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门正法数息观之三
佛门正法数息观之三
沟通小乘与大乘桥梁之一的经论《俱舍论》,举出因缘法则说明,它讲六因四缘。学术上在讲的,缘有四种缘,我们以实际的例子来讲比较清楚,如果比较仔细去讲,你好好去分析的话,会整理得更完美。
「能作因」:这因有它主动的能发挥功用的叫能作因,这因不是被动的等它发作,本身啪一下,有缘就发动,你心与某甲结缘主动想到他,会想到他的是能作因。
「俱有因」:这个因不是只有一个,有很多同时都要参与进去,和在一起才成就这个因,所以俱足很多因,面面俱到个个都有。
「相应因」:有因当然有种子与它相应示然,主动的能作因也是力量而已,相应才是推动事情的过程,相应也是因缘中的一种。
「遍行因」:遍是无所不在,无所不到,所以遍行,以意识心来讲的话,第六意识,它可以到地狱、可以到人间、可以到天上、色界四禅以上到无色界等,都离不开第六意识,它三界无所不在,全界走透透,遍行因的行相就是如此。那么它什么时候成熟?哪时候做到?
就讲到「异熟因」:异是不同,“生的”是还没有缘的时候,若缘俱足了,当然成“熟”了。你有千万亿的因在阿赖耶识里面,哪一天它成熟了,因缘果报就成了。因果本不是那么简单,你说你今生做好事,下一生一定出生做好人吗?不见得!临死那一念最重要,不同轮回的因就是异,那一个先成熟,就先受报,这就是异熟。
最明显的例子:以前有一个国王生前供养很多修行人,盖很多的寺庙,照道理讲死后他一定升天。但是他不修心,死亡来临,在弥留状态,他感觉有一只苍蝇在他周围嗡嗡叫,弥留状态不能打牠,心中就很气、很懊恼!瞋心一起马上受报,堕落成蛇类。
所以临走的一念多重要!你看!国王做很多善事照道理可以升天,但是瞋心一起,就落到莽蛇身,瞋心重的会出生做蛇类。不是今生做什么好事,下一生就马上会报什么!
有的人一生中做了多少坏事,临走之时周围的人一直帮他念「阿弥陀佛」,他没有想他干过的坏事,现在想的是你念的「阿弥陀佛」!他不会堕落,他可能出生做人。
其实平时不修,要去西方极乐世界是不可能的!死时靠人家帮你助念,你就能往生西方,哪有那么便宜的事?自己又不修行、念佛,儿女孝顺,临终找人来助念,念得好,看你有没有颠例,没颠倒这样可能出生做人。
国王做了很多功德的「因」在不在?这「因」不会灭,那只是一个还没有成熟的因。哪个因先成熟就先受报,蛇身尽了,也许可以出生做人,或又可以升天等等,这叫做异熟因,所以把它拿来当异熟因的例子。
哪个种子先成熟先受报,要清楚它怎么受报,系由于能作因,它本身就能够发起与一切缘相应的因,再来就是俱有因、相应因、同类因、遍行因等等。
「同类因」是同一类在一起的时候劈哩啪啦!像同一班上课的同学也是互相会影响,你盖房子四只脚是同类搭起来才能盖一间房子,这些都是一个因缘。
要跟人家讲佛法的话,就是讲这些,你要记一记。禅宗不讲这些,它只从心地讲,它管你什么因,我只要管住这个心就好了。你不要与外境相应,有这个因、缘,不要与它相应,封住就行了,不会去轮回。故禅宗是直接了当,如如体性,面对缘能不动。如果你懂得太多,不会去用,有什么用?控制不了照样还是轮回去了。
四、释安般功用行
(一)前言
佛弟子修行时,身、息、心三者,缺一即不能成就,开悟尚不可得,遑论明心见性。而修行成就之次第为:息成,内气足,身破。
所谓息者,呼吸转为细而长,绵绵不绝,甚至虚凝不住之相。入息微有,是「安」是为道;出息似无,是「般」是为定,总称为「安般守意」也。
心不乱,息相始成,内气绵延而起,布满色身,终将突破色身,使心出离,而法身可活矣。在禅宗谓「破黑漆桶」,在楞严大定谓色身破,十方消殉。故习禅佛弟子,若要有所成就菩萨道,当先从调息着手。
(二)安般守意法门修行次第法门
「安般守意」者是安那般那沙第(AnaPanaSati)之缩语,「安那」者为入息意,「般那」者为出息意,而「沙第」者译为守意。以意识心系缘在入出息上,而从事修行功夫,即御意至得无为之境界也。世尊昔在修安般守意法门时,九十天中得自在慈念意。在入出息间体会甚多意义,以安(入息)与般(出息)两字阐述甚多的修行意境。
如《佛说大安般守意经》云:「安为身,般为意,守意为道。守者为禁,亦谓不犯戒,意者息亦为道也。安为生,般为灭,意为因缘,守者为道也。安为数,般为相随,守意为止也。安为念道,般为解结,意为因缘,守者为不堕罪也。安为避罪,般为不入罪,守意为道也。安为定,般为莫使动摇,守意莫使乱意也。安般守意为御意至无为也。安为有,般为无,意念有不得道,意念无不得道,亦不念有,亦不念无,是应空定意,随道行。有者谓万物,无者谓疑,亦为空也。安为本因缘,般为无处所。道人知本无所从来,亦知灭无处所,是为守意也。」
《佛说大安般守意经》又云:「安般守意有十黠,谓数息、相随、止、观、还、净、四谛(苦、集、灭、道),若是十黠成,谓合三十七品经为行成也。守意譬如灯火有两因缘,一者坏冥,二者见明。守意一者坏痴,二者见黠也。守意意从因缘生,当缘因缘莫着,是为守意也。守意有三辈,一者守不令生,二者已生当疾灭,三者事已行,当从后悔,计亿万劫不复作也。」
由上述可知,安般守意具有十种黠慧,前面六者天台宗谓六妙门。数息、相随为色身诱发契机,以「数息」引着念,以念护随着息,即「随息」,如此引入修心的境界。再以「止」,止外尘缘;以「观」这个观内心的法门调伏心识,进入守意的修行功夫。行者终能使六根脱黏六尘境,是为「还」,回到原来清净体。又因转观内心,最后获得清净心体,是谓「净」。
终于使吾人了解所谓人生,即是「集」无始劫来无明之因,形成现果报之「苦」。学得诸多修习涅盘法门,依诸修行,得「灭」一切不实之生灭法,终能获得解脱圣「道」,是谓四圣谛。而修行过程之中,亦将用到三十七道品,即四念处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八正道,七菩提分也。
以上前六位菩提分法是唯取不决定者,故通于有漏法,而最后七菩提分唯通无漏法,故说是唯取决定者。若总称唯取决定、不决定法,则意指全卅七道品也,包括有漏、无漏诸法。
1.四念处者又名四念住,即身念处、受念处、心念处及法念处,故修法应观身不净,是身念处;观受是苦,是受念处;观心无常,是心念处;观法无我,是法念处。
2.四正勤者又名四正胜,即精进勤劳修习四种道法,以策励身、口、意,使断恶生善之意,所谓已生恶,令断灭;未生恶,令不生;未生善,令生起;已生善,令增长是也。
3.四如意足者又名四神足,即欲、念、进、慧等四,用此四种禅定来摄心,则能如意开发神通,欲如意足,谓修道趣果之欲望增进;念如意足,谓念念住于正法不退;进如意足,谓精进直前,功用无间断;慧如意足,谓真照离妄,心不散乱。
4.五根者即信根、进根、念根、定根与慧根,因此五法能降伏烦恼,引入圣道之根本,故名五根。信根者信三宝、四谛等之道理;进根作精进根、勤根,行者能勇猛修善法;念根是忆念正法不退;定根是使心止于一境而不散失者;慧根指由定中观智所起,而了知如实真理者。
此五根与下五力同体,即于因果而起信心(信根),为果修因而起精进(进根),由精进而念住所缘(念根),由忆持念力而心便得定(定根),心得定则能知如实之理(慧根)。
5.五力者即五根坚固后,所发生之力量叫五力。所谓五力者即信力、精进力、念力、定力与慧力。信力是信根增长,能破诸邪信。精进力是精进根增长,能破身之懈怠。念力是念根增长,能破诸邪念。定力是定根增长,能破诸乱想。慧力是慧根增长,能破三界诸惑。
6.七菩提分者又名七觉分或七觉支,即由五根、五力、八正道等有漏法用功后所显发之七种觉悟菩提法,七觉支一向无漏,故大乘行者应修习之。
(1)择法菩提分:能以菩提智慧力,简择一切法之真伪。
(2)精进菩提分:能以勇猛心精进觉分,力行正法,无有间杂。
(3)喜菩提分:契悟真法,而生欢喜,住法不退转。
(4)轻安菩提分:断除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快安乐。
(5)念菩提分:能时刻观念正法而令定慧均等。
(6)定菩提分:心唯一境性,遇种种缘而不散乱。
(7)舍菩提分:舍离一切虚妄诸法,证入一切法平等故。
7.八正道者又名八圣道,即八条圣者修行应遵循之道法,《中阿含经》卷七中佛言:「知食灭道如真。云何知食灭道如真?谓八支圣道。能知苦如真(知八苦),知苦习如真(知老死),知苦灭如真(知老死灭即苦灭),知苦灭道如真(谓八支圣道)。」行者在见道位后,依此而修可证得阿罗汉果,得无生位。
(1)正见:即谓有正确之知见,行者能知苦集灭道四圣谛等正知,即能见得正见,于法得不坏净入正法。
(2)正思惟:即谓有正确之思考,行者思惟十二因缘观,灭爱、取、有而断生死者。
(3)正语:即谓有正当之语言,言无虚妄,常行软语向众生,始得慈祥。
(4)正业:即谓有正确之行为,造一切业以善业为尊,不得造地狱业、饿鬼业、畜生业。
(5)正命:即谓有正当之职业,出家众依法乞食或自力而续命,在家居士当不从事杀害生灵、贩卖畜肉之职业。
(6)正精进:即谓有正确之努力,懈怠不是,过精进亦不是,维持正确的精进心与精进力,不做超越体力之用功。
(7)正念:即谓有正确之观念,能专心忆持善法,行持善法,不挟邪知邪念。
(正定:即谓有正确之禅定,身心俱寂,正入真空妙有、空有不二、住禅而能定之境。
又经云:「数息为四意止,相随为四意断,止为四神足念,观为五根、五力,还为七觉意,净为八行也。」
又云:「守意,意从因缘生,当因缘莫着,是为守意也。守意有三辈,一者守令不得生,二者已生当疾灭,三者事已行,当从后悔计亿万劫不复作也。守与意各自异,护十方一切觉,对不犯是为守,觉彼无为是为意,是守意也。」
(三)安般守意法门功用行
经云:「守意六事为有内外,数、随、止是为外(对尘境),观、还、净是为内(对妄想)。(此六事)随道也,何以故,念息相随,止、观、还、净,欲习意近道(出世间)故。离是六事,便随世间也,数息为遮意,相随为敛意,止为定意(离外境),观为离意(离妄想),还为一意(入空性恒一),净为守意(守住寂灭)。数息断外,相随断内,止为止罪,行观却意,不受世间为还,念断为净也。意乱当数息,意定当相随,意断当行止,得道意当观,不向五阴(色受想行识)当还,无所有当为净也。多事当数息,少事当相随,家中意尽当行止,畏世间当观,不欲世间为还,念断为净也。何以故数息,不欲随五阴故。何以故相随,欲知五阴故。何以故止,欲观五阴故。何以故观五阴,欲知身本故。何以故知身本,欲弃苦故。何以故为还,厌生死故。何以故为净,分别五阴不受故。」
又经云:「数者为共遮意,不随六衰(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境)故,行相随为欲离六衰行,止为欲却六衰行,观为欲断六衰行,还为欲不受六衰行,净为欲灭六衰,已灭尽便随道也。」
又云:「得息(相)不相随,不为守意;得(息)相随不止(外尘),不为守意;得止(外尘)不观(内妄心),不为守意;得观(内心)不还(入一境性),不为守意;得还(入一境性)不净(住空体),不为守意;得净复净(入寂灭),乃为守意也,以念息恶不生。」
四、释安般功用行(续)
(一)、内外意妄想来源
1.释数单双数所起妄想过失
经云:「数息乱者当识因缘所从起,当知是内意,一息(数单时)乱者,是外意过,息从外入故。二息(数双时)乱者,是内意过,息从中出故。三五七九属外意,四六八十属内意,嫉、瞋恚、疑是三意在内,杀、盗、淫、两舌、恶口、妄言、绮语是七意,及余事属外也。」
2.解释行者在打坐中数息时,若当入气数单数时乱意起,可知此乱意起自外来干扰,也可说是第六意识攀缘外境起分别意的妄想。反之,当行者数息数双数,也是吐气时乱意起,行者可判定此乱意应起自内缘,或第七意识缘第八意识的种子起妄想。
何谓外意?何谓内意?经云:杀、盗、淫、两舌、恶口、妄言、绮语等七意,都会对直接造过的业起思虑,也就是对外境造业而生起妄想念,故属于外意,大概发生在吸气的时候较多。而嫉、瞋恚、疑等三都是因造业过后,思虑心起,加上您的习气有嫉、瞋恚、疑的种子,故会诱发出此等妄想,行者在禅坐中有此三意者是内意生时,大概是发生在吐气的时间较多。
(二)、长息得息相,短息得定相
1.经又云:「数息不得,有三因缘,一者罪到,二者行不工(方法不对),三者不精进也。入息短,出息长,无所从念为道意。有所念为罪,罪恶在外不在内也。数息时,有离意,为喘息(呼吸)长;得息为喘息短(呼吸似有若无);不安行息为长;定为短(入似有若无息相);念万物为长息;无所念为短息。(数息)未至十息(因妄想而断)坏,复更数为长息(因心乱故重数而不定)。得十息为短息(入空无、止呼吸),得息为短,何以故?止不复数故(呼吸似有若无);得息(相)亦为长,何以故?息不休(息绵绵不断),故为长也,喘息(呼吸),长自知,喘息短自知,谓意所在为自知长短,意觉长短为自知,意不觉长短为不自知。」
2.解释:若行者修数息法门时,数息方法不能做得好,是有三个原因,一者是罪业发起,二者是方法不对,三者是没有精进心。若行者数息时,数未满十息即乱意起,不能再数息,这是攀缘心强,不能顺利完成数息。此种行者最好改成禅坐中念佛,以消其业障,待后再行数息法。
真正打坐禅修,要做到入息短,而出息长,且心无所从念,这样才叫做禅修,才符合道意。若所有起心动念,其罪恶是在外意之因缘,而不在内缘也。若行者在做数息法时,其心念能离意不起,那行者的呼吸就会显得长而绵绵不绝,此谓得息相。
得息相后气灌满色身,呼吸会转为短,甚或入似有若无呼吸状,此状虽未真禅定空相中,但已得道意。若处此状况身心又起不安时,息又会变长,显示前气用尽,故又要长息来补气。
故由上述所述,行者当知,所谓禅定应要有息短或呼吸似有若无之境界。若行者心又攀缘念起世间万物,呼吸又会变为长息,进入息相中。若在长息的境界后,气又盛旺遍布全身,在气不能勉强入身后,即再入短息或呼吸似有若无的境界。
行者若数息未至十息时,是谓息坏了,亦即心念跑掉去思念其它的杂事了。若行者能警觉把心摄受回来,专心于数息,即能又进入长息的境界,但因长息故不能进入定中的境界。
反之,若行者在做数息法时,能一功行中数满十息而心不他移,心空无所思,仅心观着息不放,即能得短息,即呼吸短或似有若无,行者此时因呼吸快止而不能数,故会现出短息之相。另外,当行者得息相时,其呼吸会形成细而长的呼吸相,为什么?息不止,息绵绵不断地进出,故说呼吸异常地长也。
行者在打坐禅修中,当体会呼吸的长短,呼吸变长,绵绵不绝,细而长时,自己要能知道。若呼吸因身体内气布满,呼吸慢慢变短时亦要能体会,甚至于息止不呼吸时,也要能知道。如此,心意所在自己能知道呼吸的长短,意念亦要能觉知呼吸的长短。若行者于打坐禅修中,意念不能体会呼吸的长短变化,那就是修行不能自我掌控,自我了解修行的境界,这样是不好的。
五、安般守意法门─调入出息
《杂阿含经》云:「释尊一时于祇园精舍,语弟子:诸弟子,修习出息、入息之念,如此,身不疲,眼不患,观乐住,能觉,不被恶乐所染。如修出息、入息法时,可得大成果、大福利,如深入禅定,能得慈悲心,断迷入正。」
由上段经文得知,要能身不疲,眼不幻化诸异事,心能安祥,也能随时警觉,不被禅定中不正当的娱乐所迷惑,定要在打坐禅修中,从出入息上用功夫。如此就能得大成就、得大果位,也能入甚深禅定,对诸境不惑。最后能发慈悲心,引导众生入不迷之途。
至于世尊所说出入息如何来调?我们再回到《安般守意经》来看出入息如何调控。
1.息的四相《佛说大安般守意经》云:「息有四事,一为风,二为气,三为息,四为喘。有声为风,无声为气,出入为息,气出入不尽为喘也。」
2.解释:一般而言,息可分成四种相,刚初学打坐的人,因丹田没有培养起来,当然没有深长的呼吸,此时的息仅有风出入鼻孔,故称为风相。当行者的丹田似有点成形后,吸入空气的风相就会转变成气相,气相即是空气较能被行者控制而成有点能量的态势,不像风相时的空气只像风鼓打风样的进出而已。
息相发生于行者丹田成形后,气可绵延不绝的进出丹田,不是只在肺部进出而已,此时的息相是深而长的气,称为息相。若息相久现后,气灌满色身经络,要再灌入时就不可能,如上述会成为息短或息止。在息止长久后,内气耗尽时,丹田契机会转弱,此时内气不足,造成气中断连结不上,会使行者出现喘气的样子,此种情形称为喘相。
呼吸进出有声可闻者是为风相;若进出无声者是为气相;气出入喉咙、丹田间无滞者是为息相;气出入喉咙、丹田间,吸未满即吐,吐未尽即再吸,是谓气出入不尽,此种情形是为喘相也。故行者当喘相发生即一口气未吸满即吐又吸,此乃内气不具足,智者大师说明中指出,风、喘、气三相为不调相,第四息为气调相。
进一步指出,风相者,在打坐禅修中,呼吸时出入有声可闻。喘相者坐中呼吸虽无声,而出入结滞不通,此点与世尊所说明者似有不同,世尊把喘相放在息相之后,即短息时间长后,会造成内气不具足现象,内气不足时,即会发生喘息相,提出供读者参考。所谓气相者,坐时虽无声亦不结滞,但气出入不细也不绵延不绝。息相者坐中无声、不结、不粗,出入绵绵不绝,若存若亡,似有若无,此时行者资神安稳,但此境界也祇是初禅境界而已。
智者大师亦言,习禅者,若守风者散,守喘则结,守气则劳,守息则定。惟守息者,则有待渐进修习而得之。初习禅者,每为妄念纷飞,思绪不止所苦,故初习禅者,宜先由安般守意法门开始,以控制粗心,并促使小腹气源成形,始能早日获得息相,打坐才有进境。
六、安般守意法要说明
(一)、正确的数息法
1.经文经云:「数息莫过十数、莫减十数,问何等为莫过十数、莫减十数?报息已尽未数是为过,息未尽便数是为减。失数亦恶不及亦恶,是为两恶。至二息乱为短息,至九息乱为长息,得十息为快息。」
2.解释:行者修数息法时,数数字不要超过十息之数,也不能少于十息之数字。什么叫莫过十数、莫减十数?行者在心报知息已数尽十时,即又再数是为过。若息数还不尽十时,即不再数,此种情况即称为减。行者当知为何数息以数到十为基数?而不以一百、一千为基数?
当然十是智慧完美的指标,我们人类一手有五指,两手共为十,脚趾也是如此,表示十是事物完美之相。世尊智慧完美,每一个法相皆能以十来解释宣说,法相中的法相亦再能以十来解释宣说,如此重重而说的法相中的法相,因皆以「十」完美的智慧相来印证,故十是完美具足的数字,请看《华严经》里的十数之智慧相说。同时十也是最易能掌控的数字,不会太长,也不会太短。故行者行数息法时,数到十就要从头再数起。
数息时也不要短于十息,若短于十息是因无心之过,就成为恶相,即未数到十息,心即跑掉,此称为失数,是两恶之一。此种现象只要发生,就表示心还不能定,也即是未到初禅的境界。若不失数字,但数息故意不数达「十」之境,亦属恶之一。再说行者至数息仅数到二息,乱意即起是为短息;若行者能用数息数到九息才发生乱意起,此即称为长息。
若行者能从数息中,心勿放逸,能得十息之相,且能以十息为基楚,数到数十次或数百次,或整个打坐中都能依十息往返而数,此现象能达到,即称为快息。所谓快息者,不是呼吸很快,而是行者在数息禅修打坐中,时间过得飞快,一下子已过了一小时、两小时,甚或一、两天等。
一个人在定中、道意中,时间会觉得飞快地过去,故古僧大德云,一念万年,即是在说,世间禅定行者,处禅定中不起心动念,但只要起一心念,一万年已经过去了。在我们生活体知中,也能知心与时间的相对论,当一个人心愉悦时,时间过得真快,当他处于痛苦的时候,心境简直是度日如年。
(1)入出息各计一息
行者在修数息法时,各道场教法不一,但经典告诉我们,数息要入出息各计一息。有的人教入息、出息各数一数,此非世尊所教的。请看《坐禅三昧经》云:「入息至竟数一,出息至竟数二。若未竟而数为非数,若数二至九而误,更从一数起。」
故行者当注意吸气吸满之时才数一,呼吸开始或中间不得数;呼气时当至气呼尽时才数二,开始呼出或中间,不得数二也。在数息法中意念被旁事拉走时,一警觉回来后,得从头由「一」开始数起。
(2)正精进
《安般守意经》云:「坐禅法,一不数二,二不数一。一数二者,谓数一息未竟,便言二,是为一数二,如是为过精进。二数一者,谓息已入二,甫言一,是为二数一,如是为不及精进。从三至四五,至六七,至八九,至十,各自有分部,当分别所属。在一数一,在二数二,是为法行,便随精进也。」
经文中云:在一数一,在二数二,是为法行,正精进。若一数二者,为过精进(即入出两息才数一)。若二数一者,为不及精进(即入或出息一息当二息在数)。过精进当引发闷气,终而诱发喘相而伤身;若不及精进者,当呼吸不力,进境缓慢或数十年无进步,只常住轻安境界。
(3)数息要数整息
若数息时,息已尽,未数者,是为过。息未尽,即数者,是为减。若行者正精进,当一口气有多长,吸满后才数单数,吐尽后才数双数,是为法行,正精进。
(二)、安般守意威神力安般守意主要在于,控制粗心,正确适当地培养呼吸,要而言之,其方法如下:
(1)行者数息时当以自然渐进为要。
(2)意随息从鼻起,还转至咽喉,气管、胸,逐至脐中。
(3)吸尽时,呼吸短暂停数秒后,再起呼气,意随息,将息从脐还转至鼻,当省察知,出息有异,入息不同,令意随息,顺而出入,使心不乱。因是数息,志定获寂,于是中间永无他想。
(4)注意呼吸,体会一口气有多长,应吸满后始数一,随后一口气呼尽时才数二,呼或吸,数息数得太早或太晚,均不如法。
(5)入出息时,心识紧随着进气与出气,气息长短,量自身纳吐气量,任其自然,不可着力,以免揠苗助长,反受其害。
(6)若打坐经年者,小腹契机已成形,再试着采用此法,您当倍觉功力突增数倍。故知安般守意法门,真不可思议也。
(7)若数息不得要领,行者用功日久,未有进境,徒浪费时日,遑论突破色身束缚,进而要修道有成,不可得也。
(三)、数息法门因缘观
1.修数息法门之四因缘
一者欲不痛故:初机行者色身粗硬,双腿盘坐时会疼痛,欲破此境界,得从数息起,诱发丹田生内气,克服此痛。
二者因避乱意故:行者定未生起,意随外尘起妄想,欲去乱意得由数息法门入。
三者因闭因缘不欲与生死会故:行者终究要求得解脱道故,诸识妄想不真实故。
四者因欲得泥洹道故:行者欲证入涅盘境界,当观阿赖耶识真实,观生灭与不生灭法,得寂静无碍,证空有不二故。
2.得数息相之境界
(1)当观万物及诸好色,三意(善、恶、不善不恶)等境界,心不复著者,是为得息相。
(2)能觉息出入,觉息长短者,是为得息相。
(3)恶来不受,闭口数息,随气出入。知气发何所,灭何所者,是为得息相。
3.不能数息之四因缘
一者因念生死校计故:坐而数息,忽念他事,坐失息意者。
二者因饮食多故:骨节尽痛,神智昏沉,不想坐或不能久坐,是为食多相。
三者因疲极故:身重意瞪瞢,打坐时但欲睡眠,是为疲极相。
四者因坐不得更罪地故:行者徒面坐而不得一息,是为罪地相。以知罪故,当经行后再坐。
4.不得数息相之原因
(1)行者意有所念,不得数息也,意常牵挂他缘故。
(2)行者息有迟疾、大小,不得数也,色身尚不调故,耳闻声乱,亦不得数也,住境着境未得脱黏故。
5.数息法不得息相,当行念佛法门初习禅者,意志不能集中,呼吸进出,时常乱意起。或时有心外逸情事发生,并不为过,行久能熟练,始可控制粗心,若数息法无利,或前已用其它法门,而不适应数息法门者,可改用念佛法门以控制其妄心。
(四)、数息定不定意之罪福
1.数息不定之罪
(1)坐禅数息不得定意,是为今罪。行者刚上坐而不得数息定相,即今生业不净之故。
(2)遂不安稳,乱意起,是为当来罪。行者上坐已有段时间,得数息定相后,又生起数息不定相,此即未来当受不净业报故。
(3)坐禅益久,遂不安定,是为过去罪也。行者坐禅很久或用功时日多,如佛七、禅七等,现不安定散乱相,此即过去所造诸恶业也。不定相灭,则久坐定一如。
2.数息定之福
(1)坐禅数息,实时定意,是为今福。行者刚上坐时,数息即得息相,即今生业清净之故。
(2)遂安稳不乱,是为当来福。行者上坐已有段时间,得数息定相更久些,此即未来当受清净业故。
(3)坐禅益久,续复安定,是为过去福也。行者打坐很久或用功时日多,其数息定相犹在,即过去所造诸善业,未来当有善报也。
七、数息得定,当行随息
《安般守意经》云:「佛有六洁意,谓数息、相随、止、观、还、净。」后二者「还」、「净」是依果位而言,而「止」、「观」是修心的法门,「数息」、「随息」是修身为主的法门。经又云:「有时从息得定意,有时从相随得定意,有时从止得定意,有时从观得定意,随得定因缘直行也。」
数息、随息是六洁门(天台宗谓六妙门)中的身心连结的修行,故初学打坐时,当从数息得定意,行者能因「数息」得长息或快息,定意已得,当学习「随息」也能得定意。若「随息」能得定意,则行者呼吸当入绵绵不绝之境,气感由是当发生。
随之的法门则是「止」、「观」,此二法门是心地法门。行者色身气感一发生,则气将入脑中,当引发妄想法尘境,此是第七意识心妄执八识法尘之妄执性坚强,故有妄念会生起。此时的初步妄想念,行者能以「止」的方法来抑制其心念,因是微弱的妄想念,故行者能以第六意识心提醒自己不要妄想,此时之方法即是「止」。
当行者打坐时日更久,色身的气感更旺时,气入脑部黑漆桶中,诱发八识心田中的法尘现起,此时行者用「止」的法门已止不了此飘扬法尘,故行者只能以「观」的法门来鉴照此等法尘,在观照中学习住境不生心,学习无碍智观一切法虚幻不实。
当行者修学有成时,原有体性会显露,即将要还本返原,行者要想让佛性显露之法门,是谓「还」,还到清净自性的一面。而证得空性显露时,遇法不黏、无碍时,即证得清净体性,此即所谓的「净」。
1.随息法要
《修行地道经》数息品云:「数息已定,当行相随(意随着息)。譬如有人前行,有如从影随行,修行如是。(意)随息出入,无他之念。」另颂曰:「数息意定而自由,数息出入为修行,其心相随而不乱,数息伏心谓相随。」
若行者初行「数息」法已能得定意,也就是说打坐中,一个妄念不起,能专心于数数目上,此时则应该要转为「随息」之功法。
当然「数息」用功时间的长短,依人而异,有的可能很快就能进入「随息」的法门,业障较重的可能就没办法,还是要用数息法来强化自己的定力。当「数息」做得顺心如意时,当是转成「随息」的时候。
「随息」其做法如何?行者还是要记得以正精进地呼吸,一口气有多长定要吸满,再将内气吐尽,只是在一吸一呼间,心守着息,心跟息上上下下。当气吸满或吐尽时,当下不再数一、数二。如此,其它的用功方法,极像了数息法中的工夫。
《坐禅三昧经》亦云:「已得数息,当行随法断诸思觉,入息至竟,当随莫数一。出息至竟,当随莫数二。譬如负债人,债主随逐,体不舍离。」故行者当知,数息得定后,当以随法(随息法)来控制您的思路,当出、入息至竟,莫再数一、数二。此时行者的随息是以入出息为一息,盖因意相随息故,不用着意去数息也。
2.妄心初住境界
行者一入随息法门,本性初与妄心分离,粗心初住,惟妄想心念,偶而生起。未开悟行者,尚不宜观心,盖此心尚属妄心故。惟可由它觉知自己习气,当妄心动即觉,宜用制心止治之。亦即所谓「止」于外而「观」于内者,若妄心久久始生起一次,起即觉知而灭,此可谓粗心住。
八、数息、随息交互功用行法要
1.吾人息之长短
(1)年少者入息长:盖以小腹呼吸,其距离肺部较长故息长。
(2)壮者入出息等:呼吸动作退至胃部,其距离肺部减半故息中等。
(3)年老者出息长:以胸部呼吸,吸气不多,反出气长故息衰也。
2.数息、随息交互功用行
(1)数息欲疾,相随欲迟。初上坐数息主在摄心,当随气短而速控之;随息意安稳,当缓慢使入息相。
(2)有时数息当安徐,相随时当为疾。若行者数息入息相,当安祥缓慢数之;若乱意起摄受不住,相随时宜速速为之。
(3)数息意不乱,当安徐。数息乱,当为疾。行者在数息时,若意不他往,当配合气息安祥数之;若数息时,乱意起,气息已变短,当速速随短息而数之。
(4)相随意不乱,当安徐。乱意起,相随当为疾。随息时,意不乱,当安祥将心随着长息;若随息中乱意起,即气已短,心随息当速速为之。
3.安般守意法门当得十六种殊胜境界
本文开头即已将修数息、随息法门,就能得色身的突破,气息的掌控,心灵的净化。故《安般守意经》云:「数息能除两恶,获得十六种殊胜境界。」而十六种殊胜境界是行者修行过程中,身与心的种种变化,已在前详述,今再简而列述如下。
(1)自知喘息长:因心缘息,心不散乱故,久之丹田成形,行者觉得似有一管,由喉头伸入小腹中,连结入丹田,此境成,息愈来愈长,行者可自知之。
(2)自知喘息短:因小腹胞中(丹田)气弥漫小腹周围,而未入他经络,故行者呼吸,似球灌满气后,再进气有困难,故呼吸变为缓慢而短,行者可自知之。
(3)自知喘息动身:因小腹拙火升起,内气转入奇经之脉,脉不通欲通之际,致身体震动,此乃意动之相,行者自知之。此时宜放松色身,告诫自己勿助其动,调整或缓慢呼吸,可突破此境。
(4)自知喘息微:因部分经脉已通,内气前行似无阻碍,呼吸绵绵可进入微细似有若无之境界,行者自知之。
(5)自知喘息快:当呼吸入微时,气随循经脉前行,遇未通待通之经穴(尤以心轮为甚),因内聚气不足,气壅不前,当引发快喘息以调适,惟喘息快非正常,行者自知之。
(6)自知喘息不快:行者逢喘息快时,宜意守小腹,放慢呼吸或暂闭气数十秒,放松色身,待呼吸能恢复顺畅后,微闭息即可突破穴道,随着呼吸又进入正常速度,行者自知之。
(7)自知喘息止:行者数息得定后,全身充满内气,再引入丝微外气,即可转成无量内气,短暂间不须再呼吸,故喘息止,行者自知之。
(自知喘息不止:待有新经穴脉络开引,内气形成不具足,当再诱发呼吸以补其气,故至此境界息止、息不止,交互功用,行者自知之。
(9)自知喘息欢心:行者数息、随息得定,突破色身束缚,入心之觉受,因息止,定生故,心生欢喜(喜受),行者自知之。诸法本幻有,何喜之有?
(10)自知喘息不欢心:行者数息、随息得定,入心之觉受,因内气入头部甚深部位,诱发根本烦恼起故,心生不欢喜(忧受),行者自知之。惟知一切法均妄而不实,何烦恼之有?
(11)自知内心妄念不实喘息自知:行者内气,入头部甚深部位(禅宗谓黑漆桶),引发诸多妄念,谓自心现妄想之相,经真心实相鉴照,均非实有,行者自知之。
(12)内无所复思喘息自知:行者内心自现妄念息而不生,末那意识审慎思量心不起,令内心脱黏内尘影事,无所复着,行者自知之。
(13)弃捐所思喘息自知:行者已知诸法无常,知心本寂,捐弃一切思想,让心大死一番,让禅定力坚固,行者自知之。
(14)不弃捐所思喘息自知:诸法无常,本因缘而生,缘灭法灭,如是认知,不再厌恶而弃心之所思,世间森罗万象,坐观成败,行者自知之。
(15)放弃躯命喘息自知:色身依靠喘息而生,识神执此五根,息才可以继,一口气不来,识神离躯体,是谓命尽,如何在命终时舍命,行者自知之。
(16)不放弃躯命喘息自知:生死事已知,道业已成,空体寂灭已知,若此逃避,是谓自了汉,有违世尊再造之恩德,为继佛慧命,利益群生,当发菩提心,不放弃躯命,广作佛事,圆满菩提,行者自知之。
「能作因」:这因有它主动的能发挥功用的叫能作因,这因不是被动的等它发作,本身啪一下,有缘就发动,你心与某甲结缘主动想到他,会想到他的是能作因。
「俱有因」:这个因不是只有一个,有很多同时都要参与进去,和在一起才成就这个因,所以俱足很多因,面面俱到个个都有。
「相应因」:有因当然有种子与它相应示然,主动的能作因也是力量而已,相应才是推动事情的过程,相应也是因缘中的一种。
「遍行因」:遍是无所不在,无所不到,所以遍行,以意识心来讲的话,第六意识,它可以到地狱、可以到人间、可以到天上、色界四禅以上到无色界等,都离不开第六意识,它三界无所不在,全界走透透,遍行因的行相就是如此。那么它什么时候成熟?哪时候做到?
就讲到「异熟因」:异是不同,“生的”是还没有缘的时候,若缘俱足了,当然成“熟”了。你有千万亿的因在阿赖耶识里面,哪一天它成熟了,因缘果报就成了。因果本不是那么简单,你说你今生做好事,下一生一定出生做好人吗?不见得!临死那一念最重要,不同轮回的因就是异,那一个先成熟,就先受报,这就是异熟。
最明显的例子:以前有一个国王生前供养很多修行人,盖很多的寺庙,照道理讲死后他一定升天。但是他不修心,死亡来临,在弥留状态,他感觉有一只苍蝇在他周围嗡嗡叫,弥留状态不能打牠,心中就很气、很懊恼!瞋心一起马上受报,堕落成蛇类。
所以临走的一念多重要!你看!国王做很多善事照道理可以升天,但是瞋心一起,就落到莽蛇身,瞋心重的会出生做蛇类。不是今生做什么好事,下一生就马上会报什么!
有的人一生中做了多少坏事,临走之时周围的人一直帮他念「阿弥陀佛」,他没有想他干过的坏事,现在想的是你念的「阿弥陀佛」!他不会堕落,他可能出生做人。
其实平时不修,要去西方极乐世界是不可能的!死时靠人家帮你助念,你就能往生西方,哪有那么便宜的事?自己又不修行、念佛,儿女孝顺,临终找人来助念,念得好,看你有没有颠例,没颠倒这样可能出生做人。
国王做了很多功德的「因」在不在?这「因」不会灭,那只是一个还没有成熟的因。哪个因先成熟就先受报,蛇身尽了,也许可以出生做人,或又可以升天等等,这叫做异熟因,所以把它拿来当异熟因的例子。
哪个种子先成熟先受报,要清楚它怎么受报,系由于能作因,它本身就能够发起与一切缘相应的因,再来就是俱有因、相应因、同类因、遍行因等等。
「同类因」是同一类在一起的时候劈哩啪啦!像同一班上课的同学也是互相会影响,你盖房子四只脚是同类搭起来才能盖一间房子,这些都是一个因缘。
要跟人家讲佛法的话,就是讲这些,你要记一记。禅宗不讲这些,它只从心地讲,它管你什么因,我只要管住这个心就好了。你不要与外境相应,有这个因、缘,不要与它相应,封住就行了,不会去轮回。故禅宗是直接了当,如如体性,面对缘能不动。如果你懂得太多,不会去用,有什么用?控制不了照样还是轮回去了。
四、释安般功用行
(一)前言
佛弟子修行时,身、息、心三者,缺一即不能成就,开悟尚不可得,遑论明心见性。而修行成就之次第为:息成,内气足,身破。
所谓息者,呼吸转为细而长,绵绵不绝,甚至虚凝不住之相。入息微有,是「安」是为道;出息似无,是「般」是为定,总称为「安般守意」也。
心不乱,息相始成,内气绵延而起,布满色身,终将突破色身,使心出离,而法身可活矣。在禅宗谓「破黑漆桶」,在楞严大定谓色身破,十方消殉。故习禅佛弟子,若要有所成就菩萨道,当先从调息着手。
(二)安般守意法门修行次第法门
「安般守意」者是安那般那沙第(AnaPanaSati)之缩语,「安那」者为入息意,「般那」者为出息意,而「沙第」者译为守意。以意识心系缘在入出息上,而从事修行功夫,即御意至得无为之境界也。世尊昔在修安般守意法门时,九十天中得自在慈念意。在入出息间体会甚多意义,以安(入息)与般(出息)两字阐述甚多的修行意境。
如《佛说大安般守意经》云:「安为身,般为意,守意为道。守者为禁,亦谓不犯戒,意者息亦为道也。安为生,般为灭,意为因缘,守者为道也。安为数,般为相随,守意为止也。安为念道,般为解结,意为因缘,守者为不堕罪也。安为避罪,般为不入罪,守意为道也。安为定,般为莫使动摇,守意莫使乱意也。安般守意为御意至无为也。安为有,般为无,意念有不得道,意念无不得道,亦不念有,亦不念无,是应空定意,随道行。有者谓万物,无者谓疑,亦为空也。安为本因缘,般为无处所。道人知本无所从来,亦知灭无处所,是为守意也。」
《佛说大安般守意经》又云:「安般守意有十黠,谓数息、相随、止、观、还、净、四谛(苦、集、灭、道),若是十黠成,谓合三十七品经为行成也。守意譬如灯火有两因缘,一者坏冥,二者见明。守意一者坏痴,二者见黠也。守意意从因缘生,当缘因缘莫着,是为守意也。守意有三辈,一者守不令生,二者已生当疾灭,三者事已行,当从后悔,计亿万劫不复作也。」
由上述可知,安般守意具有十种黠慧,前面六者天台宗谓六妙门。数息、相随为色身诱发契机,以「数息」引着念,以念护随着息,即「随息」,如此引入修心的境界。再以「止」,止外尘缘;以「观」这个观内心的法门调伏心识,进入守意的修行功夫。行者终能使六根脱黏六尘境,是为「还」,回到原来清净体。又因转观内心,最后获得清净心体,是谓「净」。
终于使吾人了解所谓人生,即是「集」无始劫来无明之因,形成现果报之「苦」。学得诸多修习涅盘法门,依诸修行,得「灭」一切不实之生灭法,终能获得解脱圣「道」,是谓四圣谛。而修行过程之中,亦将用到三十七道品,即四念处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八正道,七菩提分也。
以上前六位菩提分法是唯取不决定者,故通于有漏法,而最后七菩提分唯通无漏法,故说是唯取决定者。若总称唯取决定、不决定法,则意指全卅七道品也,包括有漏、无漏诸法。
1.四念处者又名四念住,即身念处、受念处、心念处及法念处,故修法应观身不净,是身念处;观受是苦,是受念处;观心无常,是心念处;观法无我,是法念处。
2.四正勤者又名四正胜,即精进勤劳修习四种道法,以策励身、口、意,使断恶生善之意,所谓已生恶,令断灭;未生恶,令不生;未生善,令生起;已生善,令增长是也。
3.四如意足者又名四神足,即欲、念、进、慧等四,用此四种禅定来摄心,则能如意开发神通,欲如意足,谓修道趣果之欲望增进;念如意足,谓念念住于正法不退;进如意足,谓精进直前,功用无间断;慧如意足,谓真照离妄,心不散乱。
4.五根者即信根、进根、念根、定根与慧根,因此五法能降伏烦恼,引入圣道之根本,故名五根。信根者信三宝、四谛等之道理;进根作精进根、勤根,行者能勇猛修善法;念根是忆念正法不退;定根是使心止于一境而不散失者;慧根指由定中观智所起,而了知如实真理者。
此五根与下五力同体,即于因果而起信心(信根),为果修因而起精进(进根),由精进而念住所缘(念根),由忆持念力而心便得定(定根),心得定则能知如实之理(慧根)。
5.五力者即五根坚固后,所发生之力量叫五力。所谓五力者即信力、精进力、念力、定力与慧力。信力是信根增长,能破诸邪信。精进力是精进根增长,能破身之懈怠。念力是念根增长,能破诸邪念。定力是定根增长,能破诸乱想。慧力是慧根增长,能破三界诸惑。
6.七菩提分者又名七觉分或七觉支,即由五根、五力、八正道等有漏法用功后所显发之七种觉悟菩提法,七觉支一向无漏,故大乘行者应修习之。
(1)择法菩提分:能以菩提智慧力,简择一切法之真伪。
(2)精进菩提分:能以勇猛心精进觉分,力行正法,无有间杂。
(3)喜菩提分:契悟真法,而生欢喜,住法不退转。
(4)轻安菩提分:断除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快安乐。
(5)念菩提分:能时刻观念正法而令定慧均等。
(6)定菩提分:心唯一境性,遇种种缘而不散乱。
(7)舍菩提分:舍离一切虚妄诸法,证入一切法平等故。
7.八正道者又名八圣道,即八条圣者修行应遵循之道法,《中阿含经》卷七中佛言:「知食灭道如真。云何知食灭道如真?谓八支圣道。能知苦如真(知八苦),知苦习如真(知老死),知苦灭如真(知老死灭即苦灭),知苦灭道如真(谓八支圣道)。」行者在见道位后,依此而修可证得阿罗汉果,得无生位。
(1)正见:即谓有正确之知见,行者能知苦集灭道四圣谛等正知,即能见得正见,于法得不坏净入正法。
(2)正思惟:即谓有正确之思考,行者思惟十二因缘观,灭爱、取、有而断生死者。
(3)正语:即谓有正当之语言,言无虚妄,常行软语向众生,始得慈祥。
(4)正业:即谓有正确之行为,造一切业以善业为尊,不得造地狱业、饿鬼业、畜生业。
(5)正命:即谓有正当之职业,出家众依法乞食或自力而续命,在家居士当不从事杀害生灵、贩卖畜肉之职业。
(6)正精进:即谓有正确之努力,懈怠不是,过精进亦不是,维持正确的精进心与精进力,不做超越体力之用功。
(7)正念:即谓有正确之观念,能专心忆持善法,行持善法,不挟邪知邪念。
(正定:即谓有正确之禅定,身心俱寂,正入真空妙有、空有不二、住禅而能定之境。
又经云:「数息为四意止,相随为四意断,止为四神足念,观为五根、五力,还为七觉意,净为八行也。」
又云:「守意,意从因缘生,当因缘莫着,是为守意也。守意有三辈,一者守令不得生,二者已生当疾灭,三者事已行,当从后悔计亿万劫不复作也。守与意各自异,护十方一切觉,对不犯是为守,觉彼无为是为意,是守意也。」
(三)安般守意法门功用行
经云:「守意六事为有内外,数、随、止是为外(对尘境),观、还、净是为内(对妄想)。(此六事)随道也,何以故,念息相随,止、观、还、净,欲习意近道(出世间)故。离是六事,便随世间也,数息为遮意,相随为敛意,止为定意(离外境),观为离意(离妄想),还为一意(入空性恒一),净为守意(守住寂灭)。数息断外,相随断内,止为止罪,行观却意,不受世间为还,念断为净也。意乱当数息,意定当相随,意断当行止,得道意当观,不向五阴(色受想行识)当还,无所有当为净也。多事当数息,少事当相随,家中意尽当行止,畏世间当观,不欲世间为还,念断为净也。何以故数息,不欲随五阴故。何以故相随,欲知五阴故。何以故止,欲观五阴故。何以故观五阴,欲知身本故。何以故知身本,欲弃苦故。何以故为还,厌生死故。何以故为净,分别五阴不受故。」
又经云:「数者为共遮意,不随六衰(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境)故,行相随为欲离六衰行,止为欲却六衰行,观为欲断六衰行,还为欲不受六衰行,净为欲灭六衰,已灭尽便随道也。」
又云:「得息(相)不相随,不为守意;得(息)相随不止(外尘),不为守意;得止(外尘)不观(内妄心),不为守意;得观(内心)不还(入一境性),不为守意;得还(入一境性)不净(住空体),不为守意;得净复净(入寂灭),乃为守意也,以念息恶不生。」
四、释安般功用行(续)
(一)、内外意妄想来源
1.释数单双数所起妄想过失
经云:「数息乱者当识因缘所从起,当知是内意,一息(数单时)乱者,是外意过,息从外入故。二息(数双时)乱者,是内意过,息从中出故。三五七九属外意,四六八十属内意,嫉、瞋恚、疑是三意在内,杀、盗、淫、两舌、恶口、妄言、绮语是七意,及余事属外也。」
2.解释行者在打坐中数息时,若当入气数单数时乱意起,可知此乱意起自外来干扰,也可说是第六意识攀缘外境起分别意的妄想。反之,当行者数息数双数,也是吐气时乱意起,行者可判定此乱意应起自内缘,或第七意识缘第八意识的种子起妄想。
何谓外意?何谓内意?经云:杀、盗、淫、两舌、恶口、妄言、绮语等七意,都会对直接造过的业起思虑,也就是对外境造业而生起妄想念,故属于外意,大概发生在吸气的时候较多。而嫉、瞋恚、疑等三都是因造业过后,思虑心起,加上您的习气有嫉、瞋恚、疑的种子,故会诱发出此等妄想,行者在禅坐中有此三意者是内意生时,大概是发生在吐气的时间较多。
(二)、长息得息相,短息得定相
1.经又云:「数息不得,有三因缘,一者罪到,二者行不工(方法不对),三者不精进也。入息短,出息长,无所从念为道意。有所念为罪,罪恶在外不在内也。数息时,有离意,为喘息(呼吸)长;得息为喘息短(呼吸似有若无);不安行息为长;定为短(入似有若无息相);念万物为长息;无所念为短息。(数息)未至十息(因妄想而断)坏,复更数为长息(因心乱故重数而不定)。得十息为短息(入空无、止呼吸),得息为短,何以故?止不复数故(呼吸似有若无);得息(相)亦为长,何以故?息不休(息绵绵不断),故为长也,喘息(呼吸),长自知,喘息短自知,谓意所在为自知长短,意觉长短为自知,意不觉长短为不自知。」
2.解释:若行者修数息法门时,数息方法不能做得好,是有三个原因,一者是罪业发起,二者是方法不对,三者是没有精进心。若行者数息时,数未满十息即乱意起,不能再数息,这是攀缘心强,不能顺利完成数息。此种行者最好改成禅坐中念佛,以消其业障,待后再行数息法。
真正打坐禅修,要做到入息短,而出息长,且心无所从念,这样才叫做禅修,才符合道意。若所有起心动念,其罪恶是在外意之因缘,而不在内缘也。若行者在做数息法时,其心念能离意不起,那行者的呼吸就会显得长而绵绵不绝,此谓得息相。
得息相后气灌满色身,呼吸会转为短,甚或入似有若无呼吸状,此状虽未真禅定空相中,但已得道意。若处此状况身心又起不安时,息又会变长,显示前气用尽,故又要长息来补气。
故由上述所述,行者当知,所谓禅定应要有息短或呼吸似有若无之境界。若行者心又攀缘念起世间万物,呼吸又会变为长息,进入息相中。若在长息的境界后,气又盛旺遍布全身,在气不能勉强入身后,即再入短息或呼吸似有若无的境界。
行者若数息未至十息时,是谓息坏了,亦即心念跑掉去思念其它的杂事了。若行者能警觉把心摄受回来,专心于数息,即能又进入长息的境界,但因长息故不能进入定中的境界。
反之,若行者在做数息法时,能一功行中数满十息而心不他移,心空无所思,仅心观着息不放,即能得短息,即呼吸短或似有若无,行者此时因呼吸快止而不能数,故会现出短息之相。另外,当行者得息相时,其呼吸会形成细而长的呼吸相,为什么?息不止,息绵绵不断地进出,故说呼吸异常地长也。
行者在打坐禅修中,当体会呼吸的长短,呼吸变长,绵绵不绝,细而长时,自己要能知道。若呼吸因身体内气布满,呼吸慢慢变短时亦要能体会,甚至于息止不呼吸时,也要能知道。如此,心意所在自己能知道呼吸的长短,意念亦要能觉知呼吸的长短。若行者于打坐禅修中,意念不能体会呼吸的长短变化,那就是修行不能自我掌控,自我了解修行的境界,这样是不好的。
五、安般守意法门─调入出息
《杂阿含经》云:「释尊一时于祇园精舍,语弟子:诸弟子,修习出息、入息之念,如此,身不疲,眼不患,观乐住,能觉,不被恶乐所染。如修出息、入息法时,可得大成果、大福利,如深入禅定,能得慈悲心,断迷入正。」
由上段经文得知,要能身不疲,眼不幻化诸异事,心能安祥,也能随时警觉,不被禅定中不正当的娱乐所迷惑,定要在打坐禅修中,从出入息上用功夫。如此就能得大成就、得大果位,也能入甚深禅定,对诸境不惑。最后能发慈悲心,引导众生入不迷之途。
至于世尊所说出入息如何来调?我们再回到《安般守意经》来看出入息如何调控。
1.息的四相《佛说大安般守意经》云:「息有四事,一为风,二为气,三为息,四为喘。有声为风,无声为气,出入为息,气出入不尽为喘也。」
2.解释:一般而言,息可分成四种相,刚初学打坐的人,因丹田没有培养起来,当然没有深长的呼吸,此时的息仅有风出入鼻孔,故称为风相。当行者的丹田似有点成形后,吸入空气的风相就会转变成气相,气相即是空气较能被行者控制而成有点能量的态势,不像风相时的空气只像风鼓打风样的进出而已。
息相发生于行者丹田成形后,气可绵延不绝的进出丹田,不是只在肺部进出而已,此时的息相是深而长的气,称为息相。若息相久现后,气灌满色身经络,要再灌入时就不可能,如上述会成为息短或息止。在息止长久后,内气耗尽时,丹田契机会转弱,此时内气不足,造成气中断连结不上,会使行者出现喘气的样子,此种情形称为喘相。
呼吸进出有声可闻者是为风相;若进出无声者是为气相;气出入喉咙、丹田间无滞者是为息相;气出入喉咙、丹田间,吸未满即吐,吐未尽即再吸,是谓气出入不尽,此种情形是为喘相也。故行者当喘相发生即一口气未吸满即吐又吸,此乃内气不具足,智者大师说明中指出,风、喘、气三相为不调相,第四息为气调相。
进一步指出,风相者,在打坐禅修中,呼吸时出入有声可闻。喘相者坐中呼吸虽无声,而出入结滞不通,此点与世尊所说明者似有不同,世尊把喘相放在息相之后,即短息时间长后,会造成内气不具足现象,内气不足时,即会发生喘息相,提出供读者参考。所谓气相者,坐时虽无声亦不结滞,但气出入不细也不绵延不绝。息相者坐中无声、不结、不粗,出入绵绵不绝,若存若亡,似有若无,此时行者资神安稳,但此境界也祇是初禅境界而已。
智者大师亦言,习禅者,若守风者散,守喘则结,守气则劳,守息则定。惟守息者,则有待渐进修习而得之。初习禅者,每为妄念纷飞,思绪不止所苦,故初习禅者,宜先由安般守意法门开始,以控制粗心,并促使小腹气源成形,始能早日获得息相,打坐才有进境。
六、安般守意法要说明
(一)、正确的数息法
1.经文经云:「数息莫过十数、莫减十数,问何等为莫过十数、莫减十数?报息已尽未数是为过,息未尽便数是为减。失数亦恶不及亦恶,是为两恶。至二息乱为短息,至九息乱为长息,得十息为快息。」
2.解释:行者修数息法时,数数字不要超过十息之数,也不能少于十息之数字。什么叫莫过十数、莫减十数?行者在心报知息已数尽十时,即又再数是为过。若息数还不尽十时,即不再数,此种情况即称为减。行者当知为何数息以数到十为基数?而不以一百、一千为基数?
当然十是智慧完美的指标,我们人类一手有五指,两手共为十,脚趾也是如此,表示十是事物完美之相。世尊智慧完美,每一个法相皆能以十来解释宣说,法相中的法相亦再能以十来解释宣说,如此重重而说的法相中的法相,因皆以「十」完美的智慧相来印证,故十是完美具足的数字,请看《华严经》里的十数之智慧相说。同时十也是最易能掌控的数字,不会太长,也不会太短。故行者行数息法时,数到十就要从头再数起。
数息时也不要短于十息,若短于十息是因无心之过,就成为恶相,即未数到十息,心即跑掉,此称为失数,是两恶之一。此种现象只要发生,就表示心还不能定,也即是未到初禅的境界。若不失数字,但数息故意不数达「十」之境,亦属恶之一。再说行者至数息仅数到二息,乱意即起是为短息;若行者能用数息数到九息才发生乱意起,此即称为长息。
若行者能从数息中,心勿放逸,能得十息之相,且能以十息为基楚,数到数十次或数百次,或整个打坐中都能依十息往返而数,此现象能达到,即称为快息。所谓快息者,不是呼吸很快,而是行者在数息禅修打坐中,时间过得飞快,一下子已过了一小时、两小时,甚或一、两天等。
一个人在定中、道意中,时间会觉得飞快地过去,故古僧大德云,一念万年,即是在说,世间禅定行者,处禅定中不起心动念,但只要起一心念,一万年已经过去了。在我们生活体知中,也能知心与时间的相对论,当一个人心愉悦时,时间过得真快,当他处于痛苦的时候,心境简直是度日如年。
(1)入出息各计一息
行者在修数息法时,各道场教法不一,但经典告诉我们,数息要入出息各计一息。有的人教入息、出息各数一数,此非世尊所教的。请看《坐禅三昧经》云:「入息至竟数一,出息至竟数二。若未竟而数为非数,若数二至九而误,更从一数起。」
故行者当注意吸气吸满之时才数一,呼吸开始或中间不得数;呼气时当至气呼尽时才数二,开始呼出或中间,不得数二也。在数息法中意念被旁事拉走时,一警觉回来后,得从头由「一」开始数起。
(2)正精进
《安般守意经》云:「坐禅法,一不数二,二不数一。一数二者,谓数一息未竟,便言二,是为一数二,如是为过精进。二数一者,谓息已入二,甫言一,是为二数一,如是为不及精进。从三至四五,至六七,至八九,至十,各自有分部,当分别所属。在一数一,在二数二,是为法行,便随精进也。」
经文中云:在一数一,在二数二,是为法行,正精进。若一数二者,为过精进(即入出两息才数一)。若二数一者,为不及精进(即入或出息一息当二息在数)。过精进当引发闷气,终而诱发喘相而伤身;若不及精进者,当呼吸不力,进境缓慢或数十年无进步,只常住轻安境界。
(3)数息要数整息
若数息时,息已尽,未数者,是为过。息未尽,即数者,是为减。若行者正精进,当一口气有多长,吸满后才数单数,吐尽后才数双数,是为法行,正精进。
(二)、安般守意威神力安般守意主要在于,控制粗心,正确适当地培养呼吸,要而言之,其方法如下:
(1)行者数息时当以自然渐进为要。
(2)意随息从鼻起,还转至咽喉,气管、胸,逐至脐中。
(3)吸尽时,呼吸短暂停数秒后,再起呼气,意随息,将息从脐还转至鼻,当省察知,出息有异,入息不同,令意随息,顺而出入,使心不乱。因是数息,志定获寂,于是中间永无他想。
(4)注意呼吸,体会一口气有多长,应吸满后始数一,随后一口气呼尽时才数二,呼或吸,数息数得太早或太晚,均不如法。
(5)入出息时,心识紧随着进气与出气,气息长短,量自身纳吐气量,任其自然,不可着力,以免揠苗助长,反受其害。
(6)若打坐经年者,小腹契机已成形,再试着采用此法,您当倍觉功力突增数倍。故知安般守意法门,真不可思议也。
(7)若数息不得要领,行者用功日久,未有进境,徒浪费时日,遑论突破色身束缚,进而要修道有成,不可得也。
(三)、数息法门因缘观
1.修数息法门之四因缘
一者欲不痛故:初机行者色身粗硬,双腿盘坐时会疼痛,欲破此境界,得从数息起,诱发丹田生内气,克服此痛。
二者因避乱意故:行者定未生起,意随外尘起妄想,欲去乱意得由数息法门入。
三者因闭因缘不欲与生死会故:行者终究要求得解脱道故,诸识妄想不真实故。
四者因欲得泥洹道故:行者欲证入涅盘境界,当观阿赖耶识真实,观生灭与不生灭法,得寂静无碍,证空有不二故。
2.得数息相之境界
(1)当观万物及诸好色,三意(善、恶、不善不恶)等境界,心不复著者,是为得息相。
(2)能觉息出入,觉息长短者,是为得息相。
(3)恶来不受,闭口数息,随气出入。知气发何所,灭何所者,是为得息相。
3.不能数息之四因缘
一者因念生死校计故:坐而数息,忽念他事,坐失息意者。
二者因饮食多故:骨节尽痛,神智昏沉,不想坐或不能久坐,是为食多相。
三者因疲极故:身重意瞪瞢,打坐时但欲睡眠,是为疲极相。
四者因坐不得更罪地故:行者徒面坐而不得一息,是为罪地相。以知罪故,当经行后再坐。
4.不得数息相之原因
(1)行者意有所念,不得数息也,意常牵挂他缘故。
(2)行者息有迟疾、大小,不得数也,色身尚不调故,耳闻声乱,亦不得数也,住境着境未得脱黏故。
5.数息法不得息相,当行念佛法门初习禅者,意志不能集中,呼吸进出,时常乱意起。或时有心外逸情事发生,并不为过,行久能熟练,始可控制粗心,若数息法无利,或前已用其它法门,而不适应数息法门者,可改用念佛法门以控制其妄心。
(四)、数息定不定意之罪福
1.数息不定之罪
(1)坐禅数息不得定意,是为今罪。行者刚上坐而不得数息定相,即今生业不净之故。
(2)遂不安稳,乱意起,是为当来罪。行者上坐已有段时间,得数息定相后,又生起数息不定相,此即未来当受不净业报故。
(3)坐禅益久,遂不安定,是为过去罪也。行者坐禅很久或用功时日多,如佛七、禅七等,现不安定散乱相,此即过去所造诸恶业也。不定相灭,则久坐定一如。
2.数息定之福
(1)坐禅数息,实时定意,是为今福。行者刚上坐时,数息即得息相,即今生业清净之故。
(2)遂安稳不乱,是为当来福。行者上坐已有段时间,得数息定相更久些,此即未来当受清净业故。
(3)坐禅益久,续复安定,是为过去福也。行者打坐很久或用功时日多,其数息定相犹在,即过去所造诸善业,未来当有善报也。
七、数息得定,当行随息
《安般守意经》云:「佛有六洁意,谓数息、相随、止、观、还、净。」后二者「还」、「净」是依果位而言,而「止」、「观」是修心的法门,「数息」、「随息」是修身为主的法门。经又云:「有时从息得定意,有时从相随得定意,有时从止得定意,有时从观得定意,随得定因缘直行也。」
数息、随息是六洁门(天台宗谓六妙门)中的身心连结的修行,故初学打坐时,当从数息得定意,行者能因「数息」得长息或快息,定意已得,当学习「随息」也能得定意。若「随息」能得定意,则行者呼吸当入绵绵不绝之境,气感由是当发生。
随之的法门则是「止」、「观」,此二法门是心地法门。行者色身气感一发生,则气将入脑中,当引发妄想法尘境,此是第七意识心妄执八识法尘之妄执性坚强,故有妄念会生起。此时的初步妄想念,行者能以「止」的方法来抑制其心念,因是微弱的妄想念,故行者能以第六意识心提醒自己不要妄想,此时之方法即是「止」。
当行者打坐时日更久,色身的气感更旺时,气入脑部黑漆桶中,诱发八识心田中的法尘现起,此时行者用「止」的法门已止不了此飘扬法尘,故行者只能以「观」的法门来鉴照此等法尘,在观照中学习住境不生心,学习无碍智观一切法虚幻不实。
当行者修学有成时,原有体性会显露,即将要还本返原,行者要想让佛性显露之法门,是谓「还」,还到清净自性的一面。而证得空性显露时,遇法不黏、无碍时,即证得清净体性,此即所谓的「净」。
1.随息法要
《修行地道经》数息品云:「数息已定,当行相随(意随着息)。譬如有人前行,有如从影随行,修行如是。(意)随息出入,无他之念。」另颂曰:「数息意定而自由,数息出入为修行,其心相随而不乱,数息伏心谓相随。」
若行者初行「数息」法已能得定意,也就是说打坐中,一个妄念不起,能专心于数数目上,此时则应该要转为「随息」之功法。
当然「数息」用功时间的长短,依人而异,有的可能很快就能进入「随息」的法门,业障较重的可能就没办法,还是要用数息法来强化自己的定力。当「数息」做得顺心如意时,当是转成「随息」的时候。
「随息」其做法如何?行者还是要记得以正精进地呼吸,一口气有多长定要吸满,再将内气吐尽,只是在一吸一呼间,心守着息,心跟息上上下下。当气吸满或吐尽时,当下不再数一、数二。如此,其它的用功方法,极像了数息法中的工夫。
《坐禅三昧经》亦云:「已得数息,当行随法断诸思觉,入息至竟,当随莫数一。出息至竟,当随莫数二。譬如负债人,债主随逐,体不舍离。」故行者当知,数息得定后,当以随法(随息法)来控制您的思路,当出、入息至竟,莫再数一、数二。此时行者的随息是以入出息为一息,盖因意相随息故,不用着意去数息也。
2.妄心初住境界
行者一入随息法门,本性初与妄心分离,粗心初住,惟妄想心念,偶而生起。未开悟行者,尚不宜观心,盖此心尚属妄心故。惟可由它觉知自己习气,当妄心动即觉,宜用制心止治之。亦即所谓「止」于外而「观」于内者,若妄心久久始生起一次,起即觉知而灭,此可谓粗心住。
八、数息、随息交互功用行法要
1.吾人息之长短
(1)年少者入息长:盖以小腹呼吸,其距离肺部较长故息长。
(2)壮者入出息等:呼吸动作退至胃部,其距离肺部减半故息中等。
(3)年老者出息长:以胸部呼吸,吸气不多,反出气长故息衰也。
2.数息、随息交互功用行
(1)数息欲疾,相随欲迟。初上坐数息主在摄心,当随气短而速控之;随息意安稳,当缓慢使入息相。
(2)有时数息当安徐,相随时当为疾。若行者数息入息相,当安祥缓慢数之;若乱意起摄受不住,相随时宜速速为之。
(3)数息意不乱,当安徐。数息乱,当为疾。行者在数息时,若意不他往,当配合气息安祥数之;若数息时,乱意起,气息已变短,当速速随短息而数之。
(4)相随意不乱,当安徐。乱意起,相随当为疾。随息时,意不乱,当安祥将心随着长息;若随息中乱意起,即气已短,心随息当速速为之。
3.安般守意法门当得十六种殊胜境界
本文开头即已将修数息、随息法门,就能得色身的突破,气息的掌控,心灵的净化。故《安般守意经》云:「数息能除两恶,获得十六种殊胜境界。」而十六种殊胜境界是行者修行过程中,身与心的种种变化,已在前详述,今再简而列述如下。
(1)自知喘息长:因心缘息,心不散乱故,久之丹田成形,行者觉得似有一管,由喉头伸入小腹中,连结入丹田,此境成,息愈来愈长,行者可自知之。
(2)自知喘息短:因小腹胞中(丹田)气弥漫小腹周围,而未入他经络,故行者呼吸,似球灌满气后,再进气有困难,故呼吸变为缓慢而短,行者可自知之。
(3)自知喘息动身:因小腹拙火升起,内气转入奇经之脉,脉不通欲通之际,致身体震动,此乃意动之相,行者自知之。此时宜放松色身,告诫自己勿助其动,调整或缓慢呼吸,可突破此境。
(4)自知喘息微:因部分经脉已通,内气前行似无阻碍,呼吸绵绵可进入微细似有若无之境界,行者自知之。
(5)自知喘息快:当呼吸入微时,气随循经脉前行,遇未通待通之经穴(尤以心轮为甚),因内聚气不足,气壅不前,当引发快喘息以调适,惟喘息快非正常,行者自知之。
(6)自知喘息不快:行者逢喘息快时,宜意守小腹,放慢呼吸或暂闭气数十秒,放松色身,待呼吸能恢复顺畅后,微闭息即可突破穴道,随着呼吸又进入正常速度,行者自知之。
(7)自知喘息止:行者数息得定后,全身充满内气,再引入丝微外气,即可转成无量内气,短暂间不须再呼吸,故喘息止,行者自知之。
(自知喘息不止:待有新经穴脉络开引,内气形成不具足,当再诱发呼吸以补其气,故至此境界息止、息不止,交互功用,行者自知之。
(9)自知喘息欢心:行者数息、随息得定,突破色身束缚,入心之觉受,因息止,定生故,心生欢喜(喜受),行者自知之。诸法本幻有,何喜之有?
(10)自知喘息不欢心:行者数息、随息得定,入心之觉受,因内气入头部甚深部位,诱发根本烦恼起故,心生不欢喜(忧受),行者自知之。惟知一切法均妄而不实,何烦恼之有?
(11)自知内心妄念不实喘息自知:行者内气,入头部甚深部位(禅宗谓黑漆桶),引发诸多妄念,谓自心现妄想之相,经真心实相鉴照,均非实有,行者自知之。
(12)内无所复思喘息自知:行者内心自现妄念息而不生,末那意识审慎思量心不起,令内心脱黏内尘影事,无所复着,行者自知之。
(13)弃捐所思喘息自知:行者已知诸法无常,知心本寂,捐弃一切思想,让心大死一番,让禅定力坚固,行者自知之。
(14)不弃捐所思喘息自知:诸法无常,本因缘而生,缘灭法灭,如是认知,不再厌恶而弃心之所思,世间森罗万象,坐观成败,行者自知之。
(15)放弃躯命喘息自知:色身依靠喘息而生,识神执此五根,息才可以继,一口气不来,识神离躯体,是谓命尽,如何在命终时舍命,行者自知之。
(16)不放弃躯命喘息自知:生死事已知,道业已成,空体寂灭已知,若此逃避,是谓自了汉,有违世尊再造之恩德,为继佛慧命,利益群生,当发菩提心,不放弃躯命,广作佛事,圆满菩提,行者自知之。
道奇微- 帖子数 : 677
注册日期 : 14-01-25
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:
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