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门遁甲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佛门正法数息观之二

向下

佛门正法数息观之二           Empty 佛门正法数息观之二

帖子 由 道奇微 周一 四月 14, 2014 12:09 am

12.内无所复思喘息自知:行者内心自现妄念息而不生,末那意识审慎思量心不起,令内心脱黏内尘影事,无所复着,行者自知之。
第十二种殊胜是说:内无所复思喘息自知,内心现妄想相的妄念,像灰尘一样,这灰尘扬起来之后,飞走了,风吹走了,不吹走它也会落下来。
第二个说法是说,本来我们第八识的种子,第七识执着它,才会执以为真。如果现在种子还在,不执着妄心,可以看到所现的一切境。不只有内心,可以看到十方虚空,看到外界,看到一切众生,看到佛性的真实。现在如果内心的妄念不实的认知突破了,内无所复思喘息自知,可住一境性的地步。
没事心不要乱想、攀缘,不随便攀缘就不会起妄想,攀缘的心强,就不能入无所复思的境界。修行人遇到一个人走过来,若你还会攀缘的话,就会看到这个人怎么样,虽只是错身而过,你就想这头发好长,眼睛很大,鼻子很漂亮,一直下来到脚,起了多少念头?
也许一个没有开悟人的脑筋比较钝,才看到对方眉毛、鼻子,人已经走过去了;如果一个开悟的人,心很敏锐,看到心里边去,开悟的人只有心,这人是好人、是坏人,心地怎么样?若对方怀孕时,还可以知道肚子里的胎儿是男的或是女的。
你那么会攀缘干什么?跟你没亲没故的,你起那么多念头干什么?平时要修练住境不生心,不要随境界去起心动念,慢慢练!在禅修之间也这样,打破色身以后,要学习让心不随便乱动。如此即能在打坐中,内无所复思喘息自知,内心自现妄念,慢慢会安息下来。
不复思想时,不是你攀缘的种子没有了,第八识永远不灭的,是第七识透过第六识,透过眼睛、鼻子,能听而不闻,视而不觉,且末那意识审慎思量的心也能不起。内心妄念不实,当然就可以看破慢慢修,内无所复思喘息自知,阿赖耶识审慎思量的心不起,内心脱黏,以前内心所留下来的前尘影事,这些影像也好,念头也好,都是仓库里的尘垢,这件事有,但是已经过去了,过去的事还当真吗?
第七识修得很好,不再去执第八识的种子,心要脱黏,再现起什么心,我不被黏住。你说你以前跟谁吵架,吵很很厉害,打得要死,如果从内心再现起这个家伙,你可以坦荡荡去面对他,内心不去怨恨他,贪、瞋、痴你都要灭。如果这样的话,内心的前尘影事所现的影相,不执着就脱黏了。
不重复的去思考它,见归见,见无所复着,不会一次一次的去抓它,你不抓它,它不会一直冒。若你抓住它,刚刚想完放下,明天又扫到它,你又去抓住它,这样就没完没了。要练到它自起自灭,才能入内无所复思喘息自知。
现在生活之间,所现的境相你都还摆脱不开的话,别想要脱黏,看到这个人做这件事,内心不喜欢,就呵斥:「你怎么这么做?」对所接触的事相,还很执着的话,第六意识就透过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等根,对外境执着不放,如此内心的境界就没办法去掉。
所以为什么要先修第六意识?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诸根面对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等这些尘境,都要把它们盖住、脱黏,脱黏以后才能进入修第七意识对八识种子的执着。所以内无所复思,就是能住境不生心,不会再抓境来想,就无所复思了。
在打坐禅修时,念头出来你觉知看着它、注意它,念头就不见了,你不注意它,念头又会冒出来。慢慢心清澄下来,就变成第十二种殊胜:「内无所复思喘息自知」。你经过第十一殊胜--自知内心妄念不实喘息自知,再经过第十二个殊胜,看破它不烦恼,看破这些不随它转。
本来第七意识末那是非常敏感的,练得能不去执着这些种子法尘,慢慢练到所有的妄想习气都应让它淡薄,若有法不当真,就能不去执着这些妄念,就等于不动。
13.弃捐所思喘息自知:行者已知诸法无常,知心本寂,捐弃一切思想,让心大死一番,让禅定力坚固,行者自知之。
现在妄想心灭,进入第十三个打坐的殊胜---捐弃所思喘息自知。我们上次讲到禅那、讲到去恶,讲到思惟修,到最后修行禅那灭内心的不清净,个性、习气、毛病要断尽。
本来听到什么去思维,慢慢修到不执着,第七识的妄想执着要断除,实修我们内心的不执着,第六识的执着从理念、思考、听法之间慢慢断,从有所思都不真实,禅那时都觉不真实。禅那时就会变成静虑,所以心清净以后心光发明,这时候你就没有这些习气的执着,这样你才能够来思惟、思考,有些什么事情,自己问自己就能知道。
第十三个打坐殊胜功德,是弃捐所思喘息自知:行者已知诸法无常,知心本寂,我们的自性,本来是寂静,不沾染,体空因为不黏的功夫所以不住境,对着一些因缘法也可了知。
如如不动就是寂静,而寂静不是一个念头都没有,如果没有是佛性的话,是石头。但石头它能寂静外,当敲它时,它却也会「扣扣」地有反应。佛性也是这样,可以了知、可以鉴照,但不黏不住境、无碍,这样才是不沾染。如果你做不到,表示这一部份你还不行,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还有,或是习气尚未脱黏。
现在要知道一切法之间是无常,不要去抓它,现在烦恼你不理它,明天就好了。我们的真心本寂,所以不要去思想,主动意念去思想,在想的是谁,是我们的第六意识。打坐时会胡思乱想,就用念佛号去压它,能念佛的心是第六意识。
胡思乱想在飘呀飘,你不主动去想,它还是在飘,想到早上的事,想昨天的事情,这些都是第七意识有所执着,有所挂碍,所以心一直在晃动。要把这些去掉,不要想它,让心大死一番,以后代表你的禅定力坚固到十三殊胜的境界。
如果你对一切没有执着的话,心就死掉,随时使它不会做坏事。因为在修行过程之中,你可能会做很多善事,但犯戒的事或坏事也可能会做。到一定时候,犯戒不去犯了,坏事不会去做了,但是以前人间的善事还想做。而此时是什么事都不想去做,我们的体性本来就是这个样子。
六祖讲:「不思善,不思恶,正在此时,就是惠明上座本来的面目。」如果我们还没有修到那个地步,也可以用意解,好坏事都不想,当下一片空,但在空中又有一个了了的觉知,那个觉知是有点感觉到的样子。但是不修时,人家骂你,你起瞋心,人家打你时,你受不了。你没有修证的话,光意念、理解没有用,所以要在禅修中走一趟,过程都是很真实的。
你只要学打坐,每个过程都要经过,没有经过这一趟,你就没有真正学到佛法。在前几堂课只讲到呼吸,讲身体的振动,修行是要从身、心、息三方面下手,身、息有这二种感觉了,才会说到修心。
但很多人搞不懂这些,很多公案都讲不到气,不讲气怎么修心,不讲气就动不了你的身体,气走不到脑筋,走不到脑筋怎么修行?你现在把它打开了,先练习欢心,再练习不欢心,忧喜苦乐的受,五受中的忧喜是属于心态的,苦乐是属于身体的,最后一个舍念清净,先来修再来证。
三禅、四禅以后都是舍念清净,还未修到这里妄想都会起来,所以自知内心妄念不实喘息自知,这里讲内无所复思喘息自知。再来把你所想的能抛弃,对内境、对外缘都能不动,慢慢的心会死掉,这里心大死一番,代表你的禅定力到十三殊胜境地这里。
进入心的灵知灵觉时,心有感知,心有灵通,然后如果守不住就没有定,如果能够见到、了知后,如如不动、不住境、不挂碍,这就叫禅定。如果没有修到内心有觉知,是心没有打开,所以到底你有没有开悟,有神通代表你心有开悟,如果心通都没有,哪怕见光,见什么...,气很旺等都没有用。
心有灵知灵觉,有烦恼、有害怕就有妄想,现在要练习碰到逆境、顺境、善缘、恶缘,都要让心大死一番,反正对我都没有意义,这就叫做心大死一番。心大死一番后你的禅定力就进步,禅定不是嘴巴讲「禅定!禅定!」就能得禅定,是要从境界里去磨练出来的。
所以有禅没有定是散乱,有禅也有定是真正完美的禅定。为什么说禅定力要坚固,是对一切法、一切境都能自在无碍,有的受念头的影响心就乱七八糟,有的受外来的境界干扰就心慌意乱,这些都要练得心像铜墙铁壁一样,让境无所能入。像达摩祖师在等待传人时,面壁九年无所思,让心如如不动,所以他常常讲心要像石头一样,没有缝隙,代表心大死一番。
是顺缘、逆缘,什么缘,你心认为对的、不对的、感应的,都要放下,那才能心大死一番。在《楞严经》来讲是感召悬绝,你不知道心的轮回都是心的感应,不管你在地球那一端、或在地狱道、畜生道、或在天上人间,只要有缘的心意常在互相冲击。如果是恶缘就恶念相扯,善缘就善念相扯,非常可怕,所以你要晓得修证解脱的真实道理。
在心的灵知灵觉把它悬空、把它断绝,所以要能清清楚楚的了知、鉴照,然后能如如不动。很多同学有能力知道谁在想我,他心感知马上想对方,两个心互相交互了!碰见了。有修行的人,一感觉马上要断掉此相应的心念。在世间禅定的人,以为是心通,所以知道他在想我,我就打一个电话给他,对方说我刚想到你,你就来电话,很可怕的!不知道轮回就是这样!
你现在如果进入涅盘境,或往生的时候中阴身现起,这是《楞严经》讲的,中阴身现起梵文叫「普特伽罗」,临死时中阴灵通力很强,感召力很强,与你有缘众生心念常能相感召。密宗说中阴身时是什么都看不到,但与你有缘的,它在那里你就能看得到他的光。
西藏的活佛为什么死后会出生到那个地方--台湾或某处,他有能力先观察。有的是中阴现起时,看到那个地方有光就趋往前去,那个有光的地方就是与你有缘,没缘的是什么光都没有。光是一个好兆头,阿弥陀佛要来接你也是现什么光,中阴身救渡法中说,第一天阿弥陀佛来接你,会现什么光,你要放下世间的一切,将你的身投入那个光中去,跟阿弥陀佛去往生。若佛来时,偏偏你还是在那儿流连,挂念很多亲戚朋友,很多财产,幌呀幌!第一天过去了,不能往生了。
第二天又对亡者开示,今天是某某菩萨来接你,会现什么色光,你要放下一切投入此光中。业力愈重的愈放不下,一天过一天,搞到七七四十九天后也不往生,到最后会变成鬼神。四十九天跟你有缘的光会现,出生做人还不错,不要堕落到畜生道,还有的影相会现出、或其它的境界,这个不能去,那个不能去,在练禅修方面就是在练这个。
平时因缘牵扯时,就是在断这些因缘,你打PASS给我念头可以,我不会跟你一齐扰和,要能把它断掉,就要让心大死一番。修行是很现实的,不是你懂得些名相,背了一些经典,如《楞严经》讲的,你有没有练到感召悬绝,懂得很多佛教的道理,但做不到也没有用,也就是说禅修就在练这个。心眼开了!这种灵通力更大,要修到如如不动,知道但不为所动,所想的当然是与感召有关,时常要抛弃感应的心,不以心意念来想。
14.不弃捐所思喘息自知:诸法无常,本因缘而生,缘灭法灭,如是认知,不再厌恶而弃心之所思,世间森罗万象,坐观成败,行者自知之。
第十四个打坐殊胜的功德相,是不弃捐所思喘息自知,你如果让心大死一番的话,在佛法上是证到空,悟到空是代表有解脱的境界。境界来临,眼前的因缘来牵扯,能绝对地空掉此境而不理,永远这样下去也不对。
我常常画一个图来代表,开始初发心,有缘要学佛,做很多布施、持戒、福德。布施是修福,供养诸佛菩萨,持戒是修德行,功德圆满,修一切忍辱法。然后很精进修禅定,有一天因缘成熟,世间初禅、二禅、三禅、四禅,如果能够进入色界四禅天,再过去就是要打开色身,开悟!
进入无色界时没有身,这身不是我们肉体的身,是没有质量的身,在虚空中但没有质量,色身没有了,只剩下一个心。观空智,破一切法的执着,破一切法的真实。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一切法本是不真实,这是《金刚经》上讲的。破一切法不受它左右,到最顶点就是悟到空。
「空」有二个层次,不管事情真假我都认为虚妄,这是绝对的空,修证到这里,心大死一番,有的世间事却是能把它化空的,所以须菩提是证空第一。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色即是空的修证像须菩提一样,一出生家里的家具都没有了,过一段时间又现出来,这是色即是空的最高修证。
有一同学第一次到我们道场来,第一次拜佛,佛像都不见了,他体会到色即是空,所以佛像也是空,不久佛像又现出来。如果是破色身体会到空,一切相都是空的,你受菩萨戒,有一戒是要去看有病的众生。看时不必用神通,不必有怎么样地作为,他就会好的。
证到空的菩萨,见到你业力自能化空,这不必用神通力,不必学很多咒语,也不必请鬼神来做,就能超越业力,问题是你有没有证到空,对事情是否都能无碍。证到空者,走到那里都是空,证到空不是用嘴巴讲,证到空之后不是永远停在空,这时候就要回返。悟到空是善境界,悟到空是能解脱,一切业缘都抓不住你。
我们凡夫有业障,因为执着一切的念头、一切的影相为真。解脱的圣人都是在练习十一、十二、十三等殊胜境界。这心一下子有,一下子没有,一下子对,一下子不对,一下子怎样,把这些都能无碍,能推翻,我想的不是真的,我的心都不对,这样就是一直在超越。
你练得光溜溜的像球一样,业风吹来,它就转过去;我们的心若有棱有角,业风吹来、滚起来时,一件事就卡住,就抓来烦恼,他认为这是真的,如此当然没办法解脱。要练得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都没有,心像一个大圆圈一样,不管业从那里来都抓不住你,要练到这样。
没修行的人,心非常执着,不健康的人,起怀疑心,这人做什么事对不对。如果你心坦荡荡的,管他害不害你,如果你悟到空,真的自在的话,他害不到你。怕只怕心里恐怖、挂碍的种子在作祟,所以不是人家要害你,而是被自己的烦恼吓死了。所以修行是断你内心不清净的习气,把它扫得片甲不留,知道空性就是圣人,圣人就有解脱的知见。
你是不是要永远自在,不理人间的事?就是有空悟的境界,你也不能永远这样,这是小乘行者(自了汉)。这时候要发愿度众生,否则你只有走到半途,你修行如果走到这里,说我都能自在,我都能无碍,再不往前走,那只有在走到空的一面而已。除此之外,还有「有」的一面,所以要学空有不二,也就是说我练到空的时候,是达山的最高点,到时就要下山坡。
以前我在修空观的时候,这个门都闭起来,不去攀缘--自闭,因为我还练不好,心会乱,所以什么都自闭起来。练到这里知道一切法都是虚妄不实在,诸法因缘生,缘灭法灭。因为是诸法生起时,我能无碍,那我守住空的时候,知缘无常,不可能永远,会转、会灭。缘灭时法也灭,法灭就空了,所以解脱的知见就可以证到。
证到以后要学「有」,是开放你的心,接纳众生。以前我看不惯,现在我听、看,这个人做得对、不对,我都无所谓。以前见人做的不对,就要骂人,见作奸犯科,就要跳脚的话;现在体知那是他的业力,即知这是无明所造的一切业,你会怜悯他、可怜他。以前嫉恶如仇,现在你会想办法帮他、渡他,这时要回返、要接纳众生。
走到空是出世间离开世间,为了完成我的道业我要回凡,悟到空,我再加一个“出空”,走入「有」,回返的路走出来,谁知道你修得好不好?但是你内心自在解脱就可以与各层次的人扰和在一起,不会显现出你高高在上,也不会显现出你德行很好,或是有什么神通变化,与凡夫没有两样。但有解脱自在的心,有慈悲的心,勇往直前的心,你一直在付出,没有为自己想。所以如此能够圆觉的话,那就是菩萨,慢慢一直走,圆觉的终点就是空有不二,整个修行过程要这样才是修圆融的。
刚刚说第十三捐弃所思,以前是认为我所想的都是妄想,或我所感知的是冤亲债主的作弄,我心通感知业缘,这些我要超越,现在既然能超越,我还怕什么呢?所以我就不捐弃所思,要练习回返入有了。
诸法无常,缘灭法灭,懂得这样世间所碰到的如意事,没什么好高兴的,不如意事也无常,几天就过去。像你在行菩萨道三天、两头生病,这是在做事。祖师大德说,不要落在无事匣子里面。你说身体健康,天天无所事事,这不是菩萨。菩萨每天好像都在生病,你看那些大和尚或高僧大德,好可怜!
每天病得奄奄的,但要说法时,精神就来了,一下台就要打点滴了。他已经很习惯这种感受,你看他很可怜,但他内心很安详。色身讲起来是没有好好吃饭,抗体也比较差,接触的人太多了,缘杂,每一个人背后都一大堆众生跟着,怎么不会把身体搞生病呢?
但生病就吃药、休息,下一次上台又唱又说,下了台又病。每个师父带禅七或长期做法会,他都在生病,但菩萨都不怕生病,这个臭皮囊能用就用,不能用就再换一个,解脱出生再换一个,这就是诸法无常。
15.放弃躯命喘息自知:色身依靠喘息而生,识神(阿赖耶识)执此五根,息才可以继。一口气不来,识神离躯体,是谓命尽,如何在命终时舍命,行者自知之。
第十五种殊胜放弃躯命喘息自知,色身依靠喘息而生,喘息就是呼吸,没有这一口气就完了。识神就是阿赖耶识如果离开躯体,是谓命尽,如何在命终舍命,你要学习怎么死亡。
第一个就是平时修行,把妄想当真那就错了,要把妄想慢慢清净,死亡的时候才不会起妄想。一般人不修行,平时都胡思乱想,何况是在中阴身的时候,还是在妄想。
有时怨亲债主来干扰你,在弥留状态常常有那个亲朋好友--阿珠、阿花的,都来接他去,谁知道是真是假,你的姑妈、婆婆,父母在哪儿都不知道,怎么会来接你走呢?这些都是怨亲债主所幻化,不可以把此当真。
如果能修到临终一心不乱,就不会胡思乱想,也没有幻相,会有诸佛、菩萨化身放光,你如果能投入那个光环里面,就能往生佛净土。但平时不勤修,哪里有菩萨会来接你?就是真来接你,你也放不下万缘。
第二个是对世间这些亲戚朋友放得下,要走就要走得痛快。不要在那里迟疑,如果是因犯了五逆十大恶行的话,死亡时即到地狱去。修得天道的德行,死后羽化升天去了。还有的是留下来出生做人,做动物。
若七七四十九天中阴都无处去,就出生为鬼神了。入何道轮回,就要看你的因缘。死亡的时候中阴身现起,梵文叫「普特伽罗」,它是很敏感的,就像刚开悟人的心一样。一般人的潜意识被开发出来,七天内中阴身就起了,于七日后中阴身又亡。如果你还没有地方去投胎,或去出生,或去西方或投入菩萨的光环里,到七七四十九天就落入鬼道。
若阳世人在四十九天内一直给往生者做佛事,就有善因缘。如果他平时不修,帮他做佛事也没有用,因他放不下万缘。所以平时自己要修,往生的时候有人念佛给他听,跟他开示,叫他不要起颠倒想,念头、幻境、幻影起的时候都不要当真。
「西藏生死书」是郑振煌老师翻译的,写死亡临终时的情境。修禅也是在练习怎么死,我们要比一般人早点学习到死亡,早点体会死亡的情境。色身打开来,阿赖耶识开发出来了,如果此识神脱离了色身就会死亡,再回来执取此色身,色身就不会腐烂,人会活下来。
如果修行没有体会这样一下,也就没有走到最后,我们说要突破四种魔境,五阴魔--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烦恼魔、天魔,超越生死魔,如此你就能超越三界。生死操纵在哪里?不是控制在种子发芽,不是控制在阎罗王,所以能够控制生死魔,才能超越三界。
这里讲如何在命终舍命,放下肉体,在喘息中体会一下。我们的肉体死亡后会败坏,而末法时期,有的练气功、打坐能活到八、九百岁像彭祖,这方法修佛也必须用。修身再修心,色身打开来的时候,就会发生放弃色身,舍弃躯命的现象,此时行者自知之,你要体会一下。
修得好的,人家叫你办事,你还不能。如果气脉相通的话,识神出去做什么,有时还不知道,大部份是在梦中出去,有的在神智清醒的时候出去。有的可以白天出去,功夫要练得很好,才可以见阳光,初基的人,白天不敢出去,像阴神,是不敢见阳光的。
每次大的道场做法会,要请那么多的鬼神来,另外还超渡、拔荐祖先等,做很多的功德。因缘俱足时,法会殊胜,会阴天或下大雨,你看本来那么好的天气,怎么忽然间天昏地暗,下起雨了呢?那是有个大道场在做法会,法会圆满结束,天就晴了!你也去体会一下。
若佛光山道场做起法会,消灾、祈福或做各种功德比较灵感,因为它的排场非常庄严,而且参与的师父很多,唱诵能够感动天地、菩萨、佛。佛光山因为有很多人学习梵呗,人手够,唱诵佳,所以做的法会非常殊胜;而禅修的道场,实修比较多,所以唱诵、赞叹诸佛、菩萨这一套法会轨仪不是很如法。20年前,我去佛光山受菩萨戒时,天气不错,最后法会诵经时,风云一直起,很多不可思议的感应。不知第几天,雨下个没完,当时还听到空中有声音在念止雨咒。
这一部份放弃躯命喘息自知,要用心去了解体会,你不懂,看了不知道在讲什么。行者放弃躯命或重新复活等,要在喘息之间去体会。若是能做到了,以后要舍命时,就驾轻就熟,像古僧大德说走就走,甚至于倒立走或坐着走,都是自在无碍的。
16.不放弃躯命喘息自知:生死事已知,道业已成,空体寂灭已得,若此逃避,是谓自了汉,有违世尊再造之恩德,为继佛慧命、利益群生,当发菩提心,不放弃躯命,广作佛事,圆满菩提,行者自知之。
放弃躯命是身体也不要,性命也不要了,性命是阿赖耶识执不执取色身,在呼吸之间能突破色身,阿赖耶识不执着色身才自在,才不会受色身所束缚,这个你要体会。
最后入灭的殊胜境界既然懂了,不应该放弃躯体与生命,真的走就像道家行者一样,打坐中就羽化了。如果你常常跑那些高山丛林,有修行人在那儿入定,面目栩栩如生,衣服破破烂烂的,这是经过几朝代不知道,有的就是已入灭去了。风水好又不常有人去的高山地方,一定有人在修行,现在科学发达的时代,在人世间很少人会有大修行。像心密初祖大愚法师,现在还在终南山还没入灭,有人入禅定中看到大师在终南山,但也听美国有人见大愚法师已不住世的说法。
修佛法最重要是求心地的解脱,如果修得寿命很长,但不得解脱,就不是菩萨。外道也可以这样,功夫也是了得,但是要证到心的解脱,是没有那个知见。只有佛法才能教人证得解脱,到能够放弃躯命的时候,就要用佛法的观念,来转你的心,生死事已知,然后再能执取色身不去,就能用此色身利益群生。
每个人对死亡的体会不太一样,有的人透过疾病死亡,或经某个重大车祸,神识已起,要离开或已离开,然后又回来,该死却不死,有很多这种经历的人,也能知死亡的情况。修行的人在打坐之间,呼吸禅定间去体会生死的事。如果开悟的话,也是一样能去体会生死的事怎样,应该做的道业已成,空体寂灭已知,我们如是幻境的体、妄心的体本来寂灭,此空体面对一切因缘业报都能不动,一动就随因缘去流转,随缘去受生。
你修证到对一切境如如不动,面对你的心,虚幻不实在境,不为它所动,你要了解这些。到这境界,如果逃避、往生了,是谓自了汉。修了好久!好久!好不容易有一点境界,就走了,叫自了汉,有违背世尊再造之恩德。
如果你修佛法,证得解脱,对释迦牟尼佛留下的经典,或释迦牟尼佛冥冥之中在加持你,你最大的感恩,就是去渡众生,感谢佛的再造之恩,留下来就要为续佛慧命而付出。慧命是世尊给的性命,或是世尊帮我们所开发出来的般若智慧,要用来利益群生。
所以悟到空的时候,就要回凡度众生,这就是要发菩提心。发菩提心的意思,是能够与凡夫在一起,用空无的修证来度化他们,利用解脱的心法来帮助别人。祖师大德说:「向上一路,千圣不传。」我们往下渡化众生,其实是向上求佛果。这中间谁来传无上佛法,不能用人来传,这是无上心法,是至高的境界,是世尊的心法。
只要你精进,只要你修证不被一切妄境所迷惑,只要你心够清静,你就可以证法身。法身清净应缘能化,活菩萨能在接触众生之间,它有什么困难,心地中就能流露出什么法去应对,是灵通的心法?还是有为法?或是什么无为法?随不同的个案,你的心会去展现。
心生起有为法时,会叫你念咒,看念什么咒、拜什么忏!若不用有为法,从心地之间流露出空性真如体,使众生得其法益。所以很多心法学得,都是接触众生而发起、学得,若众生他的福德够,一定要帮助他的话,心会启发流露自性心法,这是没有人可以教你的。
达到这种境界以后,不放弃色身与性命作什么呢?当然是广作佛事。所谓佛事,度化一切众生也是佛事,众生包括天神、鬼神、畜牲、人之类都是,所以度天神有天神法,度鬼神有鬼神法,度畜牲有畜牲法,度什么有什么法,很多!这个以后我们都要学的!
无上心法以外,还有很多有为法,像入灭以后,怎么做才能来往其它的世界,这就是佛的境界。怎么还有其它世界,我们看不见,十方有三千大千世界,光我们这个小银河系就有很多世界,像南瞻部洲、北俱卢洲、东胜神洲、西牛货洲,在须弥山的四方都有人住的世界,只是他们的福报比较好,我们娑婆世界人的福报比较不好。
至此境界是「空有不二」。在悟得「空」时,人家怎么考都能无碍;若我跑到深山里去,无人考你,就认为心清无碍,这是不踏实的修证。如果是证得「空有不二」,我进到凡夫群里去,环境很复杂、很脏乱,我觉得蛮不错的,圆融的时候,众生与我一样,可以看得开,看得顺眼,这样才是真的突破,圆满菩提;否则只有证到「空」,没有证到「有」。
到这里,整个佛法修行的过程才圆满,很多外道到这里,都迷失了,这中间有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五阴魔相,世间现起很多怪力乱神,都在这里迷失掉。不通过五阴所现的魔相,不能超越三界,打开色身后,心要证到解脱境界。
因此,若你说你有所得,就是外道。所以《心经》讲:以无所得故,菩提萨埵。无所得,才能看到你的体性、自性、空性。自性对境不应,如果修得解脱道,就能真的解脱。解脱道不是嘴巴讲的,是要实际修证,以很多境界来讲,你能放得开,没有什么法,很简单对一切境来磨,不去抓它,证到有成就,就是证到空的境界,才能说是解脱。
你觉得西方极乐世界很好,但我觉得处在娑婆世界也很自在,那你要不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?悟道的人,不会想去西方极乐世界,在这里很好,可行菩萨道;众生个性虽顽劣,但我仍然觉得很好。悟道的人,没有说要去那里,下一世还是来做人,希望你还是我的徒弟。
有些人,你就要鼓励他,因为他身心不好,智慧不够,根基不好,业障太重,这一生不能证到解脱,就要叫他多念佛,与阿弥陀佛结缘,死后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其它留下来的,都是要走菩萨道的。
学打坐如果没像前述的十六种殊胜走一趟,则没证到整个学佛的完整过程。只是卡到某一个过程,枯坐而已。
17.十六种殊胜境界结后语
修行到色阴魔相现,是有点要开悟的样子。在这里,就有神通异能,神通不能执着,一执着就没有办法走下去。你要的是解脱,神通只是善境界,不能当真,一直走,证到空。心里要了解一切法,心里要学习一切神通变化,但主要的是要了脱生死,才能证到「空有不二」,这样才是一条完整的路。
再下来,诸法无常,本因缘而生,缘生法生,缘灭法灭,如是认知。所思包括感知心通的一切念,修到这里,你说没有一切念,说不过去,但是所感知所想的,世间森罗万象,坐观成败,无非都是因缘果报。每一个人周围的亲戚、朋友、同修,都是随着因缘果报在现一切业,你很客观,超然的去面对这些。如果你不超然的话,你天天都会发神经病。
这个朋友非常好,她怎么样了,你就心慌意乱,你一乱,就没有解脱。坐观成败,反正,世间哪个不是随着业,好好坏坏地活着?如果他有因缘要修行,他就会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助力,在困境中化解出来。
所以证到这个境界的行者,想可以想,他不会烦恼,他不再厌恶心里所感知的。到这时候有两个心,有一个了了觉知,另一个妄想的心,是来自内心。内心第七意识执着第八意识里的东西,妄想心起,来自于外缘。外缘是怨亲债主所现的一切念,这些你都可以清清楚楚的看着它,就能觉知有二个心。
慢慢的证到空,就又变为一个心,这洁净的心,本来不清净,慢慢清净回到佛性本来,就清净了。清净的心是觉知的心,觉知是清净,不清净已经没有,只留下一个觉知在,达到这境界时,就是「即心即佛」的境界。
佛性清净,起心动念就是「法尔」的现象。也就是说,不起心动念则已,一起心动念是清净空体,应外境所感知的一切因缘法,所以这样是不是心通?这是佛性本来!真心所显现的一切法,是有修证者的境界,而妄想心、毛病的心、贪爱的心,怎么能讲是佛心呢?习气毛病都灭,不执着!它才会现!那这时候,心是真心所现,故说「即心即佛」。
台湾开悟的人多不多?哪个开悟?可以从看他的脸充满了气看出来。我72年左右曾经在十方禅林楼上看到一位大德,色身所现的种种是色阴魔相,因不关己事,也没与他交谈。住此魔境要超越,不然就卡死在这里,有些人开发出一些能力,以为很好,其实这些都是魔相。《楞严经》讲你有这些现象是善境界,不要执着,一执着就要着魔了。
这些要让它灭,所以当根灭时,对一切境不起神通异能的话,就会进入心灵的状态,这时就有觉知、心通了,心是无形无相,心可通、可知一切法,所以有的人以前看得到,现在看不到了,因为他已翻过山头,进入心的觉知历历,觉知很多事,如果放不开,那岂不糟糕?过去、未来都能觉知,那不成为烦恼吗?
这时候有觉的心还是要灭,觉知的心灭,空的心就生了。悟到空就能脱黏,就能证到解脱,不被一切境黏住。你有心通也好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可以看到什么,放不开就很烦恼,这是没有悟到空。要学习到好事、坏事,我都无所谓,这样才有悟到空,悟空才有解脱的功夫。「空」,你一直执着下去,就变成「偏空」或是「顽空」。
因为佛性是「空有不二」的,这时候要把「空」也灭掉,即「空」生起时,把「空」灭掉。这里的「空」,是绝对空掉一切法,那边的「灭」是相对的空一切法,简单的说就是有法无主,可以看、可以体会很多法,但不做它的主人,这才是「灭」的境界。
然后,不管怎样,相对的空也要灭掉。观世音菩萨说:生灭灭已,寂灭现前。这是最后二句,观世音菩萨所说的偈语,生灭法已经走一趟了,该灭的都灭掉了,寂灭的佛性才现出来。前讲的六结使是生灭法,亦即动灭静生,静灭根生,根灭觉生,觉灭空生,空灭灭生,生灭灭已,寂灭现前。
寂静的体,面对一切能感知,可以感知,面对一切境却可以不黏,也不被它左右,这叫做相对的灭。那个境界是我们佛性的最高境界,寂灭现出来,整个过程就是讲生灭法,把它缩小演绎的过程。生灭因缘,有因有缘,法的因缘是成、住、坏、空。一切法的因缘生起时,它是「成」了!「成」然后是「住」,一切法是无常的,所以不可能永远住,是会坏,坏了就入空,空了以后有因缘就又成、又住、又坏、又空。因缘又灭了,然后因缘又起,一直下去,所以这个是生灭因缘。
佛大沙门说,沙门是和尚,世尊是大导师,可以从他所说的几句偈语,学到一切法都是从因缘而起,因缘灭了,法也灭了。所以你要学一切法无常,因为一切法是无常,一切法是短暂的有相,缘灭它就灭了,所以是生灭因缘。
你会体会的话,如果心不安详或病痛,你会鼓励你自己,因一切法是因缘生,病痛与苦难,好在它是生灭法、是无常,过一阵子它会过去,因为因缘不可能永远住。如果你欺侮人,欺侮了一百年,当然要还他,虐待或压迫一百年,一般人都会觉得很长。其实时空里只是一时,还是很短的一点,何况是三、五天的痛苦,熬一下就过去了。
这样来观一切法,你也能很坦然的面对一切法,故知世间一切法皆由因缘之聚散而有生灭,此谓因缘生或因缘起。没有因缘而生的法,都是你的妄想,「因」者指引生「果」之直接内在原因,这「因」都在阿赖耶识里面,当然对方也是在阿赖耶识里面,因果都是指对象,不管你跟那个人结了恶缘、善缘,时间成熟的话,自然会有善报、恶报,所以主要还是内在的因,缘者指外来相助成「果」之外在原因。
「缘」简单讲就有时、空二个,如果复杂讲的话,一切事情由「因」变为「果」的,都是有一个「缘」。譬如说你现在撒一个种子,种子是因,你要让它发芽成果,这中间所有参与进去的都是助缘。这颗种子你要摆在那个地方,放在盆子里还不行,要一点水份,你浇一点水给它,还要有点温度,温度太低不够它发芽、催化,这中间多长,当然不是几秒钟就发芽,还要时间,除此之外还要阳光照射,有时还要加肥料。
所以,以人与人之间的因果来讲的话,还有直接、间接的缘,反正这个缘是很可怕的,当初你来法尔是一个人介绍一个人,慢慢延伸,所以有直接,也有间接,间接也是一个缘,很复杂!内在的因有的话,缘是连接外在种种的相助,让因成为果,这些都是缘。
吾人欲辨因果,须了知因缘,有人看到「因」但看不到「果」,有的人看到「果」却看不到「因」。有的是不知道因果之间的缘,你讲「因、果」要讲「因、缘、果报」,这样才讲的比较清楚。一般只讲因果,若仅知因,而惑于缘,又不去了解中间缘的作用,则义有偏失,即不明因果道理。

道奇微

帖子数 : 677
注册日期 : 14-01-25

返回页首 向下

返回页首


 
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:
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