后洞,石鼓山石壁中,前有门,洞中可置一几一榻,明刘光海有诗。”
清光绪《衡山县志》:“水帘洞之源从紫盖峰来,流经山涧,汇入水潭,潭阔二三丈,深不可测。潭满而溢,遂为水帘。高二十余丈,石峭立如壁。”
按:第三洞天朱陵太虚洞天在湖南省南岳紫盖峰下水帘洞。此处传说为朱陵大帝洞府。其实它不是洞,而是南岳一个最大最奇丽的瀑布。“水帘洞之奇”历来被誉为“南岳四绝”风光之一,历代题咏很多。水从石壁上奔涌直下,像垂帘一幅,虎虎有声,银光四射,远在一二里路以外,就能听到“雷声”,看到“白练”。瀑布石壁上刻有“夏雪晴雪”,形容水帘,恰到好处。水帘峭壁两叠石磴,其牛腰一叠磴,水从上泻下,遇之而一折,再喷飞倾落直下,如帘幅中间拦腰一折,形成跳玉喷珠奇观。明张居正诗所咏“水晶挂帘五云头”,宋毕田诗谓“洞门千尺挂飞流,玉碎珠联冷喷秋”,都是描写这种奇观。洞下有投龙潭,洞壁有许多石刻。如宋潘峙题“水帘洞”、宋腾牧题“朱虚”、宋沈绅题“南岳朱陵洞天”、宋李亘题“羽客下棋处”“金龙曳尾处”“宝篆浮水处”“投金龙玉简处”等,宋章察题“冲退醉石”,镌在水中石上,水流涟漪,字字闪闪欲动。朱陵洞瀑布(水帘洞)周围旧时还有中宫、上清宫、九真观、九真降圣观以及招仙观,道众云集,高道辈出。1964年在上游建成水帘洞水库,平时发电,旱季灌田,瀑布奇观需要专门放闸或春雨季才能看到。
1996年南岳区政府决定恢复水帘洞奇观,重现山水灵秀。今湖南道教协会,在此重建朱陵宫,占地面积达十五亩。
第十三小洞天 小沩山好生玄上洞天
唐司马承祯《天地宫府图》:“第十三小沩山洞,周回三百里,名曰好生玄上之天。在潭州醴陵县,仙人花邱林治之。”唐杜光庭《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》:“大围山好生上元洞天,三百里,在潭州醴陵县,傅天师所居石室仙坛。”
《后汉书·五行志》:“建安七八年中,长沙醴陵县有大山,常年如牛响声,积数年。”又盛弘之《荆州纪》:“醴陵县东四十里有大山,山有三石室……父老相传,昔有道士学仙于此。”民国《醴陵县志·大事记》在引用这两条资料时,在“大山”下注明“即今王仙山”。
宋欧阳修《王仙登真观御书阁记》:“醴陵县东三十里,有宫曰登真。其前有山,世传仙人王乔炼药于此。”
光绪《广湖南考古略》:“第十三洞大围山,周回三百多里,名生元上天,在潭州醴陵县。”“小沩山在醴陵县东,小沩泉出此,众山环绕;湍流中来。宋易祓曰:小沩山即道书第十三洞天也。”
《湖南全省掌故备考》:“大围山,县东北,杜光庭《洞天记》第十三洞天。大围山周回三百里,名好生玄上之天,欧阳玄有诗。一名首裨山,顶有白沙湖,亦名玉泉。”
按:第十三小洞天小沩山好生玄上洞天,在湖南省醴陵市王仙山。
醴陵在秦时,属长沙郡临湘县地。汉高后四年(前184),封长沙相越为醴陵侯,食邑六百户。东汉建武十三年左右置县,县治在今转步乡古城村中三洲。隋朝一度废县并人长沙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置县,属潭州。“县东大山”即今醴陵市王仙镇管辖的王仙山,距今醴陵市转步乡古城村中三洲(旧醴陵县治)约二十公里。王仙山称小沩山,又名大围山;首裨山。宋元之前,小沩山风景秀
丽,众山环绕,泉清林茂,建有登真观,相传仙人花邱林、傅天师以及仙人王乔曾在此修真炼丹。唐开元间皇帝曾亲书六字赐之,宋太祖亲书“飞白”二字赐之。宋康定元年(1040),道士彭知一重建登真观,邀请当时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撰写了《御书阁记》。随着时代的推移和地理的变迁,当年的洞天和道观遗址已难寻觅。为了开发旅游资源,有待当地政府组织专家深入考察论证。
第二十三小洞天 九疑山朝真太虚洞天
唐司马承祯《天地宫府图》:“第二十三九嶷山洞,周回三千里,名曰朝真太虚天。在道州延唐县,仙人严真青治之。”唐杜光庭《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》:“九嶷山湘真太虚洞天,三十里,在道州延唐县。”
《中国历史地名辞典》(1986年,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编):“九嶷山,一作九疑山,又名苍梧山。在今湖南宁远县南。秦始皇发五军攻南越,令一军守九疑之塞,即此。”
按:第二十三小洞天九疑山朝真太虚洞天,在今湖南省宁远县九疑山。
宁远自秦置县至今,先后更迭十二次县名和一个侯国名。唐初更名唐兴县,天宝元年(792)更名延唐县。九疑山南接罗浮,北连衡岳,纵横两百余里。其主峰舜源峰,位于宁远县城南六十公里。九疑山九峰矗立,奇石连属,挺拔耸峻,竞秀争高。舜源居中,娥皇、女英、石城、石楼、桂林、杞林、朱明、箫韶八峰,如众星拱月,争相簇拥,护卫着舜源峰。九峰之外,群山莽莽,重峦叠翠,连绵起伏,如千帆竞发,奔腾而来,有万山朝九疑之势。舜源峰下有舜陵、舜庙;周围紫霞岩、玉琯岩、飞龙岩、无为洞、碧虚洞,相互映衬,联
成一体,蔚为壮观。
九疑山不仅风光独特,且资源丰富。多种珍稀动植物,藏于山间水中。斑竹(又名泪竹)、香杉、石枞为九疑“三宝”,尤以泪竹为著。九疑猕猴、娃娃鱼、鹰嘴龟、猴面鹰,繁衍其间。灵芝菌、杜仲、厚朴、黄柏、天麻等中草药散见深山。
九疑山为舜帝藏精之所,素以奇异风光、古老传说而驰名中外,令人神往。据载,“禹南巡,至衡山,筑紫金台,望九疑而祭舜”。秦始皇、汉武帝曾遥祭九疑。秦汉以来立舜庙于九疑山,历代帝王遣官致祭。文人墨客登临题咏,蔡邕、司马迁、李白、元结、柳宗元、乐雷发、何绍基等留下众多翰墨。
九疑山也是历代道教活动中心。据明万历《九疑山志》载,西晋初已更置鲁女观,为宁远最早道观。晋安帝时(397)九疑山又建九灵观。至南朝萧齐和梁太清时,先后建无为观、黄庭观、羊仙观等。唐贞观年间建九疑观。宋建西贞观。至清末,全县有道观一百九十座,道士、道姑六百余人。民国时期,犹存道观一百六十四座。在九疑山活动的神仙名道有何侯、鲁妙典、羊权、仙女萼绿华、仙人严真青、郑安期、马明生等。
新中国成立后,九疑山更展新姿。1956年舜庙被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1961年,***主席写下“九疑山上白云飞,帝子乘风下翠微。斑竹一枝干滴泪,红霞万朵百重衣……”的著名诗篇。1984年,九疑山被列为湖南省自然保护区。1986年,湖南省人民政府将九疑山列为全省六大风景名胜区之一。
第二十四小洞天 洞阳山洞阳隐观洞天
唐司马承祯《天地宫府图》:“第二十四洞阳山洞,周回一百五十里,名曰洞阳隐观天。在潭州长沙县,刘真人治之。”唐杜光庭《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》:“洞阳山洞阳隐观洞天,百五十里,在潭州长沙县。”
《湖南地名辞典》:“洞阳山,黑麋峰曾用名。”“黑麋峰,旧名黑石峰,曾名洞阳山。在望城县东北隅,黑麋峰乡内。”
《湖南全省掌故备考》:“洞阳山县西北,以洞向南而名,杜光庭《福地记》第二十四洞天,洞阳山名洞阳隐观之天,有潭水流人洞,石窟引光,沙石朗然。唐孙思邈炼丹处。昔浮邱公隐此。唐刘长卿有诗。”
按:第二十四洞阳山洞阳隐观洞天,在湖南省望城县桥驿镇黑麋峰。
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省政府批准建为黑麋峰森林公园。距长沙市区三十公里,从市内车行一小时可达公园。洞阳山,又名黑麋峰、黑石峰,山体由燕山晚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构成,因山石近黑色而名黑石峰。山中曾有黑色鹿形动物叫麋而得名黑麋峰。它风景秀美,气候宜人,自唐代以来号称“洞天福地”。
黑麋峰主峰海拔590;5米,为长沙近郊第一高峰。登临绝顶,古城长沙,尽收眼底;朝赏日出,暮观落霞,令人心旷神怡。在崇山峻岭之间,湖溪冲水库等十数处水面宛如高峡平湖,明澈如镜;“神水泉”涌,“龙门”飞瀑,构成无数山涧溪流,叮咚有声;溪流中多异石,如鲤鱼石、池畔金龟,皆神形兼备,维妙维肖;山谷坡间,梯田密布,绿荫深处,农舍隐约;山水田园之间,鸟语花香,四时不绝;茂林修竹,四季长青。由于山高林密,构成“夏无酷暑,冬无严寒”的森林小气候,这里平均气温14○c,夏天平均气温20---28○C,空气清新,水质优良,能满足人们返璞归真的渴求,诚为休闲、旅游胜地。
黑麋峰久以人文鼎盛著称。唐时在山顶建有道观,明万历四年(1576)改建成佛寺黑麋古刹,唐高僧及书法家怀素、明正德皇帝朱厚照、民国行政院长谭闿延曾游历黑麋峰,至今墨迹犹在。唐代大诗人刘长卿尝人山寻幽访胜,有诗纪行。据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人山修道,今有“寿”字石刻、洞宾崖等十多处吕仙遗迹,故道家称此山为“洞阳山”,还有刘仙姑梳妆台、司雨之神周公真人塑像等,旧志谓洞阳山为“仙灵之窟宅也”。其后佛门弟子亦人山中,与
周围岳麓、谷山、神鼎山并称为长沙佛教四大名山,声名远播,香火不绝。
新中国成立后,六十年代初,长沙市第一批知青在此建立林场,遍植松杉,如今已葱郁成林。黑麋峰森林公园现面积4079公顷,境内植被丰富,森林覆盖率达73.9%,植物种类有七个群系六百七十三种,已发现野生动物七十一种,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三十四种。黑麋峰目前仍在大力开发建设之中,迎接更多游客来此共享大自然的美好馈赠。
第二十六小洞天 大酉山大酉华妙洞天
唐司马承祯《天地宫府图》:“第二十六大酉山洞,周回一百里,名曰大酉华妙天。去辰州七十里,尹真人治之。”唐杜光庭《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》:“大酉山大酉华妙洞天,一百里,在辰州界。”
清光绪《广湖南考古略》:“第二十六洞大酉山周回一百里,名大酉华妙之天,在辰州。大酉山在县西北,上有龙湫甚灵,祷雨即应,山巅有善卷墓。第二十六洞天周回百里,名大酉华妙之天。”
《湖南全省掌故备考》:“大酉洞,县西,石简倒垂,泉水沸涌,相传昔产丹砂,自洞中流出。”
按:第二十六洞天大酉山大酉华妙洞天,在湖南省辰溪县潭湾镇大酉山,沅江南岸。
大酉山东麓山下,建有大酉观。大酉洞相传为周穆王藏书之处,也有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儒生藏书之地,又称藏书石室。相传明正统年间砍柴人人室见书,告于县令,县令派人取之,书随风飘散。相传洞后有古善卷墓。大酉观因山而得名,始建于北宋祥符年间,明万历三十六年(1608)重建。三层大结构,正方形建筑,坐西朝东,通高十一米,各层飞檐翘角,别具特色。四周有围墙、八字形门,占地二百四十一平方米,因年久失修,渐次残破,1986年坍塌。历史上在大酉观修道的名道有陈崇政、瞿柏庭等。陈崇政(?一1114),宋代道士,沅陵人,修道于大酉观。有奇异法术,相传能呼风唤雨。炼内丹,服气养生,“辟谷不食以年计”,惟偶尔食瓜果,故体健神清,八十岁尚“行步如流”。辰溪县境内还有瞿仙峰和瞿童井等道教遗址。瞿仙峰在县东北,相传瞿童曾在此修炼。瞿童井在县南瞿家寨,井深数百仞,相传瞿柏庭在此投井而得名。该洞天景观有待进一步开发,为发展辰溪旅游经济服务。
第三十五小洞天 桃源山白马玄光洞天
唐司马承祯《天地宫府图》:“第三十五桃源山洞,周回七十里,名曰白马玄光天。在玄州武陵县,属谢真人治之。”《天地宫府图·七十一福地》“第四十六绿萝山,在朗州武陵县接桃源界”、唐杜光庭《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》:“桃源山白马玄光洞天,七十里,在朗州武陵县。”“绿萝山在常德武陵北。”
《湖南全省掌故备考》:“桃源山,县南。杜光庭《福地记》第三十五洞桃源山,周回七十里,名白马玄光之天,山下有桃川宫、空心杉、秦人洞,宋张诔有诗。”
清光绪《广湖南考古略》:“白马洞在县西南桃花溪北洞中,有涛涌出如神物状,即道书第三十五洞天。”
《中国历史地理辞典》:“朗州武陵县,置于西汉,历代几经废置。即今湖南省内的常德桃源县。常德古称朗州,武陵县因境内有桃源山,宋乾德元年(963)改县名为桃源县。”
按:第三十五桃源山白马玄光洞天,在今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的桃花源桃源山。
桃花源距县城十五公里,沅江南岸,水溪东侧。桃源山与绿萝山比邻,故桃花源既是洞天,又是福地。桃花源山溪秀邃,林壑幽寂,碧桃荫翳。唐宋以来一直被认为系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所述“世外桃源”,故名。东晋曾于此首建道坛桃川宫,香火初兴。唐代重建,改称“桃源观”。淳化元年(990)朗州官奉诏修桃源观五百仙人阁。宋政和元年(1111)增建景命万年殿、福星经楼、寿星钟阁、斋寮、廊庑、方丈等。宋政和二年(1112),宋徽宗赐“桃川万寿宫”匾。唐宋名家如张旭、孟浩然、王昌龄、王维、李白、韩愈、刘禹锡、王安石、苏轼等俱有吟咏。此后还相继建成武当行宫、三清殿、龙虎殿等数十座宫、楼、亭等建筑。
桃花源洞天福地高道辈出。东晋葛洪(283—363)《神仙传》中的沈羲,得道于桃花源。茅山道教第十五代宗师黄洞源(?一703),率弟子黄山宝、胡清镐、朱神静,道童谭伯进、陈景昕,道友朱灵辨等人来桃花源观修真。大历四年(769)辰溪瞿童(字柏庭)来桃源观师事黄洞源。大历八年(773)五月十三日晨,瞿童辞师“白日飞升”,观旁石崖留下八个趾印。唐朝监察御史符载、礼部尚书温造、宰相李德裕、晚唐诗人杜牧为瞿童作记赋诗,勒碑。南朝黄闵著《太平御览》中《武陵记》记载的桃源渔民黄道真在黄闻山捕鱼,因入桃花源,陶潜有记,后黄道真得道于桃源境内钦山。世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也曾来到桃花源,《桃花源志略》收录吕洞宾《咏桃源景》诗八首。
新中国成立后,从六十年代起桃花源造林七百五十亩,筑池蓄水十六处,灵山秀水景色得以重现。1992—1997年修建了桃川宫,建筑面积一千七百四十九平方米,规模宏大,气势雄浑。还相继配套建成水府阁、问津亭、天宁碑院、黄闻山庄等。桃川宫现为“十方丛林”,聚正一派道士三十余人,布幡立杆,开坛设教。1997。年举办了“迎接香港回归,祈祷世界和平”庙会,八方香客、旅游者和港澳台善男信女纷至沓来。
第十一福地 君山
唐司马承祯《天地宫府图·七十二福地》:“第十一君山,在洞庭青草湖中,属地仙侯生所治。”杜光庭《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》:“君山在岳州青草湖中。”
《湖南全省掌故备考》:“君山,县(岳州府)洞庭湖中,亦名湘山,湘君所居,故名。状如十二螺髻,有石穴潜通吴之包山,即郭璞所谓巴陵地道者也。北对舟扁山,回峙相望。道书以为第十一福地。”
按:第十一福地君山在今湖南省岳阳市君山。
君山旧称洞庭山、湘山,为岳阳市西南洞庭湖中一岛屿。据《山海经》载,尧帝之女、舜帝妃子曾居此,即屈原《楚辞》中的湘君与湘夫人。传说舜帝南巡驾崩时,二妃登君山而泣,泪干而涕血,用手揩于竹上,即成斑竹。现君山东有二妃墓,墓前有“君妃二魄芳千古,山竹诸斑泪一人”的题联。墓北原有湘妃祠观,已坍毁。秦始皇曾千里跋涉于此求长生不老之术。汉武帝也曾派人来取“饮食即为仙”的美酒。今山中仍有“酒香亭”。亭东有射蛟台,传
为武帝射蛟处。山崖悬崖上有铸鼎台,又称轩辕台,传说轩辕皇帝曾在此铸鼎。崖下有龙、虎、猴三洞。龙口东有仙人洗脚池,为整块石头凹陷而成,传说为八仙之一吕洞宾洗脚处。附近原有崇胜井,为神话传说《柳毅传书》故事发生地。南宋初年,杨幺起义曾在山中安营扎寨,抗御官兵。唐宋刘禹锡、李涉、吕岩、方干、黄庭坚、陈与义等均有咏君山诗。
第二十一福地 马岭山
唐司马承祯《天地宫府图》:“第二十一马岭山,在郴州郭内水东苏耽隐处,属真人力牧主之。”唐杜光庭《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》:“马岭在郴州苏耽上界外。”
《湖南全省掌故备考》:“马岭山,州东北,道书以为第十八福地,一名苏仙山,晋苏耽学道于此,其母往窥之,见其乘白马飘然,故又名白马岭。五代沈彬、明何孟春有诗。”
清光绪《广湖南考古略》:“马岭山在州东北,一名苏仙山,一名牛皮山,又名白马岭。汉未有郡民苏耽人山学道,其母往窥之,见其乘白马,故又谓之白马岭,道书谓第十八福地。上有巨石曰沉香,小石曰仙桃,色赤黄,有核,研饮之可以愈疾。”
按:第二十一福地马岭山,在今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岭。
相传西汉文帝三年(前177),县人苏耽在苏仙岭修道成仙,故得名。岭呈南北走向,山势陡峭,森林茂密。西坡万松苍绿,常被云雾遮绕,成为“苏岭云松”胜景,为古郴州八景之一。山顶有苏仙观,古朴而雄伟,观西侧绝壁,独生巨石,名沉香石,上有足印,传为苏耽站此跨鹤升仙所留。半山有景星观,殿字宽敞,隐于山谷。古松苍翠,环境清静幽雅,系唐代著名道士廖法正修炼处,殿内存有韩愈《送廖道士序》汉白玉碑刻。
山下有岩洞,名白鹿洞。相传苏耽幼时生活于洞内,白鹿为他哺乳,白鹤为他暖身,才得以长大,并成为名医。洞亦由此得名。洞外塑白鹿、白鹤,栩栩如生。桃花溪水自洞前潺潺流过。山下还建有乳仙宫,又名桃花居下观,俗名脚庵,一进三间,清代建筑,青砖粉墙,丛桂荫门。
山中有“三绝碑”、“八字铭”、“跨鹤图”等碑刻、崖刻十余处。多出自名家手笔,以极高的艺术价值闻名于世。护碑亭、飞升亭、秀障亭、报春亭、红枫亭、观景台、郴州旅社等亭台楼阁分布于山中各处。或依古松怪石,或伴桃花红枫,或临清泉流水,各自成景,风光别致,点缀成趣。今已辟为公园,园依岭名。盘山公路蜿蜒至山顶,登山小道迂回其间,四通八达,游人经年不断。
苏仙岭附近关于苏仙遗迹还有不少。如相传苏耽修炼的云秋山仙坛、苏仙故宅橘井、苏耽母亲所居仙母山、苏耽修炼处瓦窑坪神仙砦、南宋理宗皇帝御书“敕封苏仙昭德真君”御碑等。抗日战争期间,苏仙观曾关押过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,现辟有屈将室,陈列有关文物和照片。
第二十二福地 鹅羊山
唐司马承祯《天地宫府图》:“第二十二鹅羊山,在潭州长沙县,娄驾先生所隐处。”唐杜光庭《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》:“鹅羊山在长沙县许君斩蜃处。”(按:许君即东晋道士许逊,字敬安,南昌人。传教活动遍及江南地区,长沙地区有许逊斗蛟斩蛇故事流传。)
《宋史·食货志》:“麻潭鹅羊山有铜户数百家。”
《大明一统志》:“鹅羊山多奇石,或踞或立,状若鹅羊,故名。”《湖南古今地名辞典》:“鹅羊山曾名东华山,在望城县东部霞凝乡,湘江东岸。面积约1.2平方公里,主峰海拔140.3米,道家以为七十二福地之一。明代曾称东华山。山上有古寺遗址。”
按:道教第二十二福地鹅羊山,在长沙市开福区霞凝乡兴联村。
鹅羊山傍湘江东岸,正与湘江中月亮岛对峙。从捞刀河镇沿防洪大堤直走,经戴家河便可直达鹅羊山之前山鹅嘴。鹅羊山雄立江滨,旷对千古,相传为道教第二十二福地,上有八景。旧志记载明兵部侍郎王伟(湖南攸县人,1469年卒)写有《北庄清隐八景诗》。王伟《鹅羊福地》诗:“湖南福地说鹅羊,叠嶂层峦接大荒。云气四时连岳麓,山形千古捍潇湘。径危苔藓沾衣润,树老松花满地香。日暮严城催鼓角,平沙惊起雁行行。”宋人毕田诗:“羽客何年此炼丹,沿留空灶镇孱颜。云中鸡犬仙应远,山下鹅羊石转顽。湘渚几因沧海变,辽城无复令威还。何年仙驭重来此,尽遗飞腾上九关。”
古传鹅羊山上有八景,几经沧桑,多已湮没。笔者于2001年8月13日由望城县史志办和档案局负责人陪同来到鹅羊山实地考察,走访当地群众。据兴联村八十岁老渔民张菊贤介绍,现山上仍有几处遗迹尚可寻觅:
鹅嘴为前山之首,宽约三米,高约七米,下有深潭。每逢涨水季节,潭内水旋如雷,惊涛拍岸,如玉柱突起,银花碎落,十分壮观。
山前第一峰顶,曾有寺庙一所。文献载,此庙“重阁飞檐,雕梁画栋,寺周幽篁滴翠,古柏生香,寺壁多有题咏”。此庙至少已毁八十多年,张菊贤老人从小也未见过,当地有“此庙敲钟擂鼓,隔江祝融寺响声”传闻。
山上原有王益州提督墓,墓前曾立石人石马石龟,已被人盗去人首马头。王益州与邓益州同为提督,系同母不同父之兄弟。山下原有李氏姑嫂贞节牌坊,高约十米,额书“圣旨”、“忠孝节义”等字,今已不存。附近还有明东华书院考场和相传关羽攻长沙时的三国险要母山寨等,路边还可挖出当年举子赶考留下的马粪。今鹅羊山山上广植水杉,覆盖率达百分之七十以上,林间有野鸡栖息。简易公路经过山麓。鹅羊山现属长沙市区,处湘江之滨,很有旅游开发价值。
第二十三福地 洞真墟
唐司马承祯《天地宫府图》:“洞真墟在潭州长沙县,西岳真人韩终所治之处。”唐杜光庭《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》:“洞真坛在长沙。”
《湖南全省掌故备考》:“岳麓山,县西,李邕碑云幽谷左豁,崇山右峙,瞰郭万家,带江千里,以其为衡山之足,故曰麓。杜光庭《福地记》第二十三洞真墟福地,在潭州岳麓山,又名灵麓峰,七十二峰之一。唐轩辕弥明隐此。”
按:第二十三福地洞真墟,在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云麓峰。
岳麓山为南岳七十二峰的尾峰,最高峰处为禹王碑。山上古木参天,花草繁茂,以林泉幽美而闻名于世。禹王碑下苍食谷上有一处幽静的山洞名抱黄洞,又称蟒蛇洞。西晋前,抱黄洞成为道士修炼的福地。汉武帝尊儒,北方不少受冷落的方士南下长沙,来此修炼。附近曾建有万寿宫、崇真观等道宫。相传晋道士邓郁“静息观中”,后“羽化仙去”。《南岳总胜集》载,唐代衡山道士轩辕弥明曾隐居岳麓山抱黄洞修炼,轩辕弥明属道家上清经篆派人物,善符篆驱禳之术。宋祥符中秀水黎白在此遇道士张抱英,传内八卦系辞,修之成道,赵扑、刘子澄有诗咏之。宋诗人刘子澄咏抱黄洞诗云:“连天七十二云屏,真境先于翠屏呈。洞发金光月气结,泉流乳白玉华生。江心雁影重临宇,谷口禽呼自签名。闲步不教方外觉广破烟双鹤已来迎。”相传抱黄洞曾为妖蟒所占,“吐舌为桥”,诱骗时人登天而实“葬身蟒腹”,晋都督陶侃“异而不信”,引弓射蟒除害,后人在洞旁建“射蟒台”以颂侃德。明嘉靖年间(1552—1562)道士李可经在长沙太守孙复支持下,在云麓峰修建云麓宫,成为长沙地区道教活动中心。
第二十四福地 青玉坛
唐司马承祯《天地宫府图》:“第二十四青玉坛,在南岳祝融峰西,青鸟公治之。”唐杜光庭《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》:“玉青坛在长沙北。”
《湖南全省掌故备考》:“青玉坛,在祝融峰西,坛方五丈,俗称试心桥,道书二十四福地。”
按:第二十四福地青玉坛,在今湖南省衡山祝融峰下会仙桥。
西周时始称青玉坛,南岳著名景点,自古以来游人必寻访之。相传东汉时(39一?)道教创始人张道陵自天目山游南岳,谒青玉坛、光天坛,礼融君祠。青玉坛是一座天然石峰,突出万丈绝涧之上,石上平坦,可容坐六七十人。巨石上另有两块小石垒在上面,一石如坐大石之上,一石如蹲其旁,俗称此二石为试心石。坛侧一块约一米长石板搭为小桥,与山麓相连,即为“会仙桥”,又名“试心桥”。传说过桥去到青玉坛即可会到神仙。明代诗人卢仲田《会仙桥》诗云:“柯烂仙人久不来,一桥空对百花开,我来桥上寻遗事,云满空山月满台。”游人多好奇探险,年青力壮者,敢于过桥在大石上流连凭眺,纵览山景;老弱者多在小桥内侧,远观险势。桥下多岩洞,风吹入洞,回旋震荡,泛出轻声,绝涧流泉应响,如奏雅乐。
第二十五福地 光天坛
唐司马承祯《天地宫府图·七十二福地》:“第二十五光天坛,在衡岳西源头,凤真人所治之处。”
《湖南全省掌故备考》:“光天坛,在祝融峰南,道书二十五福地。”
按:第二十五福地光天坛即现在的湖南南岳上封寺。
隋以前叫光天观,建有司天霍王庙,是一座道观。据《福地志》载,隋大业年间(605---618)改建为寺。以其为“敕建”,故名“上封”。宋代敕建,仍为“上封寺”,沿袭至今。唐末诗僧齐己曾住此寺。北宋末,著名僧人佛心、善果先后主持上封寺,殿宇规模逐渐扩大。明嘉靖(1522—1722)中新建天王殿,铸四大天王佛像供于殿内。清康熙(1662—1722)中湖南巡抚周召南邀请名僧异目做方丈,大修寺舍,异目并著有《上封寺志》一书(早佚)。同治年间
(1862--1874)曾国荃捐资重修,费白银二万余两,寺字一新。民国二十一年宝生和尚受省政府主席何键之请,出任上封寺主持,大修天王殿和大雄宝殿,使上封寺与祝圣、福严、南台、大善等寺同列为南岳佛教五大丛林。
光天坛(今上封寺)座落在海拔一千二百九十米的山上,从山脚到此十五公里,登山汽车可直达寺前山门。山门对面一片矮松林,山高风劲,松枝一律朝南横斜伸出,枝干粗壮,盘曲苍劲。云团飞来,在松林中飞动飘逸,云在动,树亦在动。每逢下雪,寺外寒松,拳曲臃肿,冰雪凝缀,如苍龙白凤。这里本是高山雷区,每年惊蛰,风雨骤至,雷电总是在寺庙上空盘旋轰鸣,每年暴雷日54.3天,最多达73天。寺侧一池,池旁一洞,洞名风穴雷池。雷池上侧还有一小水池,秋后,秋蝉及其他飞虫成千上万的蜕壳飞落池内,蔚为奇观,故名羽化池。
上封寺地处高寒山区,有风云雷雪奇观,还有花树丛生的景致,历代高僧名道和墨客骚人多蹑足于此。唐代诗僧道标、齐己,宋代朱熹、张拭、胡宏、刘挚,明代刘尧诲、罗洪先等均在此留有诗篇。
第二十六福地 洞灵源
唐司马承祯《天地宫府图》:“第二十六洞灵源,在南岳招仙观观西,邓先生所隐之地也。”唐杜光庭《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·七十二福地》:“洞灵源在衡州南岳招仙观上峰。”
清李元度撰《南岳志》:“洞灵源福地在岳庙右八里。南岳仙洞灵源诗:洞灵源接洞阳天,疲壑危峰吐绛烟。曾踏落花听玉笛,赤松坛畔鹤鸣泉。洞真瀑布在招仙观北,瀑布如帘,上有朝天坛。”
按:第二十六福地洞灵源在湖南省南岳招仙观西,离南岳庙约四公里。
招仙观又名招真观。据《南岳总胜集》载,招真观建于晋咸宁年间(275—280),为道土徐灵期所建,道士萧灵护重修。贞观五年(631)建寻真阁。招仙观距九仙宫不到二公里,距今水帘洞雪浪亭约一公里。招仙观一直到宋代还是一个富丽堂皇、有着颇多神话传说的道观。宋陈田夫说它“启基刘宋,卜字萧齐”。招仙观在六朝、唐、宋时期有许多名道在此修真,如六朝的张昙要,唐朝的萧灵护、唐末的许厝、聂师道,宋朝的蓝方、吴承远等。招仙观碧瓦红墙,绿树葱茏,青烟缭绕,昔有养素轩、遥碧阁、竞秀亭、朝天坛等楼阁。高阁留仙,小亭拥翠,别有风致。观北有雪浪亭、洞真涧、朱陵洞、石井、投龙潭、水帘洞等名胜。招仙观于明初圮毁,现已不存。
第四十六福地 绿萝山
唐司马承祯《天地宫府图》:“第四十六绿萝山在朗州武陵县,接桃源县界。”唐杜光庭《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》:“绿萝山在常德北。”
《湖南全省掌故备考》:“绿萝山,县南。《水经注》沅水东。绿萝山悬萝钩渚,渔泳幽谷,浮响若钟,道书以为第四十三福地。明袁宏道有《由绿萝山至桃源县记》。杨嗣有诗。”按:第四十六福地绿萝山,在今常德市桃源县桃花源,与桃源山比邻。今桃花源既是洞天,又是福地。洞天福地具体内容参见第三十五小洞天桃源白马玄光洞天。
第四十八福地 彰龙山
唐司马承祯《天地宫府图·七十二福地》:“第四十八彰龙山,在潭州澧县北,属臧先生治之。”唐杜光庭《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·七十二福地》:“章观山在澧州澧阳县。”
按:第四十八福地彰龙山在湖南省津市城区西南,澧水南岸。
彰龙山古称彰观山,现名关山。明嘉靖《澧州志》载,山形盘踞十余里,高八十余丈。江水东奔,是山崛立水口如关锁然,故名。主峰大同山海拔251.4米。山巅有雌雄井,“不盈不竭,左清右浊,间尺许,不相混”。今二泉奇观如旧。山下有关山潭,常年惊涛拍岸,声若宏钟。相传潭下有阴河与武陵德山潭相通。旧志载,清朝时一龙舟沉于潭下,数月后残骸从德山潭浮出。关山古迹有唐大同寺、中武当观、龙神庙。名胜有铜岩壁、明藩王朱悦耀墓等。
道家视关山为修真养性福地,唐代黄道中、范灵两真人在此修炼后,积薪自焚,遗存炼丹灶等。宋朝道士莫元良建观,敕赐银溪观。元朝赐名清元观。明洪熙元年(1425),朱元璋之孙朱悦耀封华阳王,谪居澧州,辟关山为果园,置望江轩、思蜀亭,在中武当道观旧址上建殿修宇,供道士奉执香火。每风雨欲来,眺望关山,烟雾朦朦,青松隐隐,故称“关山烟树”,《直隶澧州志》列为澧州外八景之一。
民国二十一年驻军第十九师师长李觉与汤寿彰、刘运乾等游览关山后,发起募捐整修中武当道观之举,津市“本地帮”泥工同业公会首脑贺家道中标承建,精心设计施工,重现故观面貌,雕塑生相毕肖,成为湘西北和鄂西南一带道教名观。“文革”中观毁井涸。近年来,关山已被市政府辟为游览区,山上造林四千多亩,松、杉葱茏,市区有公路直通山麓。
第五十三福地 德山
唐司马承祯《天地宫府图》:“第五十三德山,在朗州武陵县,仙人张巨君治之。”唐杜光庭《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,七十二福地》载:
“德山在朗州武陵县,善卷先生居,古名枉山。”
清光绪《广湖南考古略》:“善卷,古贤人。尧北面事之,舜以天下让卷。卷曰:予立宇宙之中,冬衣皮毛,夏衣葛缔。春耕种,形足以劳动;秋收敛,身足以休养。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逍遥天地之间,而心意自得。予何天下为哉?遂人深山莫知处。”
《湖南全省掌故备考》:“善卷坛碑,武陵县东枉山之上有善卷坛,古传善卷隐此山,后人为之立坛。”
按:第五十三福地在湖南常德市德山。
德山位于常德市武陵区中部,沅江南岸。西濒枉水。面积7平方公里,海拔55.96米。主峰孤峰海拔97.6米。古称枉山、枉人山。远古传说人物善卷隐居此山,改称善德山,又称善卷山。以其“瞰江近城”,为常德城区门户,南宋因山筑城,以资守备。山下枉水萦回处有小渚,名枉渚,屈原《楚辞·涉江》中“朝发枉渚”即此。山上多古迹,如唐代“善德观”、“善卷坛”、“乾明寺”,明代“文峰石塔”,俱已毁。1986年,重建“文峰石塔”。原乾明寺、白龙井及山上乌龙井,今尚存。钓鱼矶、莲花池等胜迹,风景依然如故。莲花
池位于德山南麓,面积一万三千三百平方米,水深约二米,有三叠瀑布,“终岁不竭”。陵谷变迁,瀑布今已不可睹。入夏荷花盛开,碧波涟漪,别具神韵,“莲花赛锦”为德山八景之一。今于山上建苗圃,花木葱茏,清幽宜人。山麓有常德棉纺织厂、武陵酒厂、洞庭制药厂等,形成以纺织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区。山周修筑洞庭路、沿河路、东沿路、乾明路。城区公共汽车经此。
第六十八福地 金城山
唐司马承祯《天地宫府图》:“第六十八金城山,在古限戍,又云石戍,是石真人所治之处。”唐杜光庭《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》云:“金城山在云中郡。”
按:第六十八福地金城山在今湖南省新宁县南部金子农场境内(县城东南水头乡)。
金城山又名金紫岭、金子岭、金峰。《大清一统志》作金紫岭,谓上产云母石,日暮望之,如水镜高悬,照耀人目。后演变为今名金子岭。金城山南北走向,主峰海拔1772.4米,长约8.7公里,宽约5.7公里,面积49.59平方公里。山体为加里东期黑云母花岗岩,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,以松杉为主,间以楠竹和灌木。系金子岭林场生产基地。林场营造稀有树种如南方铁杉、水青桐等,还分布麝、羚羊、黑熊等珍贵动物和黄连、天麻等中药材。
金城山有丰富的人文景观。山顶有金城庵,明广东巡抚张问行有诗镌壁。山上“赞南第一峰”摩崖石刻十分醒目。宋、明、清文墨客如李思聪、张问行、陈永猷、林邦俊、谢锡贤写有《避居金峰》、《秋杪登金城山》、《金峰秋望》、《游金峰遇雨》等诗作。宋人李思聪诗赞:“试问金城山里事,只言仙境似蓬壶。岩深却有烟霞聚,树老频招鹳雀哽。”清人谢锡贤《游金峰遇雨》诗:“麋鹿相依绝世缘,何须支遁买山钱。芒鞋踏破鸿蒙色,石室重开草昧天。怪雨飘空几失我,秘书历劫尚呼仙。凭高谩发登山啸,一派岚烟断复连。”
金城山有道教活动遗址留存。明万历年间县城三清观曾设立会道司,道官一人,主持教内一切事务。清光绪三十四年《新宁乡土志》载:“全县有道观五处,殿二处。县城藕塘边建有三清观,奉泥塑元始天尊圣像,像高盈丈,形象威严。”金城山作为新的旅游景观还有待调研和开发。
第六十九福地 云山
唐司马承祯《天地宫府图》:“第六十九云山,在邵州武冈县,属仙人卢生治之。”唐杜光庭《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》:“云山在朗州武陵县。”
《湖南全省掌故备考》:“云山州南,自麓至顶七十一峰,惟紫霄、日华、月华、芙蓉、香炉最著。宋郡守汪中立建阁于上,道书以此山为六十九福地,宋陈与羲、明曹一葵有诗。”
《湖南考古略》:“卢生、侯生,(秦)始皇遣人海求神仙药,不获,遁居邵陵云山。”
按:第六十九福地云山在湖南省武冈县云山自然保护区。
云山离县城五公里,海拔一千三百七十五米,毗连武冈、新宁、城步三县。今山上有侯仙迹、侯仙影、秦人古道、炼丹井、飞升台等遗迹。过去山北曾有回龙寺、三里庵和五里庵;山南有大清观、南天庙;山中别云峰下的“莲花宝座”,有玉虚宫、真人祠、万寿宫、观音阁、胜力寺和七十一云峰阁等。这些古建筑历经沧桑,荡然无存。现存石碑、摩崖碑刻三十二处。年代最久为明代嘉靖《太空禅师碑》,最晚为民国二十九年刘公武《万古不朽碑》。云山四季云雾缭绕,诸多胜迹隐现其间,“云山十景”(两华耸翠、一瀑飞涛、仙桥
横汉、杏坞藏春、竹台风扫、丹井云峰、石畔遗迹、洞门余影、岩前帘水、云外钟声)被誉为“楚南胜地”,吸引无数骚人香客前来览胜拜佛。一千多年来,唐王昌龄,宋陈与义,明刘春莱、张同敞,清舒作揖等名士游人摩肩接踵讴歌吟咏,不可胜记。据道光《宝庆府志·摭谈三》记载,秦时卢、侯二生隐居云山,秦始皇派遣陶、邓两将军追卢、侯二生,追寻不着,陶、邓两将军也留隐于云山,并留下二首诗,收入《沅湘耆旧集前编》。1984年,省人民政府将云山定为省级自然保护区,1986年复建胜力寺。
(作者为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处长)
道奇微- 帖子数 : 677
注册日期 : 14-01-25
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:
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